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位溫柔精進者
追懷紀桂英師姊 |
|
◎周淑美 |
|
摩尼珠
探珠宜靜浪,動水取應難,
探珠靜浪好安排,珠光燦燦佛心諧;
佛心普化千燈耀,佛心普化千燈耀,
千盞明燈照,萬盞明燈光耀,照遍人間,照遍大地;
人間大地無闇昧,無煩惱,
千盞明燈照,萬盞明燈耀,普照大地,遍照人間。
(註)摩尼珠即心珠,亦即佛性,本性。
「摩尼珠」是紀桂英師姊最為喜愛的一首佛曲。八十三年六月十八日下午
,慈濟台北合唱團成員強抑悲慼,齊聚紀師姊的告別式場上獻唱此曲,做
為對師姊今生行程的最後相送。
只是,儘管知道她的世緣已盡,即使深信她將乘願再來,然而,多年的相
濡以沫、知交深契,終究有太多的不捨與難忍,望著靈堂正中容音宛在師
姊遺相,人人淚眼婆娑,唇啟音揚,但聞唏噓哽咽,「摩尼珠」幾難竟曲
。
◆相遇深因緣
紀桂英師姊,法號慈煙,民國三十二年生於彰化員林,手足七人,師姊行
五,自幼備受父母兄長疼愛。
兒時,師姊的父親曾任職警界,對待刑犯皆以愛心感召,化解無數暴戾頑
強,多人在出獄後洗心革面,成為家中常客。母親嫻淑慈愛,兄長的同學
有家境艱難者,母親輒予收留,務令其安心讀書;而施助親友、賑災濟貧
更屬尋常。薰受淳厚家風,及長,師姊和兄姊弟妹個個溫柔婉約,仁順善
良。
民國五十五年,師姊自實踐家專畢業,隨即任教於省立板橋高中;五十七
年,與同鄉張椿培居士結褵,婚後隨夫婿返居員林,一心相夫教子;七十
三年,賢伉儷北上開創乙倫實業有限公司,從事進口貿易,椿培居士潛心
拓展業務,桂英師姊協助綜理財務,夫婦倆互愛互重,既為生活上的親蜜
伴侶,亦為事業上的最佳夥伴。
是年年底,報章新聞披露慈濟為籌募建院基金舉辦義賣事宜,欽歎上人的
悲心宏願,師姐和妹妹桂麗居士相邀於義賣是日前往會場,分別訂購國畫
乙幅,以資響應,爾後並成為慈濟長期會員。
七十五年夏,桂英師姊得識陳雪子委員,欣聞慈濟種種濟貧教富事蹟和證
嚴上人的教化行誼,師姊衷心相契,未久,即邀同雙親、姊妹、姑嫂一行
十人齊至花蓮,以償夙願。
頂禮上人之際,師姊熱淚盈眶,恍若睽違家門多年的遊子,乍然叩見尊親
一般,她緊握上人的雙手因內心激越而顫抖不已,所有的言語均化為淚水
……上人輕拍其肩藹言:「相遇深因緣,莫流淚,快起身」,其赤子之心
、孺慕之情,流露無遺,旁觀者盡皆動容。
◆扮演多角色、多功能
是因緣使然,她明白自己尋到了生命方向,從此心無旁騖、勇往直前地行
在慈濟道上,既為委員、榮譽董事,又是懿德媽媽、慈院志工、合唱團成
員……。
師姊素具善體人意、內外圓融的特質,凡曾與其過從者,無不讚歎她聲色
柔和,真誠自然,更難得者,師姊向來與人無爭,言談之間從不涉論人之
是非,誠然深得「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要,是以處眾和合,
善緣廣結。
七十九年初,師姊隨合唱團前往慈院為病患舉行歲末聯歡演唱,利用餘暇
赴門診檢視胸前硬塊。經醫師證實,罹患二期乳癌。雖驟遭無常,師姊始
終勇敢堅毅,鎮定如昔,帶著上人「安心就醫」的叮囑和祝福,返北後,
隨即住進國泰醫院接受治療。
手術前夕,師姊面對永錫、永澤二子細細交代,慈濟志業是其衷心所念,
設若時不予人,天不假年,期盼孩子們能承接母志,投入慈濟續其未竟之
願。
術後,關懷祝福紛沓而至,前來慰訪的人潮絡繹不絕,於該院實習的懿德
女兒們旦夕探望,師姊亦不斷以「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從事慈濟工作」自
勉,咬緊牙關經歷痛苦難堪的化學治療。
病苦的折騰,令師姊對上人所言「人生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的法語
有了更深的體受和更高的警覺,待身子略見痊癒時,她即再度發揮「甘願
做、歡喜受」的精神,繼續出任十四組副組長、合唱團總幹事等多項職務
,積極參與慈濟一切活動。翌年,為響應上人呼籲大陸賑災,師姊雖病體
猶虛,然籌辦義賣不落人後,日夜忙碌,廢寢忘食,其忘我的付出,可謂
