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蓮花世界 | 
                   
                  
                     | 
                   
                  
                    | ◎張瓊齡 | 
                   
                  
                     | 
                   
                  
                    三十歲住進樂生療養院,六十歲的時候,宋老菩薩失明了; 
                      十七年來,她的行動範圍濃縮在院區朝陽舍與佛堂之間。 
                      就在這個有形世界逐漸對她關閉的過程中, 
                      那一片無量無邊的心靈世界, 
                      依舊全然對她開放,數十年來,學佛精進,體受日深。 
                      儘管如此,老菩薩還是有煩惱,她的煩惱是什麼呢? 
                       
                       
                       
                      宋金緣老菩薩三十歲那年進住「樂生療養院」,從此,她的生活世界便是 
                      這片三十四公頃傍山而建的院區。單純就居家的標準來看,在地窄人稠的 
                      台灣,能夠享有這樣寬闊的生活環境,那是教人欣羨的;然而,只要一想 
                      到這方圓三十四公頃的坡地,也就是宋老菩薩一生所能履及的最大範圍了 
                      ,頓然發現,有形世界雖大,卻並非對人人開放。 
                       
                      六十歲的時候,宋老菩薩失明了,這個世界的影像部分,不再成為她日常 
                      生活的構成因素,憑著竹杖、靠著攙扶,十七年來,她的行動範圍濃縮在 
                      朝陽舍與佛堂之間的路途往返,這有形世界,對她來說,是越發地有限, 
                      也越發地遙不可及。 
                       
                      但是,就在這個有形世界逐漸對她關閉的過程中,那一片無量無邊的心靈 
                      境界,依舊全然地對她開放,數十年來,在學佛路上,她日日精進,體受 
                      漸深。 
                       
                      儘管如此,宋老菩薩還是有煩惱的,只不過,她並不是為自己煩惱。 
                       
                       
                      ◆宋老菩薩的煩惱 
                       
                       
                      自民國七十四年「慈濟世界」廣播節目開播以來,樂生院棲蓮精舍的蓮友 
                      們,就不約而同地成為基本忠實聽眾;時已眼盲多年的宋老菩薩,也藉此 
                      維繫住對於人間淨土的想望。 
                       
                      尋常喜好聽廣播,無非是貪愛同時可以一心二用,在聆聽的當下,身邊還 
                      有事情忙著,因而,經常是左耳進右耳出,甚至是充耳不聞;然而,就盲 
                      者而言,耳朵不僅是耳朵,它也是「眼睛」,且與心相連。 
                       
                      宋老菩薩聽「慈濟世界」,聽入心裡的,並不只是溫情感心的菩薩行跡, 
                      也包括種種建設、救援行動的新近境況;只要是聽聞了經費短絀的消息, 
                      她的內心,便不免隱隱地煩憂起來。所幸,這樣的煩憂從來不會持續太久 
                      ,宋老菩薩終能從煩惱中超拔出來,善盡一己所能,悉心護持志業。 
                       
                      只要進了慈濟世界一段時間,大概就會知道「樂生療養院」,因為,那兒 
                      雖是痲瘋病患聚居的所在,也是證嚴上人所讚歎「超越人間天堂的地方」 
                      ,總有慕名者前來一探究竟;只要是來到了「樂生」,就不會不知道宋老 
                      菩薩和她發心喜捨的故事。慈濟人大都知道「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這句 
                      話;然而,宋老菩薩當初「賣心蓮」,在樂生院中為慈濟醫院募款集建院 
                      基金的詳情,恐怕許多後輩未能適逢其時,而有所不知。 
                       
                       
                      ◆「心蓮」再放 
                       
                       
                      這一天,羅美珠師姊與陳金海師兄帶著幾位大專青年及其家人前來「樂生 
                      院」。 
                       
                      慈濟醫學院將於八三年九月招生,有感於教育建設實為恆長付出、不求牟 
                      利之志業,師兄師姊們有意延續宋老菩薩「賣心蓮」的活動,用以籌募建 
                      設基金,是故,自當前來求教老菩薩原初的作法。 
                       
