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尋找心中一片淨土 |
|
◎曉露 |
|
繼慈濟兒童營、國中青少年營、高中親子營、大專營、教師營,以及數不
清的委員、培訓委員、慈誠隊、培訓慈誠隊……等慈濟精神的精進營隊訓
練後,慈濟榮董也要求能有進修靜思的機會。
今年三月,前「工商建研會」祕書長何登耀居士代表向證嚴上人提出構想
,獲得上人首肯,並定名為「靜思生活營」。即由德恂師父以及李正富伉
儷、李憶慧師姊、郭琦玲師姊……積極進行策畫。
此次「靜思生活營」屬首次試辦性質,但消息傳出後,報名相當踴躍,統
計參與的學員共計八十三位(男眾六十七人、女眾十六人),工作人員五
十人,均係國內頂尖企業負責人。
兩天一夜的活動,這些日理萬機的企業家,暫時放下公司事務,回歸心靈
的故鄉,到靜思精舍靜思,重新省視生命的意義。更難能可貴的,這些平
時穿著名牌,行走世界各地,坐頭等艙,住五星級飯店的企業負責人,到
精舍不但要穿制服、吃素齋,坐在板上聽開示,走路還要排隊。鞋子、背
包隨時隨地要排整齊;走路說話要輕聲細語……。
全新的生活感受,全心的生命體驗。營隊結束後,有人意猶未盡、有人發
願下梯次要來服務,有人計畫邀約朋友來參加。
以下,我們做一個簡單的「實況轉播」,讓大家一窺「靜思生活營」的風
貌:
五月六日清晨,台北松山機場出現了一群整齊的隊伍:藍色上衣、白長褲
、白鞋、白帽,每個人臉上堆滿了興奮又期待的笑容。仔細一看,個個都
是國內赫赫有名的企業精英,原來他們要到花蓮靜思精舍參加「靜思生活
營」──從緊張忙碌的生活中暫時抽離,讓自己有一點靜思的空間。
尋找心中一片淨土
飛抵花蓮機場,在常富水電集團董事長,也是慈濟北區榮董召集人李正富
師兄掌旗下,一行人提著整齊的背包,隨著飄揚的慈濟旗排隊出來。
到了精舍,工作人員和常住師父真摯歡迎他們回歸心靈的故鄉,尋找心中
一片淨土。
禮佛之後,來到新講堂,楊田林老師主持「相見歡」活動。將近九十位學
員中,有些本是好友;也有素昧平生,初次見面的。在楊老師技巧的帶領
下,透過團康活動,大家忘掉年齡、頭銜,放下身段、地位,宛如小學生
般,在遊戲中敞開自己,認識伙伴,也為靜思生活營揭開序幕。
第二堂課「學佛行儀」,由德恂師父教導佛門禮儀。從端碗持筷講到行住
坐臥等威儀,讓大家對佛教禮儀有基本認識。
十時五十分,榮譽總領隊李宗吉居士等恭請上人主持開營典禮。適逢丹麥
記者來訪,上人就從訪談內容談起。「他問我,用什麼心態來調和自己不
發脾氣、面對外來的困擾?我說,在我的生活圈中,都是好人,都在幫助
我,都是同心、同志、又同道的人,我沒有機會發脾氣,也沒有機會讓我
困擾。」
從八正道的正知、正見、正思惟,上人勉眾:認識自己。「人若能了解自
己,就會很自愛。」「勞資雙方都要互相感恩。有祥和的社會,才有成功
的企業。事業、志業都不離社會。」
「丹麥記者問道:為什麼慈濟一下子就有那麼大的規模?我回道:不是一
下子,是三十年啊!」
上人進一步提道:「建院的時候,謝東閔先生問我是否去請教人家成功的
經驗?我回答:我去請教人家失敗的原因。社會日新月異,過去的成功,
現在不見得用得上;但是失敗的原因總有相同的。三十年來我戰戰兢兢地
,深恐踏上別人的覆轍。」
「各位都很關心慈濟,希望這兩天能用心了解,慈濟是怎麼從無到有、從
小到大、從少到多。事業、志業是不衝突的,投入志業,心靈會更踏實、
