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李仔哥」到「李師兄」
李坤良居士的蛻變 |
|
◎梁安順 |
|
俗語說﹔「三代累積一代傾空」,
曾經因為簽賭「大家樂」、「六合彩」,賣盡家產,落得兩手空空,
還曾一度淪為靠政府救濟的三級貧戶﹔李坤良居士在認識慈濟後,
一改過往習氣,甚至受工廠推舉,當選了模範勞工;
以往當「組頭」時,大家都輕蔑的叫他「李仔哥」,
現在都改口稱呼他「李師兄」了。
民國七十五年,風靡全國的「大家樂」簽賭歪風,悄悄由城市侵蝕到純樸
的鄉村,使村民原本平靜的心,起了大波瀾,生活和工作也跟著發生了變
動——田裡的農務荒廢了,工廠請不到工人,整個村子的人幾乎都沈迷在
一片賭風中。
◆風光一時「李仔哥」
那年年底,居住在彰化鄉下的李坤良居士,看到村裡老老少少都在玩大家
樂,在貪心與好奇心的驅使下,開始嚐試著小額的簽賭。結果第一次簽賭
,就一舉中了大獎﹔嘗到了這個甜頭後,他從此越簽越大,也越陷越深。
為了能專心於此道,他乾脆把工廠的工作辭掉,將全部時間、精力,用在
求明牌、找牌支。其間幾乎跑遍了南部各地神壇、囝仔公、百姓公廟,也
不知向多少精神不正常的人請教過「特仔尾」——明牌。
由於過去熱心參與過地方神廟工作,尤其進香拜拜一年少則也有十幾次,
因此和神明溝通對話,他最內行。適逢此一風潮,他的這一項專長,一時
間竟成為最吃香的,莊裡的人簽賭,唯他是問,漸漸的,「李仔哥」之名
不脛而走。
盛名之下,他自然也當起「組頭」來。在從中抽取佣金的同時,他看到每
期簽中的人捧著豐厚的賭金回家時,刺激了自己的賭膽,於是一期簽賭一
百萬是常有的事。偶而簽中贏了錢,對賭友出手就很大方,即使檳榔最貴
的時候一粒二十元,仍然買來通通有請,香菸當然更是「吃免驚」的。
◆賣祖產,淪為三級貧戶
然而,「偶而」總是可遇不可求,風光沒有落魄的久﹔可憐的是,賠多贏
少才是真的。
家中原本少有的一點積蓄,漸漸被他輸光了,招來的民間互助會,一會標
來再一會,依然填不滿別人的口袋。最後,他索性將祖產五分多田地的所
有權狀,拿到銀行貸款,做個孤注一擲。
奈何,愛國獎券於一一七二期停止發行,「大家樂」也因此成為歷史名詞
。
此時,銀行行員開始向他追討利息,而民間互助會款每月又都迫得緊緊的
。最後他只好將抵押的田地全部賣了還錢。
所謂﹔「三代累積一代傾空」,變賣完家產,最後落得兩手空空,他還曾
一度淪為靠政府救濟的三級貧戶。
◆去花蓮找「明牌」
走了「大家樂」,又來了個「六合彩」,過去輸掉的,他心仍有不甘,就
像莊裡人說的:「牛坡走失了牛,牛坡找」,他想:再試試運氣吧!此時
雖在電動玩具店找到一份待遇不錯的工作,但所賺的錢還是不夠他玩六合
彩,他的經濟情況也越來越糟。
八十年三月間,有一天村裡的莊文章先生,向他介紹花蓮有位師父很慈悲
,建立了一個很大的慈善團體,邀他一齊去參觀。他想:要看師父多的是
,何必跑到那麼遠?於是藉口不去。五月間,莊先生又來邀請,他還是拒
絕了。
直到六月,他又看到莊先生來邀,他想莊先生年紀也大了,又那麼有心要
引薦,實在不好意思再拒絕了,「花蓮這地方以前未曾去過,去玩玩也好
,也可順便看看是否有明牌。」抱著這樣的心念,他搭上了六月的慈濟列
車。
雖然慈濟列車上有委員介紹四大志業,但因無心領會,他的感受並不深刻
。
到了花蓮,隔天旱上有隊伍朝山,他雖然不瞭解「朝山」的意義是什麼,
依然跟大家朝得非常歡喜——因為以往經常在各地神廟拜神祈福,他對跪
拜已經非常有心得了,只要能保佑自己平安發財,怎樣拜他都可以做到。
◆聽那聲音,身心舒暢
朝山隊伍到了精舍,上人剛好出來開示,本來排在隊伍後面的李居士,一
聽到上人開示的聲音,馬上跑到前面來聽個詳細——因為他從來就沒聽過
這麼好聽的聲音。李居士說﹕「當時上人在講什麼,我根本不知道,只感
覺到他說話的聲音非常非常的柔軟迷人,雖然聲音不是很大,但感覺很遠
