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推動愛心的手 | 
                   
                  
                     | 
                   
                  
                    | ◎主講/證嚴上人 | 
                   
                  
                     | 
                   
                  
                    《志願捐髓者突破十萬人特別報導》之二 
                       
                       
                       
                      〈捐髓宣導/國內篇〉 
                       
                       
                      「慈濟骨髓資料庫志願捐髓人數突破十萬人!」八十四年七月九日下午三 
                      時許,在台北火車站慈濟捐髓驗血活動現場,第十萬名志願捐髓者誕生了 
                      ! 
                       
                      「十萬」──一個完整、漂亮的數字。慈濟人因它感到光榮;全台灣人因 
                      它感到驕傲;最重要的是,所有華裔血液疾病患者,因它而有了更多的希 
                      望。 
                       
                      然而,在這分光榮、希望的背後,隱藏著上人的無量悲心,慈濟人的無數 
                      血汗,以及訴說不盡的感人故事……。 
                       
                       
                       
                      成立宣導小組,宣說捐髓觀念 
                       
                       
                      八十二年十月,上人經各方評估了解後,決定承擔建立台灣骨髓資料庫的 
                      重擔,自此,慈濟志業又多了一大腳印。以委員為主的全省宣導小組及關 
                      懷小組也隨之動員,展開各項相關工作,為上人新闢的這方福田,撒下愛 
                      的種子。 
                       
                      萬事起頭難,開風氣之先更難。為了宣導捐髓觀念,慈濟成立了宣導小組 
                      。全省宣導人員不僅要建立自己正確的認知及心態,更要打破一般人對捐 
                      髓訛傳已久的錯誤觀念;其間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實難想像。 
                       
                      在向社會大眾宣導說明之前,師兄姊們必須先熟悉何謂骨髓捐贈及其意義 
                      ,因此,各種講習、訓練課程是免不了的。而文宣、圖片更是用心設計, 
                      期望達到最好的效果。此外,宣導對象、場地、時間的洽詢,同樣讓人費 
                      心。 
                       
                      然而,不管是在政府的高級會議廳,或是路邊臨時架設的講台;無論是數 
                      千、數萬人的場面,或是一對一的宣導……師兄姊們同樣說得用心,講得 
                      盡興,只期望自己散播的點滴,有天能匯聚成救命的洪流。 
                       
                      一年多來,慈濟人走遍街頭、夜市、軍隊、學校、考場、監獄……可說凡 
                      有人煙處就有慈濟宣導人員的足跡,就這麼一路下來,全省各地有記錄的 
                      大型宣導說明會,已超過一千四百場,宣導人次超過兩萬人,若是加上未 
                      登記的小型說明會或隨緣宣導等,則場次以上萬計,人數更不可計量了。 
                       
                       
                       
                      藉境鍊心,藉事修行 
                       
                       
                      當然,並非每場說明會都順利圓滿,開路先鋒難免跌跌撞撞;但跌倒再站 
                      起、愈挫愈勇,是慈濟人的特色。碰壁之後學著繞路,遭人惡言批評則學 
                      著虛心聆聽。只要有一個人接受了,只要有一點點回響,師兄姊就有了持 
                      續下去的信心。他們視宣導工作為修行之路,從中體會上人「甘願做,歡 
                      喜受」的心情。 
                       
                      常有師姊向排隊候車的人群散發傳單,尤其長途客運車更是師姊們的最愛 
                      。「長途坐車很無聊,我總是請候車的乘客把傳單帶上車看,至少可以打 
                      發時間嘛!」還有師姊公車坐到一半,想到機不可失,立刻站起來向同車 
                      乘客宣導、解說,大家都笑稱這是「強迫式中獎」,因為公車上無處可逃 
                      ,只好乖乖聽『話』。 
                       
                      「我們並不是一開始就這麼大膽的,但只要穿上柔和忍辱衣就有勇氣了, 
                      不管人家怎麼看,只想著要完成工作,這就是使命感吧!」師姊們說。 
                       
