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向生命道聲「感謝」 | 
                   
                  
                     | 
                   
                  
                    | ◎王進家 | 
                   
                  
                     | 
                   
                  
                    每天清晨張開眼睛後,可以輕輕鬆鬆的吸到外面一口新鮮空氣, 
                      我們就必須心存感恩,因為我們並不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憐的人, 
                      我們還可以把握一良能,為需要的人付出。 
                       
                       
                       
                      我是來自台中豐原的患者,住在慈院二七東病房,今年四十二歲。非常感 
                      恩能有機會和大家談談二十多年來,自己與病痛奮鬥的求生經過,及信佛 
                      學佛以後的心得與感想。 
                       
                       
                      ◆踩到一塊小石頭發病 
                       
                       
                      我所患的這個病在現代醫學文獻報告上稱為「骨粘連性脊椎關節炎」,也 
                      就是一般人俗稱的「龍骨侵犯性關節炎」。 
                       
                      記得最初發病是在我十八、九歲時,有一次赤腳跑步時,突然間好像踩到 
                      一塊硬的小石頭,從此由足後跟痛起。原本想只是輕微外傷,也就不去管 
                      它,沒想到過了一星期都沒好,索性去藥房買個撒隆巴斯一貼了事。 
                       
                      然而,足傷卻沒有因此痊癒,進一步移痛到膝關節內側面,患部微微紅腫 
                      ,運動後加劇。那時我的母親也跟著著急起來,帶我去醫院做檢查。醫師 
                      說檢查報告上大致看不出有任何問題,吃藥就可以了,因此拿了一個星期 
                      的藥讓我帶回家服用。果真藥到病除,不僅胃口奇佳,精神倍增,疼痛感 
                      亦悉數消除。 
                       
                      但好景不常,過了月餘,又再痛了起來,醫師才老實跟我講,他開給我吃 
                      的這種藥俗稱「美國仙丹」的類固醇Steroid,這種藥對病情只能控制, 
                      不能根治,尤其不能長期大量服用,否則會引起鈉離子的貯留,併發水腫 
                      、虛胖的現象。 
                       
                      因為我是藥劑科學生,所以很快就可以了解類固醇的副作用,它對胃粘膜 
                      刺激性很大,並且有肝腎機能障礙之慮。因此,平時若不是痛得很嚴重, 
                      我儘可能不去吃它。那時病情也時好時壞,但還不至於影響到日常生活作 
                      息。 
                       
                       
                      ◆迷信、偏方,傷財戕身 
                       
                       
                      我住在偏僻鄉下的農村,公母親非常迷信,尤其我又患了這種病,他們更 
                      是問神卜卦、風水地理,無所不信,地理仙說大門方向要改就拆,祖先墳 
                      墓有問題就挖,每過一陣子家裡就被迷信搞得雞犬不寧,損失的金錢更是 
                      不計其數。 
                       
                      因為這種病初期是很難檢查出來的,所以我也被徵調入伍。服役期間,病 
                      症愈來愈惡化,且由腳跟迅速往上影響到坐骨神經,疼痛處擴及髖大股骨 
                      關節。 
                       
                      罹患了這種難纏的頑疾,在西藥還沒辦法根治的情況下,我開始對中醫中 
                      藥產生了濃厚的研究興趣,深信我國五千年來傳統的中國醫藥文化,必能 
                      治好我的病。 
                       
                      在努力自修的情況下,雖然我通過了中醫師檢定考試,但有一句話說:「 
                      半囊水,一知半解」,只憑書上得到的一些膚淺常識,完全缺乏臨床實務 
                      相互參證,為這個疾病的治療提供充分的依據,我竟然取信於各種偏方、 
                      秘方、自己胡亂吃了起來。 
                       
                      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藥療不如食補,在長期間用藥物一味的刺激之 
                      下,又疏忽了飲食營養的觀念,已經瘦弱的體質,何堪一擊?我遽然病倒 
                      了!全身搐痛不可碰觸,盡管是特效的「美國仙丹」,亦沒辦法再制止病 
                      情的急速惡化。 
                       
                       
                      ◆身形僵直似木頭人 
                       
                       
                      當時身在軍中,幸蒙單位長官幫我申請轉送台北三軍總醫院做物理水療。 
                      兩個月治療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也剛好是我役滿退伍的日子,因為療效 
                      有限,只好出院回家療養。那時,仍然沒辦法爬下床坐起來。 
                       
                      群醫束手無策,在病床上整整躺了三年,因為躺久了且病狀持續性殘酷地 
                      進行,導致兩邊坐骨的髖關節,以及整個脊椎骨延伸腰椎、胸椎、頸椎到 
                      兩側韌帶完全骨質化,與波及關節的關節黏連一起,整個身體僵直硬化形 
                      似木頭人。吃、喝、拉都是躺著,尤其要洗澡時更是煞費苦心。 
                       