的人也可聽見,就好像全世界的人都聽到了一樣。我聽了這個聲音後,整
個心都舒暢了,那個時刻心裡再也不會去想有沒有明牌,那種感覺非常好
,無法用言語形容。」
雖然過去也曾聽過許多政見發表會,回來時他都可以一五一十的說給村民
聽,但唯獨對上人這麼美好的話,他心裡只知道非常好,就是沒有辦法表
達出來給別人聽。
◆回首往事,潸然淚下
當天中午,大家去參觀慈濟醫院及紀念堂時,在紀念堂裡聽到師父的俗家
母親上台說﹕「有一次回精舍見師父,要離開時,師父叮嚀﹔『要把媳婦
當做女兒看,媳婦煮熱的,就吃熱的,端冷的,就吃冷的,不要挑剔。』
」這一段話,深深刺痛了李居士的心。
十四歲時就喪父的李居士,上有兩位姊姊,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當初結
婚時,因為得不到雙方家長的諒解,而太太又沒有和母親結好善緣,太太
端熱的給母親吃,母親嫌熱,自己端冷的去,母親也不吃,最苦的是做「
石磨仔心」的自己——處在母親和太太中間,很難做人。而姊姊們回了娘
家,母女又都有說有笑好親熱,看在他們夫妻眼裡,更是難過。太太終因
婆媳問題而於民國七十三年仰藥自盡。
這種情形不只發生在自己的家,二十年前他所居住的鄉下,村裡十之八戶
的人家都有婆媳問題。李居士後悔著:怎麼自己到現在才認識慈濟,聽到
這麼動人的話?「如果在二十年前,師父的這些話能傳到鄉下的話,那該
有多好!相信能減少很多家庭悲劇的發生。」想及此,他不禁悲從中來,
潸然淚下。
◆所有惡習,當下改過
有了這次花蓮之行後,他開始對慈濟有新的認識與肯定。在成為慈濟會員
後,每次上人到中部演講及委員現身說法的茶會,他一定專程趕去聽講,
絕不輕易放過。也因此在其間認識了住在埤頭鄉的慈誠隊員鍾銀柱師兄。
經鍾師兄向他介紹慈濟十戒,他決定加入慈誠隊,並且立即將過去簽賭六
合彩、嚼檳榔、抽香菸……等等不良習氣改掉。以前在工廠上班時,他常
遲到、早退、脫班、請假,甚至和人爭吵,因此長久以來受到公司員工唾
棄歧視,是公司上下最頭痛、最不受歡迎的人物。但由於他自覺:「認識
慈濟已經太晚了,再不及時覺醒的話,自己也太沒福報了。」因此這些毛
病也能馬上改過,工作時又比別人更賣力。
◆慈誠隊員,模範勞工
李居士的這種改變,不但贏得同事們的尊敬,公司主管更注意到他的言行
與工作態度的改善。在八十年十一月加入慈誠隊後,短短半年,八十一年
五月,李居士即被公司推舉為模範勞工,接受彰化縣政府的表揚﹔七月並
升為工廠領班。
這些榮譽與責任加在李居士身上,他絲毫不敢稍有驕慢,反而更警惕自己
不能有損慈濟人的形象。
今年元月,他成為許琇惠委員的見習委員,開始更積極地在公司介紹慈濟
志業。由於同事對李居士個人形象改變的肯定,而更肯定了他所參與的團
體──「慈濟」,因此在公司的一百多位員工中,雖有著各種不同宗教團
體,卻有一半以上的同事加入慈濟,成為李居士的會員。
以前沉迷於「大家樂」、「六合彩」時,大家都輕蔑的叫他「李仔哥」,
現在看到他的轉變,都改口稱呼他為「李師兄」了。「自愛,然後人恆愛
之」──李居士對此感受特別深刻,也更加珍惜它。
◆失了農田,得了福田
進入慈濟後,李居士的人生過得踏實而有意義,平時除了勸人布施行善、
訪貧、參與茶會等活動外,更於每年十月累積假日,到慈濟醫院當志工。
他感慨的說,以前認為自已所做的是「愛自己好,無歹心」現在所做的卻
是「愛大家好,無歹心」。過去荒唐時,到處祈平安求發財,現在見彿菩
薩則懺悔己過,自我反省是否守戒。以前玩大家樂時,孩子也沉迷於電動
玩具,現在自己改變了,孩子也學乖了。這個世界看在李居士眼裡,是越
來越美好了。
衷心祝福李居士「雖失了農田,卻得著了福田」,盼他多珍惜、多用心,
勤耘福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