|
|
愛心超人 |
|
◎郭漢崇 |
|
……病人臨走時,送給我們一塊紀念金牌
上面寫著「愛心超人」四個字
每一個醫療個案的成功
都是團隊合作凝聚的成果
醫師、護士、志工,甚至行政人員
都是主角
◆面對一個固執的病人
今年元月,我們泌尿科來了一個六十七歲的男病人,他是彰化人,由嫁到
台東的女兒陪同一起來看我的門診。據他說已經有血尿一年多,有時會排
出血塊,有時排尿會有困難。
我替他進行了經直腸超音波,發現膀胱裡面有好多大小不一的腫瘤。膀胱
腫瘤幾乎都是惡性癌瘤,非得手術切除不可。我面色凝重地告訴他這個結
果,沒想到他居然笑著說:「我知道,早在二年前彰化的醫生就告訴我要
手術了。」原來病人在三年前,曾經因膀胱癌在彰化開過刀,雖然術後也
有化學治療,二年前經過檢查,又發現腫瘤復發。
病人是個相當固執的人。早年夫妻兩人曾到台東,開墾種田,小有積蓄後
又回到彰化開飲食店,奮鬥的過程培養了他堅毅的個性和獨特的人生觀。
當他知道膀胱癌復發後,開始對醫療失去了信心,覺得如果手術後又再復
發,那還不如不手術;可是如果切除整個膀胱後,必須在腹部開個洞,用
尿袋引流尿液終此一生,那他寧可不要過那種日子。因此這兩年來,不論
家人如何勸他、鼓勵他,他都不為所動,甚至把孩子叫回家,請他們幫他
安排旅遊,他要到處去玩,然後靜待癌症蔓延。
這次是因為病人到屏東訪問老友,談到自己的病情時,老友向他提起花蓮
有個慈濟醫院,聽說那裡泌尿科處理這種病很有辦法,勸他不妨前去檢查
檢查。病人並不認識慈濟,可是這次卻一反常態地說:「好,不妨一試」
,就這樣,與慈濟結下了深厚的因緣。
病人告訴我:「你幫我檢查一下,告訴我能不能醫,還有多久可活就好了
,反正切除後還會再發,我不想再接受手術了。」面對這麼固執的病人,
我只好使出渾身解數,開始勸他接受治療。
◆說服他同意動手術
我先跟他說明膀胱癌並非絕症,只要侵犯深度不深,仍然有完全痊癒的希
望;況且膀胱完全切除後,也不一定要在腹部造廔,用尿袋引流終生。以
慈濟醫院的成績,我們可以用小腸造一個人造膀胱接到尿道上,像正常人
一樣地由尿道排尿;如果癌瘤侵犯到膀胱頸,我們也可以做個不會漏尿的
膀胱,出口於下腹部,每天再用導尿管導四、五次尿,其他時間不需裝尿
袋,和正常人一樣的過日子。如果現在不手術,等到膀胱長滿了癌組織,
非但會有大量出血,也會產生尿毒症,結果將十分痛苦。
最後我鼓勵病人應勇敢地面對疾病,不要自私地以自己的生命作賭注。人
不應只為自己而活,如果自己自私的決定會帶給家人悲痛和悔恨,那是不
對的,也是懦弱的行為;與癌症奮鬥,和家人共同度過這個「業障」,才
是勇者的表現,更何況他的病還可能治療。如果能夠,他還可以多為這個
社會奉獻自己的一分心力。我勸他多加考慮,並安排住院檢查。
接下來幾天,我替他安排了電腦斷層掃描、膀胱鏡切片、膀胱內超音波掃
描,證實是膀胱「移形上皮細胞癌」,侵犯至肌肉層,但沒有淋巴腺轉移
或肝、肺轉移;進行膀胱全切除是最好的時機。我謹慎地把這個結論通知
病人,並且勸他接受手術,沒想到他竟爽快地說:「好」。
我說明了手術時會取下一段六十公分的小腸,做成一個膀胱,住院時間要
一個月等等應注意事項,病人卻只淡淡地說:「你決定就好,不必勉強把
膀胱接到下面,必要時接到腹壁也沒關係。」我訝於病人的改變,也很高
興他做的這個決定,開始為他進行手術前的準備,以進行泌尿工程最大的
手術。
◆期待美好的開始
元月廿七日上午,我由病人下腹部劃下一刀,一面教學一面手術。清除了
兩側骨盆腔淋巴結,切除了膀胱和前列腺,再取下一段小腸,仔細地縫成
一個袋子,把兩側輸尿管接到小腸造的膀胱尾端,再把人造膀胱縫到尿道
上面;輸尿管內各置放一條J型管,膀胱內留置一條導尿管以引流尿液。
關閉腹壁時已是晚上六時三十分,手術進行了共九個半小時,一切都進行
得十分順利,每一處都縫合得極為細緻,自認為是進行這類手術最順手的
一次。
