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亞太地區最大捐髓者資料庫
◎謝寶慧.陳淑伶
☉一步六腳印──八十二年志業總回顧


骨髓捐贈



「慈悲喜捨」是佛教精神的中心,也是慈濟功德會創立的宗旨。

秉持大乘佛教無私無我、利濟眾生的精神,八十二年慈濟再次從「尊重生
命」立場出發,統籌國內醫界發起的骨髓捐贈者資料庫成立事宜。


亞太先進地區建立時間最晚 但最大的骨髓捐贈者資料庫


根據衛生署一九八九年針對各大醫院所提供的資料保守估計,國內每年新
增一千多名血液病患。醫界表示,如果建立一萬人的骨髓捐贈者資料庫,
平均一年至少可救回二十至三十名瀕臨死亡的血液病患者;這些病患在經
過骨髓移植後,約有百分之四十至五十的存活率。目前全世界先進國家均
已成立骨髓捐贈者資料庫,並形成各地網路聯線查詢作業系統,篩選適合
的捐髓者。

自八十二年八月廿九日國內首次大規模的捐髓活動以來,短短不到半年的
時間,「慈濟基金會台灣地區骨髓捐贈資料中心」已建立有二萬五千七百
七十六位志願捐髓者的資料,目前為亞太地區最大的骨髓資料庫,而經初
步檢驗,並有八名病患因此找到白血球抗原初步相合者,正待更進一步檢
驗。在中國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等傳統觀念的圈桎下,能在這麼短的
時間創下超過二萬五千人的資料庫,越居日本、香港之上,顯示台灣民眾
的愛心不落人後;而期間各媒體如三家電視台、中國時報、聯合報、友聯
全線、龍祥影帶……等的義務贊助宣導,功不可沒。


國內醫界的一次 愛心大團結


從為資料庫催生,到成立技術指導委員會,皆集合了各醫學中心、中華血
液基金會,中華民國骨髓移植學會等醫師、專家共同籌組;而之後陸續舉
辦的多項捐髓驗血活動,亦由當地醫療院所就近支援抽血檢驗服務。凡此
種種,可謂泯除醫界界限的團隊活動,對醫界而言,自有不凡的意義。

回顧「慈濟基金會台灣地區骨髓捐贈資料中心」的成立,是一段眾緣和合
的愛心歷程。

一九八二、八三年間,世界第一例非血緣異體骨髓移植在美國進行,開展
了骨髓移植的新紀元。隨後一年內,台灣首例自體及異體骨髓移植相繼於
台大醫院成功完成。

一九八六至一九九一年,美國成立全國性骨髓捐贈資料中心(National
Marrow Donor Program ) ,歐洲相繼成立類似組織,此後東亞各先進地區
亦成立「捐髓登錄中心」。迄一九九三年六月為止,美國有九十一萬名志
願捐髓者,歐洲有數十萬人,日本二萬名,香港亦有一萬八千人。

而台灣骨髓資料中心成立的肇始,起因於一九九二年九月二日,亞太骨髓
移植組織秘書長陳耀昌教授,陪同罹患血癌的留美學生溫文玲拜訪衛生署
長張博雅,籲請政府開放骨髓移植需三親等以內或配偶之限制。兩個月後
,行政院通過衛生署修正條文,將骨髓移植條件限制放寬。

到了去年(一九九三年)二月二十日,溫文玲回國前往花蓮靜思精舍拜見
上人,並建議由慈濟成立台灣骨髓資料庫。同年五月十日,國內醫界略聞
器官捐贈條例條正案可望獲得通過,「骨髓捐贈資料庫」的成立也勢在必
行,於台北台大校友會館舉行一場研討骨髓資料中心成立事宜的討論會。
國內各大醫學中心血液醫師及專家,慈濟醫院曾文賓院長、副總執行長林
碧玉皆出席參加,與會者多希望由慈濟團體來推動資料庫成立,然本會認
為各大醫學中心人才濟濟,由專家學者擔此重任將更好。一週後,也就是
五月十八日,立法院宣布通過器官移植修正案,廢除骨髓捐贈三親等限制



五個月內募集 兩萬五千餘名志願捐髓者


去年八月二十九日,台灣第一次大規模捐髓驗血活動──生命重燃搶救行
動,在台大林國信、陳耀昌、陳光和等教授發起下,在台大醫院展開,有
兩千零六十四人簽署志願捐髓書,並抽血檢驗。九月六日,衛生署召開「
骨髓捐贈資料庫」專案會議,會中一致決議,推舉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統
籌骨髓捐贈者資料庫的建立及運作。希望兩年籌募兩萬名捐贈者,並與國
際捐髓組織簽訂合作計畫。至於檢驗兩萬名志願捐髓者所需近五千萬費用
,亦由慈濟以專款專用方式設立專戶籌募。證嚴上人隨即巡迴全省,對會
眾宣導骨髓捐贈觀念。

十月二十日,慈濟基金會邀集衛生署、台大、榮總、三總、高醫、成大、
骨髓移植學會代表,由證嚴上人主持,共同研商成立骨髓資料庫「技術指
導委員會」,協助解決骨髓資料中心建立過程的技術問題,隨時提供最新
資訊及協調其它醫療機構配合往後將推動的捐髓活動;會中並通過台灣第
一座骨髓資料庫名稱為「慈濟基金會台灣地區骨髓捐贈資料中心」,由慈
濟醫院院長曾文賓任召集人,同時並決定贊助十一月六日、七日在台舉辦
的HLA國際研討會。

