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與
 病人的故事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愛心超人
◎郭漢崇
……病人臨走時,送給我們一塊紀念金牌
上面寫著「愛心超人」四個字
每一個醫療個案的成功
都是團隊合作凝聚的成果
醫師、護士、志工,甚至行政人員
都是主角




面對一個固執的病人


今年元月,我們泌尿科來了一個六十七歲的男病人,他是彰化人,由嫁到
台東的女兒陪同一起來看我的門診。據他說已經有血尿一年多,有時會排
出血塊,有時排尿會有困難。

我替他進行了經直腸超音波,發現膀胱裡面有好多大小不一的腫瘤。膀胱
腫瘤幾乎都是惡性癌瘤,非得手術切除不可。我面色凝重地告訴他這個結
果,沒想到他居然笑著說:「我知道,早在二年前彰化的醫生就告訴我要
手術了。」原來病人在三年前,曾經因膀胱癌在彰化開過刀,雖然術後也
有化學治療,二年前經過檢查,又發現腫瘤復發。

病人是個相當固執的人。早年夫妻兩人曾到台東,開墾種田,小有積蓄後
又回到彰化開飲食店,奮鬥的過程培養了他堅毅的個性和獨特的人生觀。
當他知道膀胱癌復發後,開始對醫療失去了信心,覺得如果手術後又再復
發,那還不如不手術;可是如果切除整個膀胱後,必須在腹部開個洞,用
尿袋引流尿液終此一生,那他寧可不要過那種日子。因此這兩年來,不論
家人如何勸他、鼓勵他,他都不為所動,甚至把孩子叫回家,請他們幫他
安排旅遊,他要到處去玩,然後靜待癌症蔓延。

這次是因為病人到屏東訪問老友,談到自己的病情時,老友向他提起花蓮
有個慈濟醫院,聽說那裡泌尿科處理這種病很有辦法,勸他不妨前去檢查
檢查。病人並不認識慈濟,可是這次卻一反常態地說:「好,不妨一試」
,就這樣,與慈濟結下了深厚的因緣。

病人告訴我:「你幫我檢查一下,告訴我能不能醫,還有多久可活就好了
,反正切除後還會再發,我不想再接受手術了。」面對這麼固執的病人,
我只好使出渾身解數,開始勸他接受治療。


說服他同意動手術


我先跟他說明膀胱癌並非絕症,只要侵犯深度不深,仍然有完全痊癒的希
望;況且膀胱完全切除後,也不一定要在腹部造廔,用尿袋引流終生。以
慈濟醫院的成績,我們可以用小腸造一個人造膀胱接到尿道上,像正常人
一樣地由尿道排尿;如果癌瘤侵犯到膀胱頸,我們也可以做個不會漏尿的
膀胱,出口於下腹部,每天再用導尿管導四、五次尿,其他時間不需裝尿
袋,和正常人一樣的過日子。如果現在不手術,等到膀胱長滿了癌組織,
非但會有大量出血,也會產生尿毒症,結果將十分痛苦。

最後我鼓勵病人應勇敢地面對疾病,不要自私地以自己的生命作賭注。人
不應只為自己而活,如果自己自私的決定會帶給家人悲痛和悔恨,那是不
對的,也是懦弱的行為;與癌症奮鬥,和家人共同度過這個「業障」,才
是勇者的表現,更何況他的病還可能治療。如果能夠,他還可以多為這個
社會奉獻自己的一分心力。我勸他多加考慮,並安排住院檢查。

接下來幾天,我替他安排了電腦斷層掃描、膀胱鏡切片、膀胱內超音波掃
描,證實是膀胱「移形上皮細胞癌」,侵犯至肌肉層,但沒有淋巴腺轉移
或肝、肺轉移;進行膀胱全切除是最好的時機。我謹慎地把這個結論通知
病人,並且勸他接受手術,沒想到他竟爽快地說:「好」。

我說明了手術時會取下一段六十公分的小腸,做成一個膀胱,住院時間要
一個月等等應注意事項,病人卻只淡淡地說:「你決定就好,不必勉強把
膀胱接到下面,必要時接到腹壁也沒關係。」我訝於病人的改變,也很高
興他做的這個決定,開始為他進行手術前的準備,以進行泌尿工程最大的
手術。


期待美好的開始


元月廿七日上午,我由病人下腹部劃下一刀,一面教學一面手術。清除了
兩側骨盆腔淋巴結,切除了膀胱和前列腺,再取下一段小腸,仔細地縫成
一個袋子,把兩側輸尿管接到小腸造的膀胱尾端,再把人造膀胱縫到尿道
上面;輸尿管內各置放一條J型管,膀胱內留置一條導尿管以引流尿液。
關閉腹壁時已是晚上六時三十分,手術進行了共九個半小時,一切都進行
得十分順利,每一處都縫合得極為細緻,自認為是進行這類手術最順手的
一次。