手術後病人復原情形良好,三天後排氣,尿液清澈,傷口也在術後七天拆
線,手術後置放的三條引流管也依次地拔除。病人胃口極佳,精神十分的
好,時常帶著唯一剩下的引流管下床走動。病理報告證實他的膀胱癌侵犯
只到肌肉層,而且骨盆腔淋巴節都沒有被侵犯,五年以上的存活率十分好
。我迫不及待地告訴他這個好消息,以後要注意的就是如何讓新建的膀胱
發揮正常的功能即可。
除夕的前一天,病人第十二個手術後的日子,病房的病人都回家過節,走
得只剩兩個人,整個病房顯得十分冷清。我因為輪到值班,也在醫院裡過
大年夜。病人的孩子由台東、彰化趕來看他,全家一齊在慈院過節。他的
孩子們都很高興老爸能勇於接受手術,更何況結果是這樣的好。在病房裡
,兩位護士、兩位醫師,就照顧這兩個病人,我打趣地說,這真是最奢侈
的一次住院了。兩週的相處,病人和我變得很熟,病人常常訴說過去的往
事、孩子們成長與工作的故事,我也乘機告訴他慈濟醫院的種種──過去
和未來。病人十分珍惜這段因緣,才會老遠的從彰化來到花蓮開刀,他一
反過去自暴自棄對生命的不尊重,變得愛惜自己和他的家庭。
大年初一,師父循例到各病房看望留院過節的病人,來到泌尿科,發現唯
一留院的病人,竟然是遠從彰化來的,特別進病房去看他。師父瞭解了他
的病況,聽了他的求醫心路歷程,特別嘉獎他面對疾病的勇氣與決心,臨
走時還勉勵他要勇於克服病苦,再創新的生命。
◆一顆心懸在醫院
年初一晚上,我結束年假值班,驅車返回台北,準備回嘉義過年,不可思
議的事情竟然發生了。
手術後第十四天,當一切傷口應該都是很好的時候,病人的引流管竟然湧
出大量的尿液出來。第一天出來了五百西西,第二天一千兩百西西。病人
嚇壞了,躺在床上動也不敢動。據病人敘述,尿液開始漏出來是在一次感
覺腹脹之後才發生的,值班醫生與護士們正在吃晚飯,聞訊趕到時,尿液
已經開始漏出來了。值班的廖醫師仔細檢查病人,新的膀胱引流效果依然
良好,可是腸粘膜分泌物很多,只要一有阻塞導尿管,引流管內的尿液就
會增加。於是廖醫師不敢離開病房一步,整夜巡視病人,導尿管稍有流得
不順,便幫病人沖洗新造的膀胱;希望藉著辛勤的照顧,使得漏尿的地方
趕緊癒合。
年初三廖醫師也回屏東老家過年,卻仍天天打電話詢問病人有沒有改善,
一顆心依舊懸掛在慈濟醫院裡面。
大年初五,我回到花蓮,得知病人這一突發的狀況,趕緊跑到病房。病人
因為幾天來病況的突變,神情十分緊張,飯吃不下,睡也睡不好,整個臉
都瘦了下去;為了怕坐起會使得尿漏得更多,他連躺了五天,變得十分虛
弱,站立時都有點不穩。我為他沖洗膀胱,發現水進出十分順利,顯示如
有癒合不良,也只是個小洞。此外病人腹部傷口良好,尿液引流通暢,腸
道蠕動也極為正常,顯示漏出的尿液並無蓄留體內的跡象。根據這些檢查
結果,只要補充營養,促進傷口癒合,假以時日一定會痊癒的。
◆來之不易的食物
還好病人有位十分賢慧堅強的夫人,她一直陪伴著病人。雖然發生了狀況
,卻仍然隱忍住心中的緊張與痛苦,夜以繼日地照顧著病人,注意他身上
的尿管有沒有通暢,唯恐稍一疏忽,導尿管阻塞,造成內部裂縫的加大,
住院時日可就要延長了。由於病人孩子工作的關係,無法輪流照顧,一切
重擔就落在這位六十六歲的老媽身上。我們雖然給予病人全靜脈營養補充
,但許多蛋白質仍然需要由腸道攝取,因此我建議病人應多食肉類、蛋類
以促進傷口癒合。
說是容易,對一個遠從彰化來的老婦人可就難了。那陣子花蓮多雨,病人
的妻子每天拿著雨傘,從醫院走到外面,到處找飲食店,請他們代為煮些
雞肉、豬肝什麼的,拿回來給病人加菜。一趟路是那麼遠,菜拿回醫院,
湯又涼了。病人喝不下去,老太太便淚眼汪汪地勸他多少吃一些。我們只
知道囑咐病人補充營養,卻不知道營養的取得是如此的困難。院內的素食
飯菜雖然也有營養,可是對於一個需要大量補充脂肪和蛋白質的病人仍嫌
不足。
我們病房的書記──秋琴,在這時候適時地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她已
