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老鼠也有父母 | 
                   
                  
                     | 
                   
                  
                    | ◎林清玄 | 
                   
                  
                     | 
                   
                  
                    真正的仁愛不是對好眾生的慈愛,而是對惡眾生的悲憫 
                      ──何況,眾生有什麼好惡的分別呢? 
                       
                       
                       
                      看見操場上有一群小朋友在議論紛紛,我好奇圍過去看。 
                       
                      原來是,有一位小朋友家裡的鐵籠捕到一隻老鼠,邀集同伴到操場舉行殺 
                      鼠大典,準備在老鼠身上潑灑汽油、點火,然後拉開籠門,看點了火的老 
                      鼠可以跑多遠。 
                       
                      我對小朋友說:「這樣太殘忍了,想一想如果是你們被點了火,在操場上 
                      跑,是多麼的痛呀!」 
                       
                      小朋友沒想到突然冒出個陌生人,又勸止他們燒老鼠,氣氛因僵化而沈默 
                      著。 
                       
                      捕到老鼠的小朋友說:「可是,可是老鼠是害蟲呀!偷吃我們家的東西。 
                      」 
                       
                      我說:「照你這麼說,做小偷的人不也該放火燒了?任何人,不管好人、 
                      壞人都有父母,在父母眼中都很可愛。老鼠在父母眼中,也可能是可愛的 
                      孩子呢!」 
                       
                      另一位小朋友說:「如果我們不殺害蟲,害蟲就會愈來愈多,到時候就會 
                      被害蟲侵佔了。」 
                       
                      我對孩子說,這世界上每天有幾千萬人在殺害蟲,譬如噴滅蚊和殺蟑的藥 
                      ,但蚊子和蟑螂從來沒有減少。這世界有很多人在保護野生動物,野生動 
                      物也沒有增加。何況,什麼是害蟲呢?從前的人看山中的兇禽猛獸都是害 
                      蟲,老鷹、獅子、老虎、豹子、野狼、狐狸哪一種不是害蟲呢? 
                       
                      「不管好的動物或不好的動物,都有在地球生存的權利;不管好或不好的 
                      動物,都有父母和兒女,所以我們不應該隨便殺害動物。」 
                       
                      小朋友更沈默了。 
                       
                      那「擁有」那隻老鼠的小朋友說:「不然我們不要放火燒牠好了,我們給 
                      牠一點懲罰,罰牠到垃圾山去吃垃圾。」 
                       
                      小朋友全歡呼起來,呼嘯而去。 
                       
                      我看著小朋友的背影,以及還留在草地上的汽油油漬,想到我們大人有責 
                      任開啟孩子的仁愛之念,不應該殘忍的對待別的眾生。 
                       
                      真正的仁愛不是對好眾生的慈愛,而是對惡眾生的悲憫──何況,眾生有 
                      什麼好惡的分別呢? 
                       
                      曾經有一位淨土宗的祖師說:「西方淨土是為惡人而設教的。」 
                       
                      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是為善人而設,卻是為惡人而設。 
                       
                      他說:「善人所處的地方就是淨土,還需要什麼淨土?何況惡人十念阿彌 
                      陀佛就可以去淨土,善人更不用說了。」 
                       
                      我們在幼年時代,都曾因為無知,到樹上捕捉小鳥,在田間灌蟋蟀,在河 
                      裡濫捕魚蝦,我們的無知代代相傳,我們的長輩把工業的黑煙噴上天空, 
                      污染的廢水灌入河流,以過度的農藥灑在田間。不要說動物,有許多人甚 
                      至忘記別的孩子也有父母。 
                       
                      我們要救的不是偶然被抓住的老鼠,我們要救的是孩子的心,因為,在一 
                      個社會裡,如果孩子不能有仁愛的心,受害的將不只是老鼠呀! 
                       
                       
                       
                       
                      ◆澈如水晶 
                       
                      如果我們要看見這世界的美, 
                      需要有一對水晶一樣自然清澈的眼睛; 
                      如果我們要體會宇宙更深邃的意義, 
                      則需要一顆水晶一樣清明沒有造作的心。 
                       
                       
                      從花蓮回來,走蘇花公路,到崇德隧道口附近,看到幾個工人在排石板階 
                      梯,他們專注的神情吸引了我,我便下車了。 
                       
                      工人以一種近乎悠閒的態度排石板梯,他完全不用水泥或任何黏接物,只 
                      是把造型不同的石板沿山坡調整,讓石板密實在山坡上,並與下一個石板 
                      接合。 
                       
                      這看起來不甚費力的工作,事實上是蘊含了極獨運的匠心,以及全副的精 
                      神,工人必須要完全了了解每一塊大小不同的石板和每一寸不同斜度的山 
                      坡才做得到。 
                       
                      不遠處,就是海了,一層青、一層藍、一層靛,完全沒有污染的海。 
                       
                      「這石階可以通到海邊嗎?」怕驚擾了他的工作,我小聲的問。 
                       
                      他正一分一分的挪著手上的石塊,約三十秒後,他頭也沒抬的說:「往下 
                      走,轉兩次彎,就到海邊了。」 
                       
                      我興奮地沿石階跳躍而下,心情歡愉得像一個孩子。我發現階梯的兩旁開 
                      滿牽牛花,比平常看到的還要碩大,是最美麗的淺紫色,色澤清麗還帶著 
                      清晨的露水。 
                       
                      到了海邊,看到海岸的卵石美麗不輸給牽牛花,粒粒皆美,獨一無二。一 
                      艘漁船正順著波浪在海岸不遠處載沈載浮。 
                       
                      我蹲下來撿石頭。 
                       
                      我向來都喜歡海邊的卵石,因為這些石頭從來沒有隱藏,也不故意顯露, 
                      它只是在海岸如實呈現它的美與風采。它不怕人笑,也不排斥別人的掌聲 
                      。 
                       
                      這石頭、這海洋、這路邊的牽牛花、這專心排石階的工人,都如是如實的 
                      在演出自己,既沒有隱藏,也沒有顯露。這樣一想,使我震驚起來:呀! 
                      呀!原來我們身邊最美的事物,無不如實、明白、澈如水晶。 
                       
                      只可惜這水晶映現的沛然萬象,凡俗的眼睛都把它當玻璃來看待。 
                       
                      如果我們要看見這世界的美,需要有一對水晶一樣自然清澈的眼睛;如果 
                      我們要體會宇宙更深邃的意義,則需要一顆水晶一樣清明沒有造作的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