更快樂,對事業也會有幫助。」
慈濟清流,涓涓入心
跟著隊輔的旗幟,眾人依序進入齋堂用午齋,齋後將行李拿到寮房安單並
午休。豆腐天似的棉被比軍中更整齊,這是慈誠師兄前一天的心血「作品
」,許多學員不忍攤開來蓋,只和衣躺在邊休息。
下午,進行「讓我們看雲去」──認識精舍環境、介紹四大志業。精舍前
院及左右花園內已掛了四、五十塊看板,隊輔師兄姊們一站站為學員解說
介紹。
王時政、何日生師兄帶著一組攝影人員錄製「愛心」節目。「愛心」執行
製作李子英先生看到這群企業家整齊有序的參與各項課程,說:上人的精
神「輻射」,力量太驚人了。
有的圍坐大理石桌椅喝茶、吃點心,有的席地坐在草地上心得分享。花蓮
的特產小康蚊也來湊熱鬧,梓腦油、梓腦精,擺了一桌子。不久,悅師父
端來一盤蚊香──是麵包樹的雄果掉下來曬乾製成的。在這裡,蚊子也受
到保障,不會為了一小口血,而丟掉一條命。
樓上,花蓮的委員、慈誠隊共修,傳來悠揚的梵唱;綠草地上,一群藍衣
、白褲的企業人正在吸取慈濟的精神──這一組,陳金發師兄談多次深入
苦難的柬埔寨;那一組,張美麗師姊懺悔酒國歲月,醒悟後,她站起來發
心陪伴臨終病人走完最後一程。南洋杉前,顏惠美師姊談著居家關懷的個
案,吳東賢先生聽著聽著,掉下淚來……,麵包樹下,昕師父輕聲柔語的
細說從前,也令人泫然欲泣。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空曠的草地上,李正富居士帶著
一大群人做「元穴運動」,歌聲、動作整齊畫一。「老大、老二、老三、
老四……」勝勝師姊一邊跑、一邊喊。原來他們這一組學員自己按照出生
年月日,理出排行,結為異姓兄弟姊妹。
吃過點心,徜徉在如畫的庭園中,慈濟的清流,汨汨地流入每個人的心田
。
片瓦,滴血,上人心
盥洗、藥石之後,換上輕鬆的衣服,大家齊聚新講堂,聆聽慈濟總管理中
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演講:「片瓦、滴血、上人心」。
從民國六十七年,林碧玉師姊即追隨上人;爾後建院、建校,林師姊陪著
上人找土地、找人才,篳路藍縷心血有形,則每一寸土地,每一片瓦,都
是心血啊!
無怨無悔的林師姊畢生奉獻慈濟志業,發願來生也要在腳心寫著「慈濟」
,再來行菩薩道……。
「大丈夫當如是」,林師姊一番剴切的心路歷程,聽來驚心動魄,許多企
業家亦心有戚戚焉,想到創業維艱,不由得對上人更增一分敬仰。「這場
演講,應該製成錄音帶,讓大家都知道:慈濟是這樣做起來的。」
自稱「一頭栽進來」的郭孟雍教授,凡慈濟的營隊都少不了他生動的教唱
,抱著異於以往的心情,熄滅燈光,點上蠟燭,郭教授教唱「空」和「捨
」。學員背靠背,在燭光中互相依止,互道晚安。
凌晨三時五十分,板聲響起。大家紛紛起床盥洗,集合於新講堂,參加早
課,禮拜法華經序。
廚房,也正忙碌地準備著早餐。李宗吉夫人說她怕睡過頭,十二點醒來,
就再也不敢睡了。王明德夫人則協助清洗數以百計的大小盤子,擦乾、打
菜、裝稀飯……。李正富居士不但是「值星官」,還是「掌門人」──守
在門口,逐一問候大家。
這天早上,參觀志業體建設。一行人乘坐覽車到護專,明媚的晴空,護專
凝白的建築,代表著觀世音菩薩的莊嚴和慈悲精神。校園參觀後,盧蕙馨
和劉美吟師姊分別介紹茶道教室與花道教室。有學員讚歎地表示:護專學
生真有福!