手術後病人復原情形良好,三天後排氣,尿液清澈,傷口也在術後七天拆
線,手術後置放的三條引流管也依次地拔除。病人胃口極佳,精神十分的
好,時常帶著唯一剩下的引流管下床走動。病理報告證實他的膀胱癌侵犯
只到肌肉層,而且骨盆腔淋巴節都沒有被侵犯,五年以上的存活率十分好
。我迫不及待地告訴他這個好消息,以後要注意的就是如何讓新建的膀胱
發揮正常的功能即可。

除夕的前一天,病人第十二個手術後的日子,病房的病人都回家過節,走
得只剩兩個人,整個病房顯得十分冷清。我因為輪到值班,也在醫院裡過
大年夜。病人的孩子由台東、彰化趕來看他,全家一齊在慈院過節。他的
孩子們都很高興老爸能勇於接受手術,更何況結果是這樣的好。在病房裡
,兩位護士、兩位醫師,就照顧這兩個病人,我打趣地說,這真是最奢侈
的一次住院了。兩週的相處,病人和我變得很熟,病人常常訴說過去的往
事、孩子們成長與工作的故事,我也乘機告訴他慈濟醫院的種種──過去
和未來。病人十分珍惜這段因緣,才會老遠的從彰化來到花蓮開刀,他一
反過去自暴自棄對生命的不尊重,變得愛惜自己和他的家庭。

大年初一,師父循例到各病房看望留院過節的病人,來到泌尿科,發現唯
一留院的病人,竟然是遠從彰化來的,特別進病房去看他。師父瞭解了他
的病況,聽了他的求醫心路歷程,特別嘉獎他面對疾病的勇氣與決心,臨
走時還勉勵他要勇於克服病苦,再創新的生命。


一顆心懸在醫院


年初一晚上,我結束年假值班,驅車返回台北,準備回嘉義過年,不可思
議的事情竟然發生了。

手術後第十四天,當一切傷口應該都是很好的時候,病人的引流管竟然湧
出大量的尿液出來。第一天出來了五百西西,第二天一千兩百西西。病人
嚇壞了,躺在床上動也不敢動。據病人敘述,尿液開始漏出來是在一次感
覺腹脹之後才發生的,值班醫生與護士們正在吃晚飯,聞訊趕到時,尿液
已經開始漏出來了。值班的廖醫師仔細檢查病人,新的膀胱引流效果依然
良好,可是腸粘膜分泌物很多,只要一有阻塞導尿管,引流管內的尿液就
會增加。於是廖醫師不敢離開病房一步,整夜巡視病人,導尿管稍有流得
不順,便幫病人沖洗新造的膀胱;希望藉著辛勤的照顧,使得漏尿的地方
趕緊癒合。

年初三廖醫師也回屏東老家過年,卻仍天天打電話詢問病人有沒有改善,
一顆心依舊懸掛在慈濟醫院裡面。

大年初五,我回到花蓮,得知病人這一突發的狀況,趕緊跑到病房。病人
因為幾天來病況的突變,神情十分緊張,飯吃不下,睡也睡不好,整個臉
都瘦了下去;為了怕坐起會使得尿漏得更多,他連躺了五天,變得十分虛
弱,站立時都有點不穩。我為他沖洗膀胱,發現水進出十分順利,顯示如
有癒合不良,也只是個小洞。此外病人腹部傷口良好,尿液引流通暢,腸
道蠕動也極為正常,顯示漏出的尿液並無蓄留體內的跡象。根據這些檢查
結果,只要補充營養,促進傷口癒合,假以時日一定會痊癒的。


來之不易的食物


還好病人有位十分賢慧堅強的夫人,她一直陪伴著病人。雖然發生了狀況
,卻仍然隱忍住心中的緊張與痛苦,夜以繼日地照顧著病人,注意他身上
的尿管有沒有通暢,唯恐稍一疏忽,導尿管阻塞,造成內部裂縫的加大,
住院時日可就要延長了。由於病人孩子工作的關係,無法輪流照顧,一切
重擔就落在這位六十六歲的老媽身上。我們雖然給予病人全靜脈營養補充
,但許多蛋白質仍然需要由腸道攝取,因此我建議病人應多食肉類、蛋類
以促進傷口癒合。

說是容易,對一個遠從彰化來的老婦人可就難了。那陣子花蓮多雨,病人
的妻子每天拿著雨傘,從醫院走到外面,到處找飲食店,請他們代為煮些
雞肉、豬肝什麼的,拿回來給病人加菜。一趟路是那麼遠,菜拿回醫院,
湯又涼了。病人喝不下去,老太太便淚眼汪汪地勸他多少吃一些。我們只
知道囑咐病人補充營養,卻不知道營養的取得是如此的困難。院內的素食
飯菜雖然也有營養,可是對於一個需要大量補充脂肪和蛋白質的病人仍嫌
不足。