「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明白寫照。
◆率先投入捐髓宣導
去夏,師姊隨合唱團返花參加慈院院慶,時值台大醫院陳耀昌教授正與上
人研討成立骨髓捐贈資料庫事。回程的飛機上,師姊適與陳教授相鄰而座
,進一步瞭解成立骨髓捐贈資料庫對血癌患者的迫切性。
源於本身亦為癌症所苦的認知,紀師姊義無反顧投入宣導捐髓的行列──
去年八月二十九日,台大舉辦國內首場大規模捐髓驗血活動,在師姊的引
領下,合唱團的成員幾乎全數到齊,除了實際參與驗血行動外,並於現場
擔任義工,為眾解說、服務。
爾後,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正式成立,捐髓宣導小組應運而生,師姊在
眾望所歸下,出任北區總幹事,隨即奔走於各大專院校演說、接受電台訪
問、安排每一場次的捐髓驗血活動、出席說明會……。
正當她席不暇暖地為著志業奔走,體內的癌細胞也逐漸擴散、蔓延,師姊
隱隱地略有所感,卻仍一本從容,無憂無懼的為呼籲捐髓而盡形壽、獻身
命。她的氣色差了,然精神絕佳,見到她的人都能清楚地感覺到,師姊是
那麼歡喜自在的緊跟上人腳步,亦步亦趨,無悔無憾。
◆恆長清淨法情
今年三月,師姊勉力參與「珍情畫意、擁抱蒼生」活動之後,虛弱至極,
四月復入國泰醫院。唯癌症已至末期,藥石罔效,群醫束手;每有其他師
姊前往探望,跨出病房後必掩面悲泣──師姊的病情危篤,卻仍是無比親
切周詳地關懷每位出現在她面前的人。
五月十五日,上人在行腳中撥冗前往國泰醫院探望師姊,當日,師姊早早
起床,梳整光潔,欣喜地等候上人,面對上人的慈容,師姊眼眸流露光彩
,像個小兒女般地純真:「師父,我這樣還算堅強吧!」上人頷首,再度
輕撫其肩,慈示:「隨緣自在,心開即是重生。」稍晚,合唱團多位成員
和宋茂生教授特地前往病房為師姊獻唱「摩尼珠」數次,師姊亦歡喜唱和
。
五月三十一日下午,蔡邵照馥和賴美智兩位師姊前往探望,師姊側身而臥
,她請兩位師姊移坐在其視線範圍內,因為「我好喜歡看慈濟人!」接著
又要求:「請告訴我一些師父最近說的話。」賴師姊遂將上人在巨蛋體育
場開示的內容擇要轉述:「我們應該學習佛菩薩清淨無染、沒有掛礙的長
情大愛……」師姊專注聆聽,不久之後閣眼睡去,神態宛如嬰兒。次日凌
晨,師姊安詳往生。
懷念師姊的柔善溫順、凡事以人為先,合唱團的成員們主動在師姊二七那
天,前往靈前誦經念佛,儀式莊嚴,誠摰的心意更是感人,而告別式上,
前來捻香的師兄師姊高達二百五十餘位。師姊英靈不遠,想必是如同在世
一般,歡喜納受慈濟人的清淨法情。
◆溫柔的精進者
熟識師姊或聽聞過師姊者,從翁姑妯娌、夫婿兒姪、鄰人友朋到慈濟道侶
,不論親疏,都異口同聲讚歎她的為人。師姊一生不諍不辯、舉止優雅、
行事細心、負責,待人謙和有禮、不卑不亢,誠如其公子言:「母親於己
是一位溫柔的精進者,她外柔內剛、自律自省,遭遇困難絕不退縮;對人
則是一位溫柔的推進者,她細膩體貼,總帶別人最需要時給予溫暖,她永
遠不會使周圍的人感到壓力,而是令接近她的人感到心安、相信。」
六月二十六日,全省委員會聯誼會,椿培居士和長公子永錫在文素師姊的
陪同下,前往靜思精舍謁師,並以師姊名義,將奠儀悉數捐出護持志業。
父子倆感謝慈濟人在師姊往生後給予喪家無限的關愛和協助,並一致確認
師姊因為接受上人的教化,得以在進入慈濟後,將前半生的人生知識、經
驗,轉化為超越凡俗的智慧,雖然師姊未曾刻意著墨,但他們早已從其身
上體受到真正的慈濟精神。上人亦讚言:「自始自終,她一直就是個好弟
子。」同行尚有國內首宗成功非親屬骨髓移植的少年的父親,當他在聯誼
會上面對大眾現身說法時,猶如替師姊致力推動骨髓捐贈活動做了最佳見
證。
於世緣,師姊恪盡本分,不虧人妻人母之職;於法緣,師姊慈悲精進,不
愧佛門弟子風範,誠摯祝福師姊:「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阿彌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