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世界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她不髒,她是我累劫的母親
◎謝寶慧(整理)
八十一年四月底,我們接到嘉義縣鹿草鄉公所申報了七件個案,經由林淑
宜委員及幕後委員、會員前往瞭解後,大家決議:在母親節當天,要送給
其中一位──八十一歲眼盲的吳邱鑾老太太,一項十餘年來未曾有過的禮
物──清潔的住家。


湮沒在荒煙蔓草間的家


事前,林淑宜、黃立美、陳玉雪和郭秋蓮師姊等,已先行開工作會議,並
籌備所需的一切物品與工具,舉凡鋤頭、圓鍬、鐮刀、瓦斯爐、大水壺、
澡盆、輪椅,甚至換洗的內衣褲、外衣,一應俱全。

五月十日一早,來參加的師兄姊一共有三十二位。當我們到達吳老太太家
時,前後院滿是恣意滋長的刺杏、雜草、爬藤植物;湮沒於荒煙漫草間的
住屋,幾乎無處進出,「這裡真的還有人住嗎?」我們不禁在心底打下這
樣的疑問。

大家隨即拿起鐮刀、圓鍬、鋤頭,開始除草開路的工作,準備儘快進入屋
內清掃。當一條小徑被鏟出後,淑宜師姊引領在前,和幾位師兄姊一馬當
先的進入──立時,大家皆被一股難以忍受的惡臭嗆了出來,當場不斷反
胃欲嘔;陳金源師兄見狀,仍義無反顧的入屋裡。

我們先去慰問老太太,向她說明來意,接著播放阿彌陀佛的聖樂錄音帶。
老太太坐在床沿,舊報紙、塑膠袋和早已蒙上一層黑垢的棉被、毛毯、衣
服,散置床上,只見老太太眉毛緊鎖,一再拒絕我們為她打掃,嘴裡喃喃
地說著:「見笑!見笑!」師兄姊溫言軟語的勸慰她:「我們是慈濟功德
會的委員和會員,我們就像您的子女一樣,來為您打掃,讓您有一個舒爽
清潔的居家環境。」多年不曾接觸外人的老婆婆顯得有些激動,猛搖著頭
。「阿婆!您不用怕,我們都是一家人,我們教您念阿彌陀佛好嗎?」阿
婆推說念不出口,我們依舊不斷地寬慰她的心,並鼓勵她,還一字一字地
教她念。


人雞雜處,排泄物流洩一地


阿婆長年不離其室,兩張污黑缺腳的櫥櫃擺在床邊,那是阿婆所倚賴的飯
桌和柱子;房間沒有浴廁的設備,經年在屋內使用尿壺、糞桶,因為失明
疏於整理的緣故,排泄物流洩地面,溼了又乾,乾了又溼;她又在屋裡養
雞,棉被上、床上、地板上,處處有雞糞的硬塊殘跡。人、雞同處一室,
地面上一層又乾又硬的糞土還得靠圓鍬方能鏟除。

多年來未曾打掃的房間,床鋪下密密麻麻的小黑蟲不下數百隻,我們在清
理時,無意間不知踩死了多少,只聽見大家頻頻念著:「阿彌陀佛!」想
想阿婆的眼睛雖然看不見,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中,她真的能「眼不見為淨
」嗎?我們邊清理、邊嘆息,眼眶不時泛起酸楚的淚水,這不啻是人間煉
獄!阿婆示現人間的苦與悲,不知多少年了,她竟一直默默的承受這一切
……。

在廚房,三位師姊早開始與沾滿塵埃的盤子、酒瓶、塑膠袋等廢棄物奮戰
;每搬動一件東西,輒見驚慌逃竄的蟑螂。一袋袋的廢棄物,分類整理,
分袋包裝,裝了又裝,搬了又搬;受不了臭味時,趕緊到屋外深吸一口氣
,再入屋埋首於污穢中。

斑駁剝落的木門、污黑的水泥牆、陰溼地板上枯黃的枝葉與塵土……在佛
像及祖宗牌位旁尚有兩把香,但一堆廢棄物堆放在供桌前,根本無從近前
上香,那種寒愴,直比早被人遺忘的破廟、古寺般。


六十歲兒子醉茫茫倒臥地面


老太太不僅雙目失明,且因長年坐臥在床,以致雙腳不良於行,她和六十
餘歲的兒子住在一起。她的兒子曾經娶妻,但妻子後來離家出走;其子終
日酗酒,因酒精中毒而行動遲緩、口齒不清,時常醉臥馬路旁、水溝邊,
鄰人發現始帶回家門前。失明的老婆婆早被棄置一旁,無人照料生活起居


