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荷風送香氣──大專志工心得
◎裘雲
今年邁入第二個年頭的大專志工服務隊,
有四百位左右來自海內外的年輕學子,
實地赴病房慰訪患者,並前往已出院患者家中展開「居家關懷」。
從患者身上,他們看到人生病苦的一面,
也讓他們感受良多,更因此綻放年輕生命的光與熱。





☉東海大學/劉慶芳

到病房區服務時,我本著尊重的態度,
很客氣地問候病患需要幫忙嗎?
看到同伴們熱絡地為病患按摩,當下我才明白,
原來有時最直接的接觸,是可以快速地化解彼此間隔閡的。



即使站在志工室報到處,我仍然對自己感到懷疑,為什麼我會報名參加志
工服務隊?那種沒酬勞、又費精力的工作,更慘的是——長達一個星期!

不知是那位師姑告訴我們的:「做志工服務時要先放下身段」。到病房區
服務時,我本著尊重的態度,很客氣地問候病患需要幫忙嗎?我以為,人
與人之間本來就有距離,更何況是要與陌生人接觸,當然更需要畢恭畢敬
。但是我沒想到卻又掉落人際關係的陷阱,我與病患之間的距離更疏遠了
;直到無意間看見同伴,一進門就問患者需不需要按摩,然後,就見他們
彼此熱絡起來,有說有笑。當下我才明白,原來有時最直接的接觸,是可
以快速化解彼此間隔閡的,我又學了一課。

有一句話說:「太陽如往日般運轉,卻帶給人們千變萬化的一天。」參與
居家關懷,有很深的感觸;面對疾病,看到有人以勇敢的態度來迎接挑戰
,有人卻因此消極的放棄一切。其實當我們看到病患與痛苦「拔河」時,
只能在旁邊為他們加油,給予他們勇氣,因為一切都必須靠自己,旁人是
無法替代的,不是嗎?

一個星期志工生涯下來,我終於明白為什麼要來參加志工服務隊了。



☉中山大學/程淑娟

當師姑們告訴臉上因長有肉瘤而嚴重變形的阿嬤,
可到慈院治療時,她竟回答:
「我的病並不妨礙我的健康,而且也已經習慣了,
還是將錢省下來,去醫治比我更需要的人吧!」



「他們用他們的身體、生命寫故事,示現讓我們讀!」人生就像是一齣戲
,每個人在舞台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悲歡離合、幸與不幸,總是難以捉
摸。去居家關懷時,每一個個案示現在眼前的,都是一種活生生的說法。

令我感觸良多的兩個個案,一位是年約四十多歲,從事水電的先生,他本
身患有先天性的肌肉萎縮症,直到二年前才發病;然而他卻無法承受這項
事實,一直欺騙自己;只是被水管壓到腳而已,很快就可以痊癒的」,而
不願承認是肌肉萎縮症。目前只能賦閒在家,靠著外來救濟。

他的兒女原本成績相當優秀,尤其是大女兒,但是當她知道同學們都知道
他們家是靠救濟為生時,她感到自卑,覺得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至此成
績一落千丈,更離家出走被騙販賣安非他命,至今尚在法院審理中。

另一位是「象人」阿嬤——臉上因長著肉瘤,致使臉部嚴重變形,令人望
而生畏,鄰居們均不敢接近她。慈濟的師姑曾告訴她可以到醫院來接受治
療,她竟然回答:「我的病並不妨礙我的健康,而且也已經習慣了,還是
將錢省下來,去醫治比我更需要的人吧!」一個病人竟能有如此悲天憫人
之心,她的外表雖然醜,然而內心卻是美的,正常如我們,相較之下委實
慚愧。

其實外在環境並不能限制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人心,好、壞,全在一念「
心」上。



☉渥太華卡爾頓大學/張惠如

此刻當我在醫院照顧阿公、阿嬤時,總會想起爺爺奶奶。
見到病患因為我們的照顧而得到快樂時,
我相信爺爺、奶奶在天之靈,應該會感到很高興,
也希望他們能原諒我以前對他們的疏忽。



來到慈濟的這些日子,和大專志工一起照顧和關懷醫院裡的病人、家屬,
讓我覺得這真是一個可愛又溫暖的團體。

從病人身上,我見到人生的無常及健康的重要性;從家屬那裡,我真正體
會出什麼叫「愛」。中國人向來是個保守的民族,所謂「愛你在心口難開
」,然而上人說:「愛,就是要身體力行」,勇敢將愛表現在行動、言語
上。在醫院裡看到許多上了年紀的老阿公、阿婆,每天期盼親屬能來探望
他們,看到他們那種企盼的眼神,我想起了爺爺奶奶,以前對他們並沒有
什麼印象,更談不上感情;直到爺爺中風後,爸媽才帶我去探望他老人家
,但是由於中風,爺爺講話較不清楚,我更沒有機會和他深談。

