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甘麗虹老菩薩和他的孫子們 |
|
◎張瓊齡 |
|
甘老菩薩和往常一樣
推著那部嬰兒車,出來「拾寶」
去年九月,她不知道
從哪而聽來的,說慈濟現在
在做資源回收
而回收所得,要用來蓋醫院
她聽得心動了
想自己年紀大了
萬般仰賴女兒女婿倒也罷了
如果能用這雙手,做點
有益社會的事,不是更好嗎?
這次,她很堅持
不要靠女兒的力量
她要自己來盡這份心
「阿桑,你這麼樣辛苦做什麼?」巷子口擺檳榔攤的少年仔,看見甘歐巴
桑又推著那部嬰兒車,沿街撿拾廢紙箱、鐵鋁汽水灌,實在是令人費疑猜
──難道,阿桑的三個女兒個個不孝,沒有人願意侍奉老母親嗎?
甘麗虹老菩薩停下腳步,望著這個好奇的少年仔,一會而,才徐徐地說:
「人家花蓮有一個師父,伊足慈悲耶,講要起病院啦,我想說,撿些破銅
舊錫,加減湊腳手啦!」
少年仔聽到歐巴桑這麼說,壓在心口的大石頭才落下來──好佳在,剛才
沒黑白問──他慶幸著,不過,念頭一轉,想到世事多歧,人心難測,善
良的阿桑會不會白忙一場?「阿桑,你是聽誰講的,敢正經是花蓮的師父
要起病院?若是給人家騙騙去,卡輸撿撿來給我!」
老菩薩知道少年仔是一片好心,不過,她明白時機未到,說什麼都是多餘
,只好笑笑說:「若是你要愛的,阮才沒那個氣力咧!」說罷,她仍是推
起那部嬰兒車,四處張望,看看,哪兒有人家不要的紙箱,哪兒有人家亂
丟的鐵鋁罐……
◆撿紙贊助建院
去年九月,她不知從哪兒聽來的,說慈濟現在在做資源回收,而回收所得
,要盡數捐給師父做建院基金,她聽得心動了,趕忙問人家:「借問咧,
什麼是資源回收?」人家就告訴她:資源回收,就是把家裡看過的報紙、
用過的保特瓶和鐵鋁汽水罐啦,各依種類分別收集起來,積到一定數量,
再統一售給古物商。
「喔,是按呢(這樣)唷!」她明白了,她曾經聽女兒談過慈濟,也知道
師父在替社會做事,她很敬佩師父,也很高興女兒能加入慈濟當會員﹔現
在,她聽說師父在呼籲大家做資源回收,心想:自己年紀大了,萬般仰賴
女兒女婿,倒也罷了,如果,能夠用這雙手,做點有益社會的事,不是更
好嗎?
這次,她很堅持,不要靠女兒的力量,她要自己來盡這份心。
盤算好了,她就從自己住的社區做起,在路上,或者垃圾堆,只要看見可
以回收的物品,她都一一拾起,放在那部嬰兒車上,堆滿了,就推回家去
,在自家門前的騎樓下,一一分類堆放。至於菜市場,那可是收集紙箱的
好地方,許多水果販子,會把多餘的紙箱留給她。
「若遇著平平(同樣)是咱慈濟的委員,伊們看著(見)我,就對我說多
謝,更自己將物件捆好,才送來給我呢!」
在社區裡活動久了,連便利商店打工的阿弟、阿妹仔也認得她,有時候,
像是盒裝牛奶過期了,不能賣了,他們會主動跑來告訴甘老菩薩,老菩薩
就會把牛奶盒子一個個洗乾淨、壓扁,然後,收好。
「阿桑啊!紙板啊一斤才幾塊銀?是要撿到何時,才有通(能夠)起病院
?」檳榔攤的少年仔又在問。
「撿紙若會發財,敢有通給咱來撿咧?(哪兒輪得到我們來撿?)」老菩
薩微微嘆一口氣,定定地說。
◆七個孫仔幫忙做
其實,甘老菩薩也並不怎麼老,今年恰恰六十,她的三個女兒,都已經成
家立業了,這輩子,說正經的,她也沒什麼好放不下的,現在,她住在老
二家,白天,女兒、女婿上班去,她就在家裡帶孫子,「我較伊們將囝仔
攏帶過來,我做夥顧(一起照顧)!」三個女兒,總共有七個孫兒呢!