阿婆酗酒的兒子,躺在客廳的地上早已醉得不省人事,師兄們為了清掃,
還得兩人合力不時地將他搬移,他的口中不斷地發出咿咿哦哦的聲音,聽
不清楚他究竟說了些什麼?他揮動著雙手,幾次奮力欲站起來,卻跌跌撞
撞的;他不停地揮趕爬到身上的蟑螂,甚至用手將牠們捏爛,看得我們直
搖頭扼腕。一位師姊俯身聆聽,想知道他到底在說什麼,隱隱約約只聽得
「見笑」二字,我們觀察了他許多,一再地勸慰他:「不要再喝酒了啊!
」他似乎微點了頭,卻仍處在酒醉的恍惚中……。

聽鄰人說,在他們屋後尚有一分多的地,原本沒有固定工作的兒子,未喝
酒頭腦清醒時,偶爾還會去耕作;以往母舅常會斥責自甘墮落的姪子,也
讓他能稍稍收斂些。但是自從母舅往生後,他現在大部分的時候,都在「
醉茫茫」的昏迷狀態裡,母親便跟著有一餐沒一餐的挨著。八十高齡的老
母親,未能安享子孫滿堂的天倫福樂,卻須面對愛子的頹廢不振,此情何
以堪?


清出三百支酒瓶、六卡車廢棄物


棉被、衣物能洗的就洗,不能洗的則丟棄,從早上九點開始,三十多位師
兄姊足足清理了三個小時,從床鋪下、廚房裡,共清理兩三百支空酒瓶,
和滿載六大貨車的廢棄物。為了珍惜有用資源,我們並將可回收的廢紙、
鐵鋁製品、塑膠製品一一分類,同時請專收舊貨的中盤商前來估價。受到
慈濟人誠懇付出、不求回報的精神所感動,這位舊貨商將這些不到兩百元
價值的東西,用五百元買了回去。我們把這些錢放到阿婆的衣袋裡。

大夥兒帶來瓦斯桶,燒熱水為阿婆沐浴、洗髮、剪髮、修指甲,並替她換
上新衣裳,阿婆立即煥然一新──大家不禁讚歎;她是個皮膚白皙,氣質
頗佳的老奶奶哩!

剛開始看我們來探望阿婆,有些鄰居甚且認為我們是「假好心」,許多人
都因為惡臭而不敢靠近,站得遠遠的。大家辛勤工作的當時,愈來愈多的
鄰人在旁圍觀,我們用實際行動證明我們的真心。當他們知道我們是慈濟
人時,其中一位鄰人便站出來說:「只有慈濟人才肯這樣付出,也惟有證
嚴法師,才能教出這樣的弟子。」他並說自己也是慈濟功德會的會員,一
種與有榮焉的神情顯映在他臉上。適時,師兄們拿出了幾份慈濟道侶雜誌
給他們,藉此播下慈濟的善念種子。


鄰人說:十多年沒見到阿婆了


我們用輪椅將阿婆推出戶外,圍聚的鄰人紛紛前來探詢,有人不諱地坦言
:「都十多年未見到阿婆了!」不知是他們說得誇大了些,還是事實真是
如此?平日他們若送食物來給阿婆,皆因屋裡的異臭,而只將其放在門口
,隨刻掉頭就走;而一群陌生人無怨無悔的付出,做了他們多年來想幫忙
卻不敢動手做的事。有人說,經過這番整理,他們不再害怕接近屋宅,以
後即能方便探視,多關照阿婆一些。

阿婆住在嘉義的女兒,經由鄰人的電話聯繫也趕了回來,鄰人非常不客氣
的指責她,不該放任自己的母親不顧,她都已為人祖母了,應更能體會親
恩才是。為了避免阿婆的女兒太過尷尬,我們馬上接口說:「這裡的環境
,由我們三十二位師兄姊打掃,尚且花了三個小時的時間,若要靠她一個
人的力量,實在有因難,請大家不要再責難她了。」但是我們非常希望她
女兒至少每個星期能回來清理一次,並為母親建一間浴廁,讓母親能在乾
淨清潔的環境中生活,不致於讓鄰居因惡臭不敢接近,失去了就近照顧的
機會。

阿婆和我們聊著,一問一答,她的意識相當清楚。看著阿婆換穿全新的衣
褲,床上也鋪上了新棉被,滿心的歡喜與愛憐自心中升起。是非對錯自在
人心,可憐阿婆耄耋蒼蒼之齡,不知這些年她是如何熬過來的?

「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詩經蓼莪亦言:「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復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一
生之中,我們為雙親所做的一切,能否及於春暉之萬一?我們畢竟不能常
常隨侍在阿婆身邊,惟有希望阿婆的子女能夠醒覺,為母親盡一點孝心,
不管是對阿婆或是對他們自己,都將是圓滿的結果;莫待阿婆百年,而留
下終生難以挽回的憾恨……。

〈資料提供王壽榮、賴木根、林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