後來爺爺往生,我們連他最後一面也未見著,爸爸為此事一直感到很遺憾
與內疚,那是一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苦;為此,爸爸對奶奶就更加
關心與照顧,可是,兩年後奶奶也往生了。

此刻,當我在醫院照顧阿公、阿嬤時,我總會想起爺爺、奶奶,見到病患
因為我們的照顧而得到快樂時,我相信爺爺、奶奶在天之靈,應該會感到
很高興,也希望他們能原諒我這孫女以前對他們的疏忽。

慈濟的道路還很長,雖然在多倫多的種子才剛發芽,相信它一定會長成一
棵果實纍纍的大樹,回去後我會努力帶動當地的新生代。



☉輔仁大學/張佩玉

現學現賣唱起「蝸牛與黃鸝鳥」為阿公阿嬤按摩,
他們回應的笑容讓我好喜悅——
喜悅的不是他們的回應,而是我跨出了第一步。



每件事都有第一次,而第一次參加志工服務隊對我來說,多少會有些許的
恐懼,然而,這第一次也讓我從「做」中體驗到付出的快樂及慈悲喜捨的
精神。

抱著「學習」的心態,第一天我試著除去心中的恐懼,擦上慈濟面霜,迎
向候診的病患,和他們聊天,再現學現賣唱起「蝸牛與黃鸝鳥」為阿公阿
婆按摩,他們回應的笑容讓我好喜悅,喜悅的不是他們的回應,而是我跨
出了第一步,更加有信心去面對每一個人。那天下午,我幸運地在美蓉師
姑的引導下,為一位因作隆乳與整容手術,而導致免疫系統失調的婦人擦
身,並換上紙尿褲,這也是我的第一次。

而「居家關懷」讓我感受尤深,為一位患有自閉症,已很久未洗澡的媽媽
沐浴時,在脫下她身上那件厚重的衛生衣,呈現在我眼前的是那因跳蚤咬
傷而潰爛的肌膚。當我們細心為她擦洗時,看著她逐漸露出了笑容,我的
心裡真的很高興,也許所做有限,但,每一次的付出,都讓我真正感受到
那分付出的喜悅。

雖是第一次的志工服務,但卻滿載而歸呀!

生命——像是在剝洋蔥般,我們常在不知覺中流淚——因為感動,而落淚




☉約翰霍浦金斯大學/陳怡岑

在美國,只要有玩的一定少不了我,
對時速一百二十英哩的快車駕駛,只覺得很過癮,從未想過後果。
如今想來,慶幸當時並未出事,
否則現在躺在醫院的可能是我,而不會有機會來此服務了。



當初媽媽打電話到美國問我暑假要不要參加志工時,自己還覺得有點猶豫
,除了不清楚志工的性質外,也放不下回台北後的一切活動,加上朋友嘲
笑我放下大好假期不過,何苦跑去受罪……等等因素,著實讓我猶豫不決
。但是只在醫院一天後,我知道自己此趟沒有白來,也慶幸自己的決定是
對的。

在醫院中看到許多因車禍意外而造成終生癱瘓的個案,這些不禁令我想起
去年剛進大學時,因為離阿姨家很遠,所以決定住校,由於住校,遠離家
人的約束,可以自由自在的玩樂,只要朋友一招呼就什麼也不管的跟著去
了,跳舞、看電影、 CLUB ,凡是有玩的一定少不了我,而且因為大家開
跑車,難免會互相較量一番,時速一百二十英哩的快車只覺得很過癮,從
未想過後果。如今想來,真慶幸當時未出事,假如當初發生意外,現在躺
在醫院的可能是我,而不會有機會來此服務了。

這幾天同時也看到不少父母為了孩子生病,而憂心忡忡、茶飯不思的個案
,我想到自己在異邦求學,一年頂多只能回來看父母二次,卻不知珍惜,
仍舊我行我素的玩樂,可想而知,父母是多麼希望我能多陪陪他們,我是
多麼不應該啊!

此刻,我突然有一股衝動,好想趕快回家告訴父母,我好愛他們……


※※※


生命可堅強,也可脆弱;而年輕的青春歲月可絢燦,也可黯淡,端看你如
何去安排。每梯次的大專志工們,總有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在不經意間
流轉著,這個暑假對所有參加志工服務隊的同學來講,是有些不同的;曾
經相遇過的一切,都將會在記憶中永永遠遠地烙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