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邊草無窮日暮 | 
                   
                  
                     | 
                   
                  
                    | ◎林秀美 | 
                   
                  
                     | 
                   
                  
                    【冰寒與飢饉.外蒙特別報導之四】 
                       
                       
                      今年八月,當慈濟進行大陸賑災一周年,即將告一段落之際,也就是證嚴 
                      上人有意成立「國際救難基金」的同時──外蒙古的悲情,隨著善心人士 
                      的腳步,萬里越海而來。基於無私的大愛精神,秉持客觀智慧的援助方法 
                      ,進行雙方的接觸、溝通與瞭解,期盼及時落實與拔苦的援助行動。 
                       
                       
                      因應外蒙紅十字會的邀請,慈濟兩度派員赴冰天雪地的外蒙實地勘察。第 
                      一次於十月初,由在大陸投資經商的榮董黃華德先生,以私人公司名義, 
                      先行前往瞭解大概情況;為更深入瞭解民生實況,十一月中旬,林偉賢先 
                      生正式以慈濟之名,和黃華德先生同行,再度前網察勘。 
                       
                       
                      ◆紅十字會籲請援助 
                       
                       
                      今年八月七日,外蒙紅十字會會長蘇拉,針對外蒙古目前面臨的民生困境 
                      問題,在行政院蒙藏委員會參事陳式武、海中雄等人的陪同下,前往花蓮 
                      會晤上人。懇請慈濟伸出援手,幫助陷入饑餓、瀕臨生存邊緣的外蒙人民 
                      ,度過眼前困境。 
                       
                      蘇拉會長指出,惡劣的自然環境,已造就外蒙貧困的生活,近年又逢長期 
                      依賴的蘇聯共黨解體,撤走駐蒙人員及各項設備,致使全境交通、電力、 
                      醫療、工廠等,皆為之停擺,經濟頓時陷入困境。醫院中空有醫師而無藥 
                      品。食物方面,每個家庭無論成員多少,每天均配給一個麵包;民間物價 
                      飛漲,即使有錢也買不到食品。 
                       
                      蘇拉表示,由於工業停頓,無法製造嬰兒食品、奶粉和維他命等,造成零 
                      到三歲的幼兒食品極其匱乏,已嚴重危及幼兒性命,迫切需要救援。 
                       
                      上人聞之,不禁哽咽慨嘆,流露極度關切之情。秉持慈濟「誠正信實」的 
                      做事態度,上人遂請蘇拉會長及蒙藏委員會,提供詳細資料,以便更進一 
                      步瞭解狀況後,再做決策。並指示總管理中心,審慎透過相當管道,調查 
                      當地的實際情形。 
                       
                       
                      ◆蘇拉會長提供詳細資料 
                       
                       
                      蘇拉會長回到外蒙後,即刻捎信給上人,並附詳細蒙古地圖及統計年鑑。 
                      信中介紹外蒙古現況如下: 
                       
                      「外蒙古是典型大陸氣候,寒冬長達六個月(十月底至隔年四月)由於生 
                      產困難,在春天時也就格外需要糧食。 
                       
                      因為食物短缺,影響人民健康。每年有四萬名嬰兒出生,而一歲以下的幼 
                      兒死亡率,高達千分之七十,致命疾病主要為肺炎及呼吸系統方面疾病。 
                       
                      目前有三十五萬窮人,需要食物的救濟,殘障人士有二萬七千人,及一千 
                      八百名孤單老人、一萬四千名孤兒(含單親兒童)。亟需衣物。 
                       
                      我們的國家正邁向市場經濟,人民對這種生活的適應期間還很短,目前幾 
                      乎沒有對外貿易,困難情況似乎還要持續幾年。 
                       
                      目前全民食物以配給方式供給,數量並不足以維持基本生理需求,致使人 
                      民有罹患疾病的危機。」 
                       
                      綜上種種困境,蘇拉會長表示,再次籲請慈濟前往協助,並已做好接待的 
                      準備工作。 
                       
                       
                       
                      ☉首次勘察/黃華德 
                       
                      由於台灣與外蒙相距萬里,資訊往來十分不便,上人乃於十月初,派請常 
                      往來大陸投資經商的慈濟榮董黃華德先生,以私人公司名義,就近前往外 
                      蒙做初步瞭解。 
                       
                       
                      ◆烏蘭巴托五日行 
                       
                       
                      黃先生於十月五日,從北京搭機飛往外蒙後,隨即進行為期五天的拜訪、 
                      瞭解工作,並於每天寫日誌傳真回台灣,向上人報告情況。 
                       
                      黃先生的日誌摘要如下: 
                       
                       
                      十月五日 
                       
                      從北京搭飛機到外蒙古,蒙古紅十字會派人到機場來接。下午六點到達飯 
                      店,與紅十字會主席蘇拉共進晚餐,商談這幾天拜訪行程。內容大致如下 
                      : 
                       
