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珍惜助人因緣 
                      一位脊髓損傷的志願捐髓者 | 
                   
                  
                     | 
                   
                  
                    | ◎林秀美 | 
                   
                  
                     | 
                   
                  
                    《推動台灣骨髓捐贈》•之四 
                       
                       
                      「人生若能被人需要,能夠有一分功能為人付出, 
                      這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十一月二十八日,在台北分會捐髓驗血活動的會場, 
                      脊髓損傷、推著輪椅前來的詹師姊,確定自己也可以作為一位 
                      「快樂的捐髓者」時,欣喜地挽起袖子,參與抽血檢驗的行列。 
                      身罹病痛的她,難行能行,用行動力行《靜思語》。 
                       
                       
                       
                       
                      「請問醫師,我是一個脊髓損傷患者,不知道是否也可以捐骨髓呢?」 
                       
                      「只要妳願意,當然可以捐啊!其實骨髓和脊髓是不一樣的。」榮總周武 
                      屏醫師回答。 
                       
                      十一月廿八日,台北分會舉辦捐髓驗血活動,一早即熱烈展開,在熙來攘 
                      往的人群中,但見醫務室一角,坐在輪椅上的詹師姊滿懷期待地向醫師詢 
                      問著。 
                       
                      詹師姊是由慈誠隊吳庚生師兄,大老遠自中和遶至北投專程載她來響應捐 
                      髓活動,她的兩位兒子亦緊隨在旁。當她知道自己也可以捐骨髓時,無比 
                      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很高與還可以盡自己的一分心力,有機緣參與這項 
                      深具意義的活動。」而她今年才十一歲的大兒子家俊,長得又高又瘦,向 
                      來與媽媽十分貼心,為了響應媽媽的愛心,也希望自己能夠捐髓救人;小 
                      小年紀即有如此孝心和勇氣,博得在場無數掌聲。 
                       
                      填完骨髓捐贈同意書後,經由數名師兄的幫忙,她來到地下二樓抽血區抽 
                      血,當捲起袖子時,她歡喜地說:「說不定那天還能救到自己哪!」 
                       
                       
                      ◆一場意外,半身癱瘓 
                       
                       
                      廿四歲那年,詹師姊與先生因相戀而結為連理。先生從事鋼鐵建築事業, 
                      育有二子,她平日相夫教子,是位典型的賢妻良母,亦是生事業上的得力 
                      助手,一家生活不虞匱乏。 
                       
                      然而,好景不常,誰料六、七年前的一天,她因不慎被難以承受的鋼鐵重 
                      量,壓碎了兩截腰椎,致使下半身癱瘓,從此便以輪椅代步至今。 
                       
                       
                      ◆「一切都還好」 
                       
                       
                      自受傷以來,詹師姊並未獲得先生的諒解與關懷,先生並於三、四年前將 
                      工廠遷至台中,另求發展,幾年來,除了匯寄生活費外,便難得回家一趟 
                      了,而教育兩名兒子的重責大任,自然也就落在她一個人的肩上。 
                       
                      今年卅五歲的她,稱得上是年輕貌美,雖逢此不幸遭遇致雙腿萎縮,但仍 
                      不失麗質天生。除了好看的外表,她還兼具善良的內在與堅強的性格,「 
                      我從來不曾因為自己的腳不能走路而掉過一滴淚,讓我煩惱的只有先生和 
                      小孩。」她說。先生事業雖然做得很好,但因忙碌於交際應酬中,鈔票也 
                      就大把大把地花;而孩子們年紀尚小,有時候難免頑皮不聽話……面對此 
                      不幸巨變,樂觀的她並未怨天尤人。 
                       
                      上人《靜思語》云:「欲成菩薩道業,必須經過精神的磨鍊,要有不畏心 
                      勞、不懼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閱讀靜思語時,要用『心 
                      』去看,才能真正體會字句中的含意,實際付諸行動,落實在生活上,才 
                      能有所收穫。」她說。於是,《靜思語》便成為她精神上的依恃與力行的 
                      目標。 
                       
                      慢慢地,滿懷的怨,不再積壓,逐漸化消……,猶如每一位脫胎換骨後的 
                      慈濟人般,往日種種風雨是非,已自心中拔除,所有怨氣亦皆釋懷,留下 
                      的感覺是──一切都還好。 
                       
                       
                      ◆看淡身外物 
                       
                       
                      許是因為本性善良的她,在經過一番病痛折磨後,更能懷著一顆悲心,深 
                      刻體會病苦者的心境,希望盡己所能,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自去年成 
                      為慈濟會員後,除了每月的固定捐款外,她亦曾捐過病房和病床。 
                       