                      在惡劣氣候中宣導,也考驗著慈濟人的毅力。有時看到人們隨手將傳單丟 
                      棄在泥地上、雨水中,師姊們看了覺得好心疼,這可都是善心人士布施的 
                      心血,怎可任意糟蹋?於是一張張溼淋淋的紙張,被細心的撿起、舖貼在 
                      牆上;「旁觀的人還以為我們腦筋有問題呢!」師姊們解釋道:「這樣把 
                      它晾乾,乾了就可以再用啊!」人群中傳來一句:「你們慈濟人真有心啊 
                      !」即使有再多的委曲,也會一掃而光──至少有人知道這分苦心,至少 
                      有人贊同他們的作法,這就是最大的鼓勵! 
                       
                      也有師姊,為佈置抽血驗血會場不慎摔傷了腳,醫師囑咐千萬不可移動, 
                      師姊回答:「不行,明天我還要再動一天!」結果第二天為驗血活動,竟 
                      忘記腳傷,止痛藥也沒吃,照樣活動,連醫師都表示不可思議,而師姊只 
                      覺得這就是上人所說的「多做多得」吧! 
                       
                       
                       
                      付出原來是得到 
                       
                       
                      若問師兄姊這般付出,究竟得到了什麼呢?答案是:看盡人性的光輝與美 
                      善。 
                       
                      「帶去軍中的抽血針管早已用完了,阿兵哥們卻拿著影印的捐髓同意書不 
                      肯離去……。」 
                       
                      「有位五十四歲的先生堅持要抽血,他說『我還有一年的資格,我要趕快 
                      捐』……。」 
                       
                      「有些人剛開始拒絕聽我們說明,現在已經是我們的宣導人員了……。」 
                       
                      這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常常令師兄姊熱淚盈眶,感恩良久。「誰說我們 
                      在付出?我們得到的更多呢!」一位師姊說:「當我們在勸募、在請求別 
                      人聽我們解說時,我們也正在體會別人生病、求救時的心情。」 
                       
                      就是這樣的歡喜心、慈悲心,慈濟人終於打開國內捐髓風氣,同時,也將 
                      慈濟的人文精神播到每一個角落。 
                       
                       
                       
                      關懷小組成就善行 
                       
                       
                      若說宣導、驗血是初善、中善的工作,那麼對捐髓、受髓者的關懷,就是 
                      後善的工作了。 
                       
                      上人曾言:「若有人發了慈悲心,就要把他的菩提根照顧好。」「關懷小 
                      組」就是因這個目的而成立。 
                       
                      要當個救人的菩薩並不容易。發心驗血後,配對符合的機率已很難得,若 
                      願捐髓更是可貴;但除了本身的勇氣、愛心之外,捐髓者還需面對家人、 
                      親友反對的考驗。此時,關懷小組就必須負起溝通的責任。 
                       
                      所謂溝通,並不是說服或強迫捐髓,而是適當的關懷及說明,以期保住這 
                      分「菩提根」。 
                       
                      曾有住在台中配對成功的捐贈者,和師兄約好北上進一步檢查,結果對方 
                      因睡過頭,遲了兩個多小時才出現。這兩個小時令師兄如坐針氈,又怕又 
                      急;等到人出現後,師兄直說:沒關係、沒關係,只要來了,只要沒改變 
                      心意,要我等多久都可以……。 
                       
                      除了事前溝通之外,當捐髓者在醫院做各項檢查及抽髓手術,關懷小組均 
                      會陪同參與,直到手術結束,捐髓者安然返家。 
                       
                      看過因捐髓者拒絕而消逝的生命,也看過因捐髓者的勇氣而重生的患者, 
                      師兄姊們感觸良深:一條生命的存續全在一念之間,怎能不盡力去爭取、 
                      挽救呢! 
                       