                      硬直直的身軀不能坐起,所以每洗一次身體就要大費周章,折騰母親老半 
                      天,只得在屋子外面特別做了一座滑梯式浴槽,以裝有小輪子的推床由病 
                      床推出,再連同小推床上面的睡板一齊慢慢、小心地推移滑下槽內浸洗, 
                      如此一方面也兼具長期性物理水療的作用。 
                       
                       
                      ◆我要站起來 
                       
                       
                      由此可以想見母親為了照顧我的病,吃了多少苦!我時常自責,暗自流淚 
                      ,以悲慘而無奈的心情度過每一分、每一秒,每天面對天花板,只是盼望 
                      黎明前那一線曙光趕快來到。我怨嘆自己為何遭受這麼大的病痛折磨?自 
                      已受苦,還得連累年老的母親一起受罪,不如一死百了! 
                       
                      然而,逝者已矣,白髮人送黑髮人,於心又何忍?油然生起一股堅強的求 
                      生意志,我告訴自己──我要活下去!總有一天,我要再爬起來學習走路 
                      ,我絕不可因此而被病魔擊倒,更不應該再讓母親終年為我操心勞累! 
                       
                      雖然瘦得只剩下30餘公斤,但皇天不負苦心人,我終於在病倒後第四年 
                      重新站起來了!但由於全身關節硬化黏連的關係,只能站立不能彎腰坐椅 
                      子,也不能分開雙腳行走,只好依靠枴杖撐住身體的力量,然後用甩的方 
                      式行進。也因此時常重心不穩,跌得四腳朝天,鼻青臉腫。 
                       
                      站起來之後,我進一步學習克服肢體上的障礙,漸漸靠自己的力量來照料 
                      自我日常生活起居,雖然有很大的不方便,但已不需要母親再幫我洗澡了 
                      。 
                       
                       
                      ◆有福報的病人 
                       
                       
                      十一年前,我在台北一家醫學中心接受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或許是關 
                      節周圍韌帶已產生萎縮病變,所以活動功能改善不大;並且到了今年,因 
                      手術部位異位性骨化,自然傾向再致融合而黏連。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這個病因促成下,經由台中慈濟委員陳逸玉師姊 
                      的幫忙,轉診花蓮慈濟醫院接受骨科主任陳英和醫師的開刀治療,抽換廢 
                      用的人工關節,並且挖取薦腸骨填補疏鬆脫的大股骨壁,牢固人工關節, 
                      防止術後鬆動的發生。治療二十天後,不用枴杖已可行走。 
                       
                      我覺得能夠身為慈濟醫院的病人,是相當有福報的。慈濟人在上人的「慈 
                      悲喜捨」精神感召下,獲得全省三百萬會員的護持與祝福,而蓋了這間具 
                      有現代一流醫療設備的醫院。不僅硬體設備佳,而軟體上更是在慈濟大家 
                      長曾文賓院長全心投入領導下,院務蒸蒸日上,再擴充病床與科別,無論 
                      是醫師或護士小姐都非常富有愛心。 
                       
                      尤其是軟體中的軟體──也就是來自全省每一個地區的委員師兄、師姊, 
                      以及暑期大專青年志工,他們正默默奉獻出自己一分關愛,忙於穿梭奔走 
                      在醫院各個角落,聞聲救苦,猶如千手千眼觀音的示現,只要病人有需要 
                      幫忙的地方,責無旁貸,或擦澡或洗頭,始終抱持著一顆清淨無染的歡喜 
                      心在做,一點兒也不嫌煩。並且時常扮演著病人的「開心果」──或歌唱 
                      ,或說故事,只要能讓病人暫時忘記病苦,他們都非常樂意把歡笑的氣氛 
                      分享給每一位病人。 
                       
                      因此,我覺得慈濟醫院的每一位病人都非常有福報,無論是身體的病痛, 
                      或者是精神上的難奈,都能獲得最妥善的照顧。 
                       
                       
                      ◆感恩生命可貴 
                       
                       
                      自從學佛之後,我的心境也轉變得比以前開朗、安然和自在,每當晨曦漸 
                      漸露出曙白時,清新的空氣早已經喚醒了枝頭上的鳥兒,為迎接美好一天 
                      的來到,牠們正引吭高唱著。這時,我也跟著起床漱洗,然後上香禮佛, 
                      事畢整理花草,為自己營造一個修身養性的好環境。我見花兒多嫵媚,花 
                      兒見我亦如是,花兒是開得那麼樣地美,一念心轉,心花也跟著開了,人 
                      世間還有什麼值得我們去斤斤計較的呢? 
                       