「阮老的(老伴兒)早就沒去了(往生),自少年,伊身體就不好,我一
個,要飼三個囝仔,要出去做工……」回想起過去種種,老菩薩的眼淚就
不聽使喚,「伊拖我十年,但是,我一點攏沒怨嘆。」
先生往生的時候,家裡窮得幾乎辦不成後事,自然,她用四果祭拜﹔儘管
,她沒念過書,也弄不清楚什麼是正信、是迷信,不過,她知道內心誠敬
最重要。「自少年,我就特別禮拜觀世音菩薩,不會四界(到處)去黑白
拜拜。」
她的七個小孫子,兩個男孩兒,五個小女孩,幾個年紀較小的,站起來一
般高,倒也搞不清楚哪個較大,哪個較小。
平常,七個小蘿蔔頭若是鬧開來,屋頂都會給掀掉,可把老菩薩弄得團團
轉﹔不過呢,孩子們乖起來的時候,也真叫人窩心──他們一看到阿嬤把
回收物撿回來,就會爭先恐後地奔過來,拆紙箱啦、分類啦、把鐵鋁罐踩
扁啦……做得是有模有樣。
「我若要出去撿物件,我攏會跟阮老的(老伴)講話:我要出去資源回收
啊,囝仔和厝,你就替我相顧咧!(你要幫我照顧一下)」老菩薩並不認
為夫婿真的已經離開,她總覺得,他好像,還是常常在她身邊。
起初,女兒女婿並不贊成她出去做資源回收,畢竟,年輕人臉皮薄,怕難
為情,耳根子軟,也聽不得人家的閒言閒語,不過,他們畢竟還是尊重老
人家的想法,不敢當面阻止。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老菩薩的回收物有增無減,門前騎樓已經物滿為患,
自己出入都有困難﹔老菩薩知道要回收、要分類,卻不知道這些處理好的
回收物要交給誰,要經由什麼樣的管道,才能交由慈濟處理?鄰居們見到
這許多紙類堆積在此,大家都擔心,一個不小心,一把火燒起來,怎麼辦
呢?
老菩薩,煩惱心漸漸生起。
◆錢沒什麼,重要的是一分心
一天,負責高雄三民區資源回收總站,施清秀居士的夫人林玉枝師姊,接
到一通電話,說有位老菩薩,因為回收物沒人去收,恐怕會做不下去了…
…
林師姊暗自思量,舉棋不定:讓什麼人去呢?這是需要長期發心的工作,
要教誰去呢?
她想到志銘──公司新聘的司機,不過,她沒有把握,這項不屬於公事的
差使,人家可沒義務要答應哪!
沒想到,志銘那麼爽快,一口便答應了下來,第一次去收載,足足兩卡車
的物件,他一個人連搬帶載,一聲都沒吭。後來,有事沒事,他就會繞到
老菩薩那兒瞧瞧,看看,是不是又得去載了……
「志銘仔,我攏叫伊小老弟,我甲(對)伊講,做這,錢沒算什麼,重要
的,是這分心!」甘老菩薩說。
她常常對志銘說起,她做資源回收的種種心情。「我今日出來做這項代誌
(事情),不是為我自己,我問心無愧﹔我收人家的物件,我並沒失人家
的禮喔!」每一次,老菩薩若是從垃圾堆裡翻撿東西,她一定是先將不能
回收的物件整理好、放回原位,回頭才整理自己要的東西。
◆「阿桑,這攏要給你的!」
和往常一般,甘老菩薩又推著那不嬰兒車,出來「拾寶」。巷口檳榔攤的
少年仔,遠遠瞧見她,便趕忙衝進屋裡,提出一堆鐵鋁罐、報紙、紙箱,
等不及老菩薩走近,他便嚷嚷著說:
「阿桑,這是要給你的啦!以後,我若有物件,攏給你來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