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將善念匯聚成救人力量
◎編輯部
《關懷鄉親,獻出愛心》.前言


今年的數次大颱風,委實將台灣徹底地淘洗了一遍,把為人遺忘的暗角、
荒僻的山隅翻抖出來。就在這個時候,慈濟人來到山巔水湄的窮鄉僻壤、
來到安貧勇毅的原住民部落,來發覺他們的窮、他們的苦;來分享他們的
快樂與歡欣,更重要的是──來分擔他們的憂苦與悽傷。

基於「慈悲喜捨,尊重生命」的理念,慈濟志業沒有國界、種族及地域之
別,近三十年來,慈濟的志業不僅由東台灣穿越中央山脈傳送至台灣各地
,近年來更飄揚過海,在海外各地廣開福田,發揮佛教精神。然而,基於
「菩薩人間化」的入世精神,它的傳遞都只是隨順因緣,腳踏實地地在人
間社會從事利益眾生之使。隨順著這次的「颱風因緣」,慈濟不僅在高雄
、宜蘭地區全面動員賑災,且也將關懷的手伸向了南投縣仁愛、信義鄉及
新竹縣尖石、五峰鄉等數個山地鄉的原住民部落。

慈濟的賑災,一貫秉持「直接、重點、尊重、務實」等原則,不是「跑第
一」予災民立即的緊急援助及心靈安慰,就是「走最後」做善後工作。然
而,針對今年以來一連串颱風在台灣各地區造成的風災水患,慈濟擬出一
套賑濟方案,大致分為:

第一階段:救急──自七月第一個颱風開始,慈濟動員近千人次在災區現
場,進行立即的緊急救援工作或民生物資援助。

第二階段:勘災──在緊急救援任務告一段落後,各地的委員深入災區,
進行地毯式災情勘察評估。

第三階段:發放──就委員們以「誠、正、信、實」的態度,深入災區勘
察,仔細分析、評估結果,依各地不同地理環境、受災情形、災戶的經濟
狀況及社會支援背景,擬定不同的濟助方向及標準,進行賑濟發放。

第四階段:復建──依照慈濟賑災一貫的「直接、重點及專款專用」原則
,慈濟除計劃在政府提供土地的前提下,協助南投縣仁愛及信義兩鄉因地
層滑動而造成房屋全毀或成危房的受災戶進行遷村重建計劃;並針對其他
地區受災情形擬定「災後重建濟助辦法」---各災區委員實地勘察結果,
依各受災戶受災程度及經濟情況分為「毀損住屋整建」、「毀損住屋補助
」及「貧災戶急難救助」三項濟助原則。

此次風災,依各地區慈濟委員多次實地評估結果,總計新竹、南投、高雄
、宜蘭地區,需補助的重災戶共約七百戶。

而正當各災區的慈濟人在災害現場協助災民共度難關之時,海內外未受災
的慈濟人也全面總動員,自八月十六日起展開「關懷鄉親,獻出愛心」的
大規模募款、義賣活動,全省十三個縣市約設立三百五十個定點,動員八
千五百人投入這項募款活動中;至八月三十一日這項專案募款期間,包括
企業團體捐款金額計一億九千三百零六萬二千二百九十二元。基於「專款
專用」原則,慈濟此次的募款所得將涓滴不漏地用在受災戶身上。

在這段期間,證嚴上人懸念受災戶眾的生活,曾親自到高雄、南投、新竹
三縣深入災區勘察災情暨慰訪災民,分別主持三地的賑災會議,九月五日
並召集各地勘災小組舉行評估報告,針對不同災情訂定切合災區所需的濟
助方針。

此次大規模賑災,證嚴上人對於慈濟人以災民為念,不畏颱風及道路的艱
險,赴災害現場與災民共患難的精神頗感欣慰;對於委員們破我執、滅我
相,在街頭勸募義賣及社會善心人士的熱烈捐款、企業團體的慷慨解囊,
亦倍覺感恩。證嚴上人表示:「施比受更有福」,這次的勸募,目的是在
「募心」,希望藉此機會再度擬聚台灣同胞的愛心與善心,「人人一念善
,眾善匯聚破千災」,期盼大家自我祝福,永遠做個有能力幫助別人的有
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