                      當年,失明的宋老菩薩手拄掃帚柄,挨家挨戶地拜訪院內蓮友,詢問蓮友 
                      們是否願意認購一朵一萬元的「心蓮」,待對方發出疑問,宋老菩薩乃告 
                      以原委,提醒大家這是數十年學佛拜經以來,難逢的「行經」良機。整整 
                      一個月的時間,遍訪了蓮友,綻放了三十餘朵心蓮,為即將啟業的慈濟醫 
                      院憑添滿室馨香。 
                       
                      數年後,慈院二期工程建設期間,樂生院再掀第二波的「賣心蓮」活動, 
                      這次的響應範圍由院內蓮友,擴展至蓮友居於院外的親朋家屬。 
                       
                      宋老菩薩得知年輕人願接下「賣心蓮」的擔子,在社會人群中廣為招募, 
                      心中自是欣喜非常,當下便拔下頭籌率先響應,也算為大夥兒打氣。待老 
                      菩薩得知,「心蓮」身價今非昔比,認捐單位為十萬元一朵,頓然心中生 
                      憂,但話已出口,便無收回之理,仍然強作歡顏說道:「沒關係,買不起 
                      一朵,我買一片!」送走了來客,心下煩惱不已,當夜,竟未能成眠。 
                       
                      次日,宋老菩薩與佛堂會長金阿伯商討之後,想出了由十人集資圓滿一朵 
                      心蓮的辦法,老菩薩這才鬆了一口氣。不過,她覺得這個心結雖是打開了 
                      ,卻不能以此為滿,於是又設法聯絡上自己的姪女兒,她們以兩人合力認 
                      捐的方式圓滿一朵心蓮。 
                       
                       
                      ◆人間馨香 
                       
                       
                      過不了多久,從廣播中,蓮友們聽聞證嚴上人全省巡迴,呼籲骨髓捐贈及 
                      湘西、尼泊爾賑濟諸事,得知眼前慈濟腳步又邁出新的足跡,大夥兒得趕 
                      緊跟上才行。 
                       
                      十一月七日那天,逢陳美羿師姊領基隆、汐止地區會員參訪樂生,林葉師 
                      姊遂將連日來院中募得現金三十餘萬元交由陳師姊代為繳至分會,其中除 
                      十萬元為宋老菩薩原先響應籌募醫學院建設基金的心蓮認捐活動之外,餘 
                      款盡數投入國際賑濟及骨髓捐贈基金。 
                       
                      住在樂生院的人,大多數都是恰恰過著衣暖食飽的生活,不少人一生儉儉 
                      省省,臨命終了也不過就是積存了十萬元左右的款子,原打算用來處理身 
                      後事──既然活著的時候不能離開此地,死後總可葬在他處吧?然而,接 
                      觸慈濟這十多年來,藉由布施的因緣,讓蓮友們對這身後事,也看得更加 
                      泰然了──生時既已安之若素,死後不過一堆白骨,又何足掛心置於何處 
                      呢?前不久,一位蓮友往生之前,親將十萬元積蓄分為三份,一份交給院 
                      內佛堂,一份捐贈法鼓山,一份用以護持慈濟。 
                       
                       
                      ◆朝陽溫暖大地 
                       
                       
                      宋老菩薩除了晨昏至佛堂早晚課,日常的生活起居都在朝陽舍,她安於自 
                      己的際遇,一心自在,然而,當她的事跡在慈濟人之間傳開了之後,分布 
                      在全省各地,甚至是海外的慈濟人,只要是來到了台北,總要設法到樂生 
                      ,到朝陽舍走上一遭。 
                       
                      這有形世界只因有時空阻隔,使人們縱使相離咫尺,卻相見無期;這有情 
                      世界卻又因為「同心」,讓四面八方的人兒聚攏,越靠越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