                      由於深感「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的人生因緣得之不易,因 
                      此無論發生了什麼事,她仍然珍惜著這分「夫妻緣」,期望先生能受慈濟 
                      「知緣、惜緣、再造緣」與「知福、惜福、再造福」等觀念的影響,做一 
                      個對家庭負責,且能夠貢獻並回饋社會的有愛之人。 
                       
                      為了讓先生有機會接近慈濟,她更用心良苦,於今年三月,將自己累積存 
                      下來的錢,以先生名義圓滿榮董,並委託吳庚申師兄與台中的慈誠隊師兄 
                      聯絡,盼能就近引導其先生多參與慈濟活動。 
                       
                      數月前,她先生因交友不慎,借款予他人而被倒了千萬元,致使台中和台 
                      北的房子均已被查封,而台北被查封的房子即是目前她與孩子居住之所。 
                      「日子還是過得去,畢竟這些都只是身外之物罷了。」她說。 
                       
                       
                      ◆珍惜助人的因緣 
                       
                       
                      助人者人恆助之,在台北分會的某個機緣中,透過郭媽媽的介紹,她認識 
                      了慈誠隊吳庚申師兄,吳師兄十分熱心地為她尋找良醫,只要聽說那裡的 
                      醫生對治療此症狀很有研究或有效時,他便會不惜付出自己的時間、心力 
                      ,帶她前往就醫。吳師兄認為:「詹師姊是一位心地非常善良的菩薩,更 
                      何況她的腳會感覺麻麻的,表示還有知覺,應該可以醫治。」「只要那個 
                      醫生的醫療對她有用,我都會抱著一線希望幫助她,讓她早日好起來。」 
                      此番熱忱與關懷令人感動,而吳師兄則謙虛地說:「這沒有什麼啦!慈濟 
                      人不都是這樣的嗎?」 
                       
                      甫受傷時,因行動不便,曾一度雇請傭人料理三餐及洗衣等家務;但她覺 
                      得如此下去並非長久之計,原因不是經濟上無法負擔,而是勤儉的觀念使 
                      然。而一切若由自己來做,除了能節省一筆開銷外,更可以磨鍊自己,成 
                      就「殘而不廢」的踏實感。 
                       
                      「將水槽下端原有的水管打掉,再裝到裡面,則洗菜及碗盤時,就可以將 
                      輪椅靠近一點,方便操作。」解決了吃的問題,洗衣問題亦然,「孩子們 
                      會幫我晾衣服,也會幫忙掃地、拖地板……。」 
                       
                      「人生若能被人需要,能夠有一分功能為人付出,這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上人的《靜思語》,無時無刻不在她心中時時策勉自己。因此,除了要 
                      求自己在生活上自立自強外,同時更希望自己能付出一分心力,發揮己身 
                      功能,便是她期待能夠捐髓救人的理由。而對她來說,「捐髓」除了可以 
                      救人,亦是再次肯定自己有用之身的最好證明。 
                       
                       
                       
                       
                      提倡骨髓捐贈的第一人 
                       
                      ◎慈承 
                       
                       
                      最近,我常問師兄師姊說:「您知道兩千多年前,就有人在呼籲『骨髓捐 
                      贈』嗎?」 
                       
                      「真的?是誰?」很狐疑的樣子。 
                       
                      「釋迦牟尼佛!」我笑著說:「我是有根據的喔!」 
                       
                      猶記得多年前,在花蓮靜思精舍,有一婦人向上人請法。 
                       
                      她問:「上人鼓勵器官捐贈?」 
                       
                      上人答:「是的。」 
                       
                      「可是佛教界不是一再強調:人死後八小時不可移動嗎?」她說:「更何 
                      況捐贈的器官要在死後兩小時內摘取,如果因劇痛而生起瞋恨心,不是害 
                      他墮入三惡道嗎?」 
                       
                      「有堅定大願行菩薩道的人,就是一口氣在,讓人節節肢解,也能布施很 
                      歡喜。」 
                       
                      「佛陀如果在世,他會贊成器官捐贈嗎?」 
                       
                      「會的,佛陀早就說過,要我們喜捨,包括身體在內。」 
                       
                      「在那一部經典上有說?」她咄咄逼人:「如果我們看到佛經上寫的明明 
                      白白,有了根據,我們才放心。」 
                       
                      上人深深看她一眼,不再言語。 
                       
                      我把她帶到一旁告訴她:「上人的話定有根據,他不會打妄語。你若是不 
                      放心,自己回去慢慢找吧!」 
                       
                      不知道她回去找了沒有?倒是我一回來就努力的翻經典。 
                       
                      有了!就在上人手書印刷的「佛說無量義經」上,(德行品第一)裡的文 
                      字中有一小段: 
                       
                      能捨一切諸難捨 
                      財寶妻子及國城 
                      於法內外無所恪 
                      頭目髓腦悉施人 
                       
                      你看,佛陀不是宣導提倡器官及骨「髓」捐贈的第一人嗎? 
                       
                      還遲疑什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