去年成立的慈濟醫學院,目前有三系一所。在李明亮校長介紹醫學院概況
、勝勝師姊為大家解說「慈誠懿德會」的由來和宗旨後,林碧玉師姊應邀
再講一堂,讓大家對慈濟精神更加深入了解。
步入慈誠大道,來到巍峨的靜思堂。這座樓高十二層的慈濟精神堡壘,多
功能、多用途,其艱辛歷程,實是一言難盡,難怪上人要慨歎「能受天磨
方鐵漢」。
身體累了,心靈歡喜
午餐後,略事休息,全體到醫院二期講堂進行「自我觀心」及結營典禮。
一點半,上人蒞臨會場。經過一天半的洗禮,懷抱無比感恩的心,許多人
見到上人的身影,眼眶就濕潤起來了。
「時間過得真快,辛苦嗎?累嗎?」上人像個慈母,殷殷垂詢:「身體累
了,但心靈一定很歡喜。」
上人開示:「三十年的歲月,坎坎坷坷,走來不輕鬆。不過,我們問心無
愧,因為已經盡心盡力了。」
「各位在社會上都有一股力量,希望回去後,能夠影響周圍的朋友及員工
同仁,投入大愛,以維持社會祥和。」「事業和志業如火車的鐵軌,要平
行前進,才會平穩,人生也才更有福、更自在。」上人殷切期勉。
隨後,學員代表一一上台發表感言,有的發大願:只要慈濟有需要,自己
能力所及,一定全力以赴。
傾聽他們的心聲
☉陳盛油(聲寶企業):
僅代表全體學員感恩慈濟、上人與常住師父,尤其是工作人員,他們平時
在家都是貴夫人和大老闆,卻能放下身段來替我們服務。感謝須付諸行動
,下一次,應該由我們來服務下一梯學員。
大家對濟四大志業、六大腳印,應有更深刻的了解。各位福報都很大,要
再發願;幫忙慈濟其實就幫自己,因為所有的施捨善行都將回向自己。
這次活動雖然很累,但是很多病都被治好了,軟化了,也更健康了,更有
能力來做我們想做的事。
☉王令一(力霸、嘉新企業集團):
經過兩天的課程,我感覺本身的渺小。但是有幸加入慈濟,我還有機會跟
大家一樣,會成長、茁壯。
聽了上人的開示,明天回公司上班後,我會更深入了解成功與失敗的經驗
。努力讓我的事業賺正財,然後把成果分享給員工,因為照顧好近萬人的
家庭,也等於造福了整個社會。
☉吳東賢(新光企業集團):
兩天的生活營中,林碧玉師姊的報告深深打動了我的心,上人三十年來經
過這麼坎坷的路,才成就這番大事業;顏師姊敘述的個案讓我落淚,如果
我能及時幫助他們該有多好。
上人說,志業、事業可以並行,這是我來靜思營一個很大的收穫。以前我
總認為捐錢當榮董就可以了,身體力行的工作讓太太去做。去了一趟柬埔
寨,我感受到唯有投入才是最重要的,今後矢志追隨上人,力行菩薩道。
☉侯博文(東和鋼鐵集團):
我以前只是出錢,後來是出錢出力,現在則是出錢出力又出「命」。靜思
一下,就知道要好好用生命時間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今天看到很多企業家
也很發心來做志業,足證「德不孤,必有鄰」。
☉洪敏昌(國際建昌集團)
以前上人叫我參與時,我總說:時間還沒到。因為我想,應將事業帶上軌
道再做慈善事業。
現今政治越來越穩定,經濟越來越富裕,但文化上卻越來越欠缺。第二波
是工業,第三波是資訊,我相信第四波是心靈上的問題,可以在慈濟得到
答案。
☉吳木林(欣漢工業):
這兩天,我真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我的耳朵,也不敢相信我的腳。因為世
界上最清淨、最美麗的土地,我踏上了;最偉大、最感人的真實故事,我
聽到了;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愛之入骨的無我大愛,我看到了。
如果有人問我:你還要學習什麼?做些什麼?人生的道路如何走下去?我
會說:追隨上人,跟著慈濟走就對了。
☉江子超(福懋建設):
過去的我,律己極嚴,不抽菸、不喝酒,痛恨賭博應酬。十年前痛恨社會
沒有正義而離開公職,白手創業,感恩佛菩薩保佑,公司成長速度很快。
我是做建築業,爾後我們慈濟大家庭有任何工程上的需要,我很樂意盡棉
薄之力。
☉周亮達(欽固工程):
因為我是從事防水工程的,三年前,上人要我到花蓮來看看紀念堂的工程
,今天看了工地後,我發現我有工作可以做了,現在我當著大家的面向上
人報告:我希望多盡一點力,幫上人多做一點事。
☉林文仲(力麗企業):
昨天司機送我去搭機時,他提醒我:總經理,你的菸忘了帶。我說靜思營
不能抽菸,我要戒兩天(附註:林居士回去後也持續戒菸)。
小隊輔導員林勝勝是我三姊、陳炳禮是我三姊夫、林昭昭是我二姊、二姊
夫是榮董兼慈誠隊,家母生前也是虔誠的會員。在這環境裡,我不進慈濟
也難。
民國七十四年,家父被一個醉漢撞斃,我從國外趕回來,一直不能原諒對
方。後來因為上人的開示,我恍然大悟,放下瞋恨心,原諒他們。我非常
感恩上人。
☉孫若男(吳東賢夫人):
感恩師兄來參加,我要發一個願──今後絕不亂發脾氣。
☉何美頤(勤美證券):
去年我開始做慈濟,經常和先生(顧肇基)辯論,學佛到底應先修福還是
修慧?很高地我們都同意:做慈濟,福慧雙修!
我們心中,有一盞燈
圓緣時,學員依序上台,由上人頒發結業證書,並配戴念珠,合影留念。
「燈傳燈、心連心,心心相連慈濟心……」上人點亮第一隻蠟燭,然後承
傳下去,每個人手中捧著一盞燈,心中也點燃一盞燈。
只有一盞燈是不夠的,要萬家燈火,這世界才會溫暖和光明。望著講堂內
一片燈海,這是「薪傳」,也是「心傳」,社會的「希望工程」就在此建
構起來了,多美妙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