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行囊裝滿了愛 | 
                   
                  
                     | 
                   
                  
                    | ◎賴姿伶 | 
                   
                  
                     | 
                   
                  
                    就讀高中的姿伶、姿蒨, 
                      是旅居英國的慈華師姐的女兒, 
                      當地青少年團在她們的帶動下, 
                      呈現一片欣欣向榮…… 
                       
                       
                       
                      結束了五個半星期「插隊」的志工生活後,我帶著滿滿的祝福、無盡的關 
                      懷和豐富的回憶,身負重任的回到了英國。 
                       
                      由於距離學校開學還有一段時間,因此在幾次小型的聚會中,我都帶著一 
                      本相簿和一顆歡喜心到處去散播這一個暑假中的點點滴滴,從精舍的生活 
                      起居到志工的服務心得,無一不是最好的題材,都包含著訴說不盡的小故 
                      事! 
                       
                      一如我所預料的,每一位家長都深深以慈濟為榮,而小朋友們也都迫不及 
                      待起而行──耀慧已經急著用台語和我交談﹔姿蒨直說「慎言箱」是個妙 
                      主意﹔靜億對「手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尹宣、重儒,則儼然一副慈濟 
                      青年的模樣搶著幫忙……看著這麼多菩提種子生根,我想,慈濟又添一批 
                      生力軍了! 
                       
                      回來已經半個月了,接到了暑期志工同學們的來信,每一梯次的同學都讓 
                      我感動,每一位都是我學習的好榜樣,在這兒,我要向大家說:感謝你們 
                      每一個人對我的殷殷叮嚀、深深期許,也相信這分由慈濟所促成的善緣, 
                      會使我們的心更團結,就讓我們把散播慈濟精神的使命擔起來──共同攜 
                      手以實際的行動「預約一片人間淨土」! 
                       
                       
                      ◆鍛鍊身心 
                       
                       
                      在醫院所安排的「專業志工課程」中,醫師們談到「醫療行為與人文精神 
                      」,使我們瞭解慈濟醫院的特質所在﹔林堅熙醫師誠懇的聲音,仍清晰地 
                      響在耳際──以感恩的心對待病人、以平等的心對待眾生!原來慈濟良醫 
                      們就是秉持著「醫病人」而非只「看病」的慈悲心腸啊! 
                       
                      李明亮教授對醫學院所抱持的那分奉獻精神、堅定信心及明確方向,在在 
                      顯示出教育志業美好的遠景;志工老兵顏師姊苦口婆心的述說著最原始的 
                      慈濟精神──「無中生有」,不僅感動了在場的每一位同學,更讓我們毫 
                      不猶豫地將棒子接下了! 
                       
                      病房探訪中,如何逗病患們展開笑容,如何發現問題,又該如何給予最適 
                      當的安慰或輔導支援……等,都是鍛鍊自己,也是從中學習的好方法。 
                       
                       
                      ◆愛的力量 
                       
                       
                      記得當志工的第一個星期,遇到一位鼻咽癌末期的患者,他的臉部由於病 
                      變而致半邊腫脹,失去了本來的面貌。病人本身非常自我封閉,而他的兒 
                      子也以父親的病感到自卑。當時我就想:與其在一旁觀看卻又愛莫能助, 
                      或是僅止於口頭上幾句安慰鼓勵,都不是真正積極的辦法,於是,每天固 
                      定的探訪和談天,我慢慢地解開了其子的心結,他問我:「妳不怕嗎?」 
                      望著那雙滿是擔心的眼睛,我輕輕的說:「不會呀!只是好心疼喔!」 
                       
                      那天起,他擔心的眼神,換成了關愛和感激。我想最快察覺到的必定是做 
                      父親的──從兒子輕聲細語的話家常、無微不至的照顧中──雖然他仍是 
                      不肯表示些什麼! 
                       
                      在一次的探訪時,病人正要去做治療,露出了徬徨的神情。禁不住地,我 
                      拉起他的手,希望能藉著手溫傳遞一股力量,給予他信心﹔忽然間,他的 
                      手指有了輕輕的回應,似乎想讓我知道:他收到了!下意識中,我將他兒 
                      子的手一起拉了過來,看著父子倆握得好緊好密的手,剎那間,我瞭解了 
                      愛的力量和親情的真摯! 
                       
                      兩個星期後,他們辦了出院,後來,他在家人的陪伴下往生了。顏師姊帶 
                      著我們一行六人,參加了喪禮,祝福他解脫了病苦,邁向另一段新的旅程 
                      。 
                       
                      接下來的幾個星期,我又連續看了好幾位也都是癌症末期的病患,有的正 
                      值二十多歲青春年華,也有的正值三、四十歲的壯年期,亦有邁入老年的 
                      ﹔然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被癌細胞吞噬成柴的身軀! 
                       
                      「如果能,我情願替他們痛哪!」那時的我,困在「心有餘而力不足」的 
                      境中,無法自拔,每天一進醫院,想盡方法說著、笑著,只為了換取他們 
                      的一個笑容,盼望那一瞬間注意力的轉移,能減輕他們的痛。但是一出醫 
                      院,我就害怕:明天醒來時,他們還在不在? 
                       
                      「人生無常哪!」師公如是開示著。是啊!只要把握當下,盡每一分每一 
                      秒的本分,就是我們所能發揮的功能了!於是我更努力的笑,更盡心的陪 
                      伴他們,於是我更快樂了!師公所言「甘願做,歡喜受」,成了我的座右 
                      銘﹔「真空妙有」的真義,也成了每日反省的課題。 
                       
                       
                      ◆該長大了 
                       
                       
                      「嗯!姿伶長大了!」媽媽欣慰的說。也應該長大了,我慚愧的想:在擁 
                      有了健康的身體、美好的家庭、眾人的關懷和師公的偉大模範之後,我能 
                      不懂得感恩嗎?有許多人並不知道珍惜所擁有的,亦有許多人失去了曾經 
                      擁有的,而我居然如此幸福地置身於慈濟大家庭中,並學會了知福、惜福 
                      、再造福﹔懂得了「捨得」的道理。「好好把握吧!」「用心細思啊!」 
                      「專心充實自己吧!」「快快回到慈濟哦!」是的,我會把這每一字、每 
                      一句,都銘記在心,謝謝慈濟毫無保留的愛和無微不至的照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