                      (一)拜訪紅十字會,瞭解其組織作業程序。 
                      (二)拜訪主掌社會福利的部門,瞭解目前官方對蒙古人民生活水準的評 
                      估。 
                      (三)探訪貧困地區,以瞭解實況。 
                      (四)參觀蒙古少有的工業。 
                       
                      此外,並對過去經由紅十字會及政府單位安排外國援助物品的實際發放業 
                      和可能遭遇的困難,以及主辦單位每年所做的工作及目標,做深入瞭解。 
                       
                       
                      十月六日 
                       
                      早上拜訪紅十字會,接待室在蒙古包內,由紅十字會主席蘇拉先生親自接 
                      待,並介紹目前蒙古的情況。我向其表示,此次訪查的目的,只是將所見 
                      的真實情形反映給證嚴上人,如果反映不真實、不深入,對雙方都沒有益 
                      處。 
                       
                      隨後,又訪問了紅十字會國際組織的德國代表,客觀瞭解蒙古紅十字會所 
                      扮演的角色及分發救濟的情形。據言,他們也是經過調查、登記,並派人 
                      發放、簽收,只不過沒有像慈濟透過一群志願工作者,做到「追蹤複查」 
                      的動作。 
                       
                       
                      ◆首位訪貧的台灣朋友 
                       
                       
                      早上及下午,拜訪了首都烏蘭巴托舒克巴塔區和巴普格勒區的貧民戶。比 
                      想像中的貧窮狀況好的多,因為這些是紅十字會已經救濟、關心過的貧民 
                      的成果,已經不算是貧民。 
                       
                      最後,才真正看到數幕令人心酸的極貧景象。 
                       
                      一對母女住在一間破爛小屋,女兒生病在床,無藥可醫,老媽也帶病。送 
                      了一些自帶的餅乾給他們,不勝唏噓。 
                       
                      在路上遇到一位未婚的婦人,帶了兩個小孩,小孩穿著蠻漂亮(是德國紅 
                      十字會救濟的)。但儲藏食物的袋子裡,卻只有一塊又髒又黑的麵包。 
                       
                      另一戶是一對老夫婦皆帶病,吃的食物是路上撿來已腐爛的動物內臟,不 
                      勘入目,真是人間地獄。 
                       
                      巴普格勒區是文化政治中心,貧民佔百分之十二,約三萬人,由區長接待 
                      並做介紹。 
                       
                      因市場經濟轉型期,使得窮者愈窮、富者愈富。區長表示,光靠外人援助 
                      不是辦法,因濟助物資有限而援助卻永無止境;如果外援可轉為帶進投資 
                      工業,創造就業機會,能自己養自己才是長久之計。 
                       
                      此與蘇拉先生看法一致。 
                       
                      此區希望與日本一樣,成立台蒙友好協會的民間組織,以達發揮最高效率 
                      救濟此區,及有關引進投資的機會。 
                       
                      因我是第一個遠道而去的台灣朋友,且以慰訪貧苦人民為主,他們尤其感 
                      激。 
                       
                       
                      十月七日 
                       
                      今早到達紅十字會後,首先到一家紡織廠參觀,是烏蘭巴托數一數二的企 
                      業,因承襲社會主義的老毛病,效率及品質低落。 
                       
                       
                      ◆一月工資只能買一斤米 
                       
                       
                      又趕到距首都約一九○公里的中央省巴彥杭蓋縣。共五百多戶人家,有廿 
                      九戶屬貧民,每人每月收入約六、七十圖格里克(約合新台幣四十元,目 
                      前在當地自由市場只能買到一斤米),根本就無法生存下去。 
                       
                      一戶夫妻與小孩共八人,破爛的屋子只有五、六坪大,吃的東西是自己製 
                      作的黃餅。 
                       
                      最可憐的是一戶十個人,擠在約五、六坪的小屋內,又髒又臭,屋子裡蒼 
                      蠅滿屋飛,三餐不濟。如此人間地獄,實在慘不忍睹。 
                       
                       
                      十月八日 
                       
                      帶去的乾糧都派上用場,給了一些貧民。 
                       
                      下午拜訪了一戶畜民(較富有之處),畜民皆住蒙古包內,包主非常熱情 
                      好客。 
                       
                      回到烏蘭巴托,參加蒙古國唯一的運輸公司(圖形運輸公司)的晚宴,所 
                      有救濟物資或其它,皆需經此公司承運。 
                       
                      外蒙古連接蘇聯及中國大陸,無自己的出口港,內陸運輸又需經由他國。 
                      而這兩個大國的體制,都是在社會主義轉變的過度期中,因人為的影響導 
                      致效率低落。因此這家運輸公司對物資的協助辦理,極為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