十月二十四日,行政院勞委會、新聞局、彰化縣政府與慈濟慈善事業基金
會聯合舉辦「祥和社會、親情天地」──八卦山健行淨山活動,當日發起
台灣第二波大型捐髓活動,共有八百四十位民眾簽署志願捐髓書,並抽血
檢驗。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台中榮總、中國醫藥學院及中山醫學院附設醫
院、慈濟醫院近百位醫護人員,志願至現場做抽血服務。

「府城慈濟情,籌募國際救助基金」義賣會,和建立「骨髓資料中心」宣
導活動,十一月十二日於台南市立體育場舉行,計有一千七百廿五位志願
捐髓者、台南市立醫院以及捐血中心、連婦產科醫院、成大醫院、郭綜合
醫院義務支援。台南捐血中心亦出動捐血車到現場,許多人除參與捐髓驗
血外,亦加入捐血救人行列。

而十一月二十八日在台北分會舉行的捐髓驗血活動,有四千零一十三位民
眾挽袖捐血。抽血區共有九十名來自台大、榮總、三總、長庚、馬偕、國
泰等醫院及中華血液基金會的醫護人員義務支援。

「一顆愛心,捐血捐髓;二次善行,只扎一針」的「尊重生命」捐血及捐
髓驗血活動,十二月五日在桃園成功國小舉行,由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主
辦,中華血液基金會、新竹捐血中心、林口長庚醫院、省立桃園醫院及敏
盛醫院義務協辦。有一千三百四十六位民眾響應捐髓驗血,四百零七位民
眾參與捐血;現場設置的捐款箱募得骨髓捐贈資料中心運作基金十一萬餘
元。

十二月二十五、六日,為籌募國際賑災及骨髓基金所發起的「尊重生命,
全球齊步走」義賣園遊會在全省同步展開,於骨髓捐贈說明區簽署捐髓同
意書的民眾,累計高達一萬零四十九人,日後配合各地的捐髓驗血活動,
將通知簽署者前來抽血檢驗。

今年元月九日,在成大醫學院醫護人員及台南捐血中心配合下,台南捐髓
驗血活動於成功大學舉行,計有一千四百八十六位志願捐髓者。高雄活動
於扶輪公園舉行,高醫、高雄榮總與長庚、民生、婦幼醫院均支援醫護人
力,計有三千三百三十四位民眾參與檢驗。八百六十九位來自屏東縣各鄉
鎮的民眾,前往屏東分會抽血,東港輔英醫院、屏東省立醫院及人愛醫院
十九位醫護人員支援。

元月十六日,設於台中分會的抽驗會場,有來自榮民總醫院、中國醫藥學
院附設醫院、中山醫院、沙鹿光田、省綜合醫院、秀傳醫院及台中捐血中
心數十位醫、檢、護理人員義務支援,為眾抽血並解說,當日抽驗者有三
千零九十八位。而於新竹區公所一、二樓,計九百八十八位民眾完成抽血
檢驗;新竹市護理師護士公會、長庚護士義務支援。宜蘭的捐髓會場設於
羅東鎮衛生所,三百九十七人完成抽驗,羅東博愛醫院、羅東衛生所、羅
東社區衛生協會、宜蘭捐血中心並給予協助。

元月二十三日,計有四千四百六十二位民眾前來台北分會抽驗,是國內發
起此活動以來,響應最踴躍的一次。並有台北榮總、林口長庚、公保聯合
門診中心、台北宏恩醫院、台大醫院支援。而在花蓮慈濟醫院展開的活動
,計有一千一百五十四位抽驗者。


長期目標是建立 二十萬人以上的資料庫


由於自行前往醫療院所檢驗HLA(人類白血球抗原)的費用相當昂貴,
因而目前的作法為舉辦大型捐髓抽驗活動,集合志願捐髓者的血液,由華
航免費以客機直接送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醫學院UCLA組織篩檢
實驗室檢驗HLA,檢驗費用則開立專戶接受善心人士捐款。

HLA是一套較紅血球ABO抗原更複雜的系統,一般而言在兄弟姊妹間
有四分之一相同的機率,無血緣關係者相同機率約只有萬分之一。日本由
於較少外來族群混血之故,因而建立五萬人的資料庫,即可達50%的符
合率;若以美國這個民族大熔爐而言,要達50%的符合率,就必須建立
十八萬人以上的資料庫。因而,二萬人只是台灣地區骨髓捐贈者資料中心
一個階段性的目標,未來若能建立一個廿萬人的資料檔,才可能讓國內任
何血液病患達到更高的符合率。

而有關國際連線方面,新加坡、香港與台灣的骨髓資料中心,已在初步接
洽合作方式,以嘉惠更多的血液患者。

「捐髓救人,無損己身」,為了讓每年無數等待骨髓移植的血液患者尋回
一線生機,成就萬分之一的「大事因緣」,骨髓捐贈將是一項漫長的愛心
綿延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