懷有八個月的身孕,知道了這件事,便自告奮勇地幫老太太帶來新鮮的食
物,一早在家裡做好了,帶到醫院來,到中午熱了菜,病人就可以吃了。
病房的護理長、照顧的護士小姐們只要可能,也都會帶些好吃的菜來給病
人吃。大家全心全意地呵護著他,無非是希望病人能早日拔掉引流管,健
康地回家。
時間真快,一下子又過了兩個星期,花蓮還是天天下雨,病人的引流管也
沒有乾過。有時候每天少到五、六十西西,正當大家都高興時,第二天又
恢愎到兩千西西,病人的臉色又像外面的天空昏暗了起來。記不得有多少
次,我經過佛堂,總會默默地禱告著:讓病人早點好起來吧!我會全心全
意地為這個醫院舉獻,為苦難眾生服務,只要他能康復。
◆面臨兩難抉擇
我停掉了病人的全靜脈營養補充,為病人進行了膀胱鏡檢查,卻發現新造
的膀胱沒有漏洞,顯然破的地方是輸尿管與新膀胱的吻合處。對於這個難
題,可以有兩種處置方法:一是再開刀進去縫合破洞,一是繼續保守治療
。由於國內有經驗的醫師極少,一時卻也無法做下決定。我為病人說明病
情,開刀怕無法保證傷口可以完全縫合,保守療法又需時甚久,事實上真
是難以下決心。畢竟一個錯誤的決定,可能會造成難以補救的缺憾。
最後我決定仍然以安全為第一考慮,不再採開刀治療,而以儘量保持引流
的通暢來促進傷口的復原。為了使病人脫離引流管,我拿掉了放置在病人
輸尿管內的J型管。並且在他背部插入兩條腎臟引流管,使尿液完全由腎
臟引出,不再流向新造膀胱,如此一來,尿液外漏便會大量減少。我們並
且開始對傷口引流管進行低壓力抽吸,來促進廔管周圍肉芽組織生成。我
本來想要「棄?保帥」,不管他漏尿的位置在那裡,先讓它乾再說,如果
結果造成輸尿管吻合處的組塞,以後要手術,也可以避開原來漏尿的部位
。事實上證明,我們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腎臟引流管插上去之後,傷口引流管尿液便減少了。到了第五天,幾乎就
乾了,只偶爾有些粘膜被低壓抽吸所吸出來。我們全心地照顧著他,怕腎
臟引流管脫落,還特別請廠商先送來兩個圓盤,牢牢地固定住引流管。病
人逐漸恢復了體力,可以下床走動,胃口也逐漸回到正常。
其後的幾天,我拔掉了膀胱導尿管,剪短了傷口引流管,停掉靜脈注射。
說也奇怪,下了整整一個多月的雨也停了,天空露出少見的陽光,病人的
臉上也綻放出笑容。
◆愛心超人的醫院
手術後足足兩個月,我替病人安排了一次放射線檢查,竟然發現兩邊的輸
尿管非但不會漏,反而通暢得很,新造的膀胱外表也很好,比起以前手術
過的病例都來得漂亮。
病人又在病房住了一個星期,腎臟引流導管拔掉了,新造的膀胱開始充滿
尿液,病人可以感覺尿漲,也可以自行排尿,一切就如同正常人一般。他
的兩頰又豐滿了起來,臉色泛出紅暈。我很慶幸他能復原,雖然,我的褲
帶早已往內移動了一格。
病房裡的醫護人員都很為他的康復而高興。其實,每一個醫療個案的成功
,都是團隊合作凝聚的成果,醫師、護士、志工、甚至行政人員,都是主
角。由於我們鍥而不捨的努力,不厭其煩的照顧,病人重拾了生命的信心
,也復原得相當快。
病人在跟我們結了兩個多月的緣後,高高興興地回彰化了。臨走時他送給
我們一塊紀念金牌,上面寫著「愛心超人」四個字──只有在東台灣的花
蓮,他才能找到那一份少有的熱誠的關懷;也只有在慈濟醫院,他才重新
發現那消失多年的醫病關係。那種真誠自然,亮無保留的付出與照顧,讓
他彌足珍貴,也讓他不枉走這一遭。這是病人說的,我想他是對我們院內
許許多多的同仁說的吧!其實在我們院內,如上的故事不停地在每個角落
上演著,純樸、感人,令人難以忘懷。
謹以此文感謝所有曾經與我共同照顧過這位病人的同仁們。
(本文作者現為慈院泌尿科主治醫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