                      一花一草一木都是我們日常修行境界中最好的自性體悟,生滅本無常,畢 
                      竟花無百日紅,人如何求得千日好?病痛每一個人都免不了,因此我們也 
                      就不必為自己再哀怨了;因此我們也就不必為自己再哀怨了;只要到醫院 
                      裡的加護病房看看,比我們嚴重的不知有多少呢?有的人必須藉助呼吸器 
                      呼吸,插入鼻胃管灌食…… 
                       
                      所以,每天清晨張開眼睛後,可以輕輕鬆鬆的吸到外面一口新鮮的空氣, 
                      我們就必須心存感恩,因為我們並不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憐的人,我們還可 
                      以把握一分良能,為需要的人付出。 
                       
                      上人也曾對我們開示:生命就在呼吸之間,一口氣接不上來,就是後世人 
                      啊!所以,讓我們互相勉勵,並祝福每一位身在病中的人早日康復!(講 
                      於慈院病房弘法) 
                       
                       
                       
                       
                      運動不可少 
                      骨粘連性脊椎關節炎 
                       
                      ◎陳英和/慈濟醫院骨科主任 
                       
                       
                      王進家先生罹患的「骨粘連性脊椎關節炎」其實並不少見,以萬分之六的 
                      發生率計算,在台灣至少有一萬名患者。 
                       
                       
                      ◆骨骼、肌肉系統的病變 
                       
                       
                      這是一種自發性的疾病,病人具有特殊的體質令他的脊椎關節和髖、膝、 
                      肩等周邊大關節會出現陣發性、慚進性、破壞性的關節炎,終至關節僵硬 
                      、肢體變形、機能減退或喪失。這種好發在男性的疾病並沒有必然的遺傳 
                      性,但是若家族中有人罹患,則該人也得到疾病的機會是普通人的二十倍 
                      。 
                       
                      通常發病的年齡都在二十歲上下,不少病人都是在當兵時或退伍後開始覺 
                      得不對勁。病狀先發生在下背部,患者會有酸痛、僵硬的不適感,尤其在 
                      早起時或久坐之後。大約在一年之後,脊椎所有的部位都會受到侵犯。脊 
                      椎之外,有些人並會有髖、膝和肩的關節腫脹及疼痛。這些發炎基本上都 
                      是陣發性,病人會覺得時而病況加劇,時而暫時緩解。 
                       
                      可怕之處,是在病情的進行性。原來每次的發炎都會造成若干的關節軟骨 
                      破壞,而發炎之後也必定會帶來粘連,在在都使關節功能越剩越少,越來 
                      越僵硬。 
                       
                      關節周圍的肌肉也扮演著助紂為虐的角色。關節炎發生時,這些肌肉也會 
                      受到影響而呈現攣縮狀態,肌肉的攣縮除了帶來不適,更會把關節拉成某 
                      個特定的姿勢。當前述的關節破壞,僵硬過程碰上肌肉攣縮時,最後關節 
                      是僵硬了,而且固定在非常不利的位置──脊椎是在駝背狀態,髖和膝則 
                      呈曲屈,這使得病人的不便與障礙又加重了一層。 
                       
                      除了骨骼肌肉系統的病變外,有些人還會出現其它部位的問題,像是:眼 
                      的虹彩炎、肺部的肋膜炎,以及主動脈的血管炎等。病人和醫師都要對此 
                      有所瞭解,才能給予適當的防治。 
                       
                       
                      ◆「運動」不可或缺 
                       
                       
                      在治療上,藥物是不可或缺的,它可以減輕疼痛、降低關節炎的強度、延 
                      遲關節的破壞。運動則可以維持關節的靈活度、增強肌肉力量及活性,讓 
                      關節變形比較不會發生,最理想的運動是游泳。平時睡覺的床也希望選用 
                      硬舖,甚至鼓勵趴著睡,這些都有助於正常脊椎形狀的保持。 
                       
                      若病情無可避免的進入完全發展階段,大約都是在發病後十六至十五年, 
                      手術治療以矯正畸形勢成必要。在這個時候,病人因為脊柱的駝背和關節 
                      的彎曲僵硬,使得身形固定在十足的前彎狀態,彷彿在行九十度的鞠躬一 
                      樣,不但在外觀上頗為怪異,身體功能亦離正常甚多,有些病人甚至無法 
                      抬頭看到前方來車。 
                       
                      通常我們會先做髖部的手術,人工關節置換術除了提供一個無痛、會動的 
                      關節,它並能大大地改善身形的向前彎曲,使得脊椎手術得以省略。如果 
                      病人沒有髖部的問題或髖部手術已做過而仍有明顯而嚴重的駝背時,可以 
                      考慮脊椎手術,做法是切骨、扳正,然後內固定。目前的手術技術都能帶 
                      來令人滿意的成績。 
                       
                      骨粘連性脊椎關節炎是慢性疾病,一旦發病,就終身罹患。但病人自身的 
                      努力、毅力,卻可以把病況減輕、病期縮短,這需要病人能和醫師配合, 
                      接受適當的藥物治療,平時要有正確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養成運 
                      動的習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