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陽光下流汗,真好! | 
                   
                  
                     | 
                   
                  
                    | ◎張瓊齡 | 
                   
                  
                     | 
                   
                  
                    十年前,何德旺想找個不必曬太陽的工作,他如願以償; 
                      如今,為了實踐自己認同的環保理念,又讓回到陽光底下來了, 
                      「其實,現在每個月能有兩天的機會曬曬太陽、流流汗,也蠻好的!」 
                      他說。 
                       
                       
                       
                      「我從前做過的工作都蠻粗重的,常常得在大太陽下扛貨、載貨的。」 
                       
                      「有一天,我心裡面想:要是能夠做個不必曬太陽的工作就好了。」 
                       
                       
                      ◆和太陽不相見 
                       
                       
                      何德旺正起了這樣的念頭,沒想到,機會就來了。 
                       
                      民國七十三年左右,美式速食店業陸續登陸台灣,國人在速食店享用快速 
                      便利餐飲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紙杯、紙盒、餐巾紙、包裝紙……等廢 
                      棄物,有待承包處理。何德旺正逢其時,得以承攬下某漢堡及某披薩兩家 
                      速食連鎖店的廢棄物處理工作。 
                       
                      每天,當店家的營運告一段落,也就是他開始工作的時候,從黑夜一直到 
                      天明之前,整個大台北地區及鄰近衛星城市,都是他的活動範圍。隨著速 
                      食店逐漸擴大營業範圍創設分店,相對地,何德旺也增添人手配合運作, 
                      除了太太原是得力伙伴,並聘有數名工作人員,截至目前為止有三部卡車 
                      同時投入工作的行列。轉眼間,這門和太陽互不相見的行業,何德旺已經 
                      苦幹了將近十個年頭。 
                       
                      投身這個行業,不但日常作息與一般人顛倒,就是休假也不能比照常例的 
                      ,逢到周末、假期,速食店的生意尤其興隆,產生的廢棄物增多,而相應 
                      投注處理的時間精力也增加。 
                       
                      天天從事大量的體力操勞,遇有閒暇,恐怕只想好好癱臥在床,什麼事也 
                      不理地大睡一場吧!何德旺師兄卻不然。 
                       
                       
                      ◆重回陽光下 
                       
                       
                      「有一回,我從廣播裡收聽到證嚴法師的開示,其中提到台中有位小姐響 
                      應法師的呼籲,從自己居家附近開始從事資源回收行動……」基於工作上 
                      的需要,何德旺每天都要出入垃圾處理場,他相當瞭解,大台北地區的垃 
                      圾量,是怎樣一天天以驚人的速度在累積增加當中。 
                       
                      自民國八十年六月份起,何德旺與慈濟委員、見習委員、會員互相搭配, 
                      在東湖地區展開資源回收的行動,固定在每月農曆初三、十七,由他駕車 
                      至各定點收載平日一點一滴收集分類清楚的資源。 
                       
                      就在十個月後,第一個由環保署策畫推動的資源回收計畫,也在東湖地區 
                      正式開辦回收。而即使是加入了這樣一批強大的生力軍在每周日收取可回 
                      收再造的資源,何德旺每半個月收載一次的物資依然可觀──他那三噸半 
                      的卡車曾經滿載連跑了三趟古物商才完成任務。由此可想見,在官方、民 
                      間回收工作開展之前,不知有多少資源其實是被視為垃圾處理,佔據了垃 
                      圾掩埋場的空間。 
                       
                      何德旺表示,最初只是認同環保的理念,願意付出一己所能,並沒想到實 
                      際投入之後,竟然從回收物中換取了可觀的金錢,得以贊助慈濟建設基金 
                      。 
                       
                       
                      ◆嗨!夥伴們 
                       
                       
                      而促使他兩年多來不計代價,默默付出,則另有一項重要的因素。 
                       
                      「老實說,即使是和我們最親近的家人,都不見得能夠了解、認同我們的 
                      想法……今天,會來做這件事的人,大家都是理念相同的人!」這段日子 
                      以來,因著收載資源的因緣,他認識了許多人,擴大了原來的生活圈子, 
                      甚至多年的菸癮,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意外地戒除了,「有一天,蔡師 
                      姊看我拿出菸,她問我:『難道自己的意志,輸給這一支短短的菸嗎?』 
                      她表示,要替我保管這包菸。說也奇怪,這一整天,我並沒有想抽菸的念 
                      頭,就這麼順勢戒掉了。」 
                       
                      十年前,何德旺想找個不必曬太陽的工作,他如願以償;如今,為了實踐 
                      自己認同的環保理念;又讓他回到陽光底下來了,「其實,現在每個月能 
                      有兩天的機會曬曬太陽、流流汗,也蠻好的!」他說。 
                       
                      是呀!人生在世,能夠遇上志同道合的伙伴,還能一起在陽光下為共同的 
                      理念勞作、流汗,真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