我們病房的書記──秋琴,在這時候適時地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她已
懷有八個月的身孕,知道了這件事,便自告奮勇地幫老太太帶來新鮮的食
物,一早在家裡做好了,帶到醫院來,到中午熱了菜,病人就可以吃了。
病房的護理長、照顧的護士小姐們只要可能,也都會帶些好吃的菜來給病
人吃。大家全心全意地呵護著他,無非是希望病人能早日拔掉引流管,健
康地回家。

時間真快,一下子又過了兩個星期,花蓮還是天天下雨,病人的引流管也
沒有乾過。有時候每天少到五、六十西西,正當大家都高興時,第二天又
恢愎到兩千西西,病人的臉色又像外面的天空昏暗了起來。記不得有多少
次,我經過佛堂,總會默默地禱告著:讓病人早點好起來吧!我會全心全
意地為這個醫院舉獻,為苦難眾生服務,只要他能康復。


面臨兩難抉擇


我停掉了病人的全靜脈營養補充,為病人進行了膀胱鏡檢查,卻發現新造
的膀胱沒有漏洞,顯然破的地方是輸尿管與新膀胱的吻合處。對於這個難
題,可以有兩種處置方法:一是再開刀進去縫合破洞,一是繼續保守治療
。由於國內有經驗的醫師極少,一時卻也無法做下決定。我為病人說明病
情,開刀怕無法保證傷口可以完全縫合,保守療法又需時甚久,事實上真
是難以下決心。畢竟一個錯誤的決定,可能會造成難以補救的缺憾。

最後我決定仍然以安全為第一考慮,不再採開刀治療,而以儘量保持引流
的通暢來促進傷口的復原。為了使病人脫離引流管,我拿掉了放置在病人
輸尿管內的J型管。並且在他背部插入兩條腎臟引流管,使尿液完全由腎
臟引出,不再流向新造膀胱,如此一來,尿液外漏便會大量減少。我們並
且開始對傷口引流管進行低壓力抽吸,來促進廔管周圍肉芽組織生成。我
本來想要「棄?保帥」,不管他漏尿的位置在那裡,先讓它乾再說,如果
結果造成輸尿管吻合處的組塞,以後要手術,也可以避開原來漏尿的部位
。事實上證明,我們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腎臟引流管插上去之後,傷口引流管尿液便減少了。到了第五天,幾乎就
乾了,只偶爾有些粘膜被低壓抽吸所吸出來。我們全心地照顧著他,怕腎
臟引流管脫落,還特別請廠商先送來兩個圓盤,牢牢地固定住引流管。病
人逐漸恢復了體力,可以下床走動,胃口也逐漸回到正常。

其後的幾天,我拔掉了膀胱導尿管,剪短了傷口引流管,停掉靜脈注射。
說也奇怪,下了整整一個多月的雨也停了,天空露出少見的陽光,病人的
臉上也綻放出笑容。


愛心超人的醫院


手術後足足兩個月,我替病人安排了一次放射線檢查,竟然發現兩邊的輸
尿管非但不會漏,反而通暢得很,新造的膀胱外表也很好,比起以前手術
過的病例都來得漂亮。

病人又在病房住了一個星期,腎臟引流導管拔掉了,新造的膀胱開始充滿
尿液,病人可以感覺尿漲,也可以自行排尿,一切就如同正常人一般。他
的兩頰又豐滿了起來,臉色泛出紅暈。我很慶幸他能復原,雖然,我的褲
帶早已往內移動了一格。

病房裡的醫護人員都很為他的康復而高興。其實,每一個醫療個案的成功
,都是團隊合作凝聚的成果,醫師、護士、志工、甚至行政人員,都是主
角。由於我們鍥而不捨的努力,不厭其煩的照顧,病人重拾了生命的信心
,也復原得相當快。

病人在跟我們結了兩個多月的緣後,高高興興地回彰化了。臨走時他送給
我們一塊紀念金牌,上面寫著「愛心超人」四個字──只有在東台灣的花
蓮,他才能找到那一份少有的熱誠的關懷;也只有在慈濟醫院,他才重新
發現那消失多年的醫病關係。那種真誠自然,亮無保留的付出與照顧,讓
他彌足珍貴,也讓他不枉走這一遭。這是病人說的,我想他是對我們院內
許許多多的同仁說的吧!其實在我們院內,如上的故事不停地在每個角落
上演著,純樸、感人,令人難以忘懷。

謹以此文感謝所有曾經與我共同照顧過這位病人的同仁們。

(本文作者現為慈院泌尿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