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用愛點燃他們心中的盼望
◎謝寶慧
冰寒與飢饉.外蒙特別報導之五


根據慈濟兩度派員前往實地瞭解,目前外蒙零歲到一歲的嬰兒有七萬七千
人,其中百分之廿五至三十都在飢餓狀況之下,體重達不到預期的標準;
全國更有近二萬名無父無母、無親無戚的孤兒,和六萬名單親兒童……。

面對這些令人憂心的數據資料,外蒙人民也想透過自己的力量掙脫、突破
目前的困境,但實在無力自救才會向外求援。


台灣小朋友援助外蒙小朋友


自從台中的郭鎮元、鎮宇兩兄弟賣「專心」和「自我檢查功課」,要給上
人援助外蒙古的小朋友後,即不斷的有許多小菩薩效法鎮元、鎮宇:有些
人說要考前三名;有的要賣「聽話、自動和快樂」……不一而足,這分清
淨無染的赤忱之愛,是不需經過任何學習的真情感流露。

上人感慨的說,如果生在台灣,外蒙古的那些小朋友不就像眼前的這些孩
子般,要捐錢給師公建院、救人嗎?「我們應該要啟發孩子心中的善念,
讓生活在富裕環境中的小孩心中有愛,並且感恩被救的人。如此才是真正
愛的教育,而不是一味地疼惜、縱容與寵愛。」

因此,上人也希望這次活動,能以「小朋友援助小朋友」的方式,讓生長
在寶島的孩子節省每月的零用錢,長期認養一萬名飽受飢寒脅迫的外蒙孩
童,從而帶給台灣小朋友愛的新啟示。

此次援助外蒙,仍將秉持「直接」、「重點」與「尊重」等三大原則,不
談政治、不傳教、不宣傳,而要深入民間,真正了解民生疾苦,選擇最需
要幫助的人、務必讓濟助物資,點滴不漏地送交外蒙人民手中,以傳輸台
灣同胞的愛心與祝福。


緊急輸送營養品及禦寒衣物


由於外蒙地理位置邊遠,加上天候、交通和語言等障礙,發放工作的艱難
是可預期的;也因上列因素的限制,屆時將無法派遣太多工作人員前往,
因而更希望藉著當地紅十字會、婦女委員會、國家兒童中心的人力,和慈
濟功德會彼此密切合作。

第一階段的目標,將以救急為先。給予他們目前最需要的奶粉、營養補給
品和禦寒衣物。

第二階段,協助外蒙人民學習謀生技能,使其從蘇聯解體後,社會轉型過
度時期的經濟困頓中,自己站起來。

第三階段,慈濟精神的推展,讓他們懂得自救救人。

配合紅十字會第三梯次向外蒙輸入白米、醫藥品的救援行動,慈濟已將統
一公司所捐贈的一千四百五十箱嬰兒奶粉(每箱六罐,每罐淨重一千一百
公克)。,價值新台幣二百八十二萬元,於十二月四日清晨,在基隆港碼
頭裝運出港;十二月九日已抵達大陸天津港,現正由鐵路轉運至外蒙古。

原則上,此批物資於十二月下旬到達外蒙首都烏蘭巴托紅十字會的倉庫後
,慈濟派出的工作人員也將抵達,著手從事物品的分發事宜


孤殘與貧困單親孩童為援助重點


目前暫訂奶粉濟助的單位包括:

(一)紅十字會所提供的機構、學校:有聾啞殘障學校、聾啞幼稚園、孤
兒學校及其他孤兒收容單位五百九十四名孩子。希望能提供每個孩子一箱
奶粉,讓他們有基本營養補給品,可維持體能所需至明年春天。另外,零
歲至三歲的嬰幼兒療育中心一百二十八名嬰兒,這些奶粉對他們來說,是
目前最迫切需求的,則給予他們每人兩箱。

(二)婦女委員會所提供三百戶單親困難家庭和子女眾多的貧戶家庭。希
望每個家庭都能獲得一箱奶粉。

(三)國家兒童中心所收集的三百個孤兒和遊童資料,亦將比照上述方法
,一人一箱。

惟以上機構所提供的名冊,需再經本會派往之工作人員詳細評估,務必落
實救助十六歲以下,生活極困、生活有危機的孤兒及單親家庭,且未受政
府照顧者。

另外對於外蒙古零下廿幾度的冰寒中,小孩在蒙古包內無衣禦寒的情況,
上人已請黃華德師兄,就近在大陸依零歲到十六歲年齡層的孩子,依三歲
、七歲、十二歲、十六歲四個階層,平均訂製一萬套衛生衣褲、棉質外衣
褲、帽子和襪子,以及兩人一床毛毯計五千床,直接送往外蒙。屆時配合
奶粉和紅十字會的白米,一起分發給急需的人。

至於分發物資的方法,在學校和機構部分,將親自把物品送給孩子;而婦
女委員會和國家兒童中心所提供各三百戶的孤兒家庭、單親貧困家庭,限
於當地的氣候和交通狀況、前往發放的人力有限,因而除了生病者、年幼
的孤兒和老人仍由本會工作人員一戶一戶親自送往外,擬將六百戶家庭分
成六區,採定點發放方式。


一人一小分力量,他們就能站起來


一般人愛的對象,大多只限於周遭的人,而宗教家以「人」為本,泯除國
界、種族,能力所及,只要有苦難的地方,把援手伸向那個地方。上人說
:「愛有多大,福就有多大,只要付出我們的一點力量,即能廣結天下眾
生緣,去拯救天下眾生命。」

全蒙古的總人口數不過是二百一十八萬人,而慈濟有二百五十萬會員,只
要每人一分小小的心力,即能幫助他們從頹疲的艱難中再次振起,我們何
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