                       
                       
                      具足勇氣大愛勇於付出 
                       
                       
                      在與捐髓者的互動中,更讓師兄姊有深刻的體會:與其說我們在關懷他們 
                      ,不如說我們在學習他們那一分勇氣與大愛── 
                       
                      一位年輕女孩,面對家人的反對,仍不改捐髓初衷,她向父母說:「今天 
                      我如果不救他,他的生命就會在我眼前消失,除了我,還有誰可以幫他呢 
                      ……」 
                       
                      一位捐髓者,得知自己貧血,首先考慮的不是自己的健康,而是「這樣會 
                      不會影響我救人?」甚至面對親人的疑慮,她僅回答:「什麼都不必說了 
                      ,我已經決定了!」 
                       
                      ………… 
                       
                      這些點點滴滴「尊重生命」的具體呈現,激發了師兄姊的悲心與願力,他 
                      們抱著學習的心態,不斷充實自己,期望扮演好「橋樑」的角色,幫助更 
                      多人完成救人的善念。 
                       
                       
                       
                      永無止盡的生命拔河賽 
                       
                       
                      回首來時路,成立骨髓資料庫由初期的篳路藍縷,遭受部分人質疑,到今 
                      日擁有十萬人的志願捐髓人數,慈濟人已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未來,資料庫將朝著提高品質及加強對原住民宣導的方向努力。慈濟人的 
                      腳步仍不能止歇,正如一位師姊所言:慈濟人明白這是一場馬拉松賽,我 
                      們將伴隨血液疾病患者與生命拔河;而這場拔河賽是群體戰,要腳步一致 
                      ,用力、再用力才能致勝;這條路,大家會以歡喜心、無怨無悔地走下去 
                      ……。 
                       
                       
                       
                       
                      〈捐髓宣導/海外篇〉 
                       
                       
                      一九九二年十月,慈濟美國分會為罹患血癌的留美學生溫文玲舉辦尋找合 
                      適骨髓的驗血活動,首開慈濟呼籲捐髓的先聲;一九九三年十月,慈濟基 
                      金會臺灣地區骨髓捐贈資料中心成立,不只台灣本島慈濟人為這項神聖使 
                      命奔走,全美、亞洲、澳洲等地慈濟人,也響應上人號召,陸續動員籌辦 
                      活動。兩年半來,海外慈濟人共舉辦三十場以上的捐髓驗血活動,超過兩 
                      千三百位民眾參與。 
                       
                       
                       
                      華人愛心受肯定 
                       
                       
                      縱然海外亞裔人士有限,慈濟人仍竭盡所能,開發「髓緣」;雖然可動員 
                      的志工人力不多,卻勇於一肩擔起宣導、籌辦活動及募款的重擔。 
                       
                      無論是將推動捐髓列入會務重點,或是到華人社區舉辦驗血活動,也許規 
                      模難以與臺灣的場次相較,但確實是在有限的格局內,擴大了華僑的愛心 
                      ;尤其海外慈濟人身處捐血、捐髓普為民眾接受的國度中,要帶動亞裔捐 
                      髓,面對的不只是亞太人士,還有當地捐髓相關機構的質疑。 
                       
                      「當我聽到澳洲骨髓資料庫對於慈濟人要發起驗血活動表示懷疑時,我並 
                      不驚訝。」雪梨甘羽南師兄曾如是說。直到慈濟人與他們合作第一次驗血 
                      活動,紅十字會內首次湧進多位黑髮、黑眼、黃皮膚的華人,他們才肯定 
                      慈濟人的用心。 
                       
                      而新加坡人民也因慈濟呼籲捐髓,增加對台灣人的好感,覺得台灣人不只 
                      是有錢或愛吵架而已,原來也可以如此有愛心;而且慈濟新加坡分會是唯 
                      一願意配合新加坡骨髓捐贈資料中心做長期呼籲的機構。 
                       
                      一九九四年五月,美國國家骨髓捐贈計畫(U.S. National Marrow-donor  
                      Program簡稱NMDP)頒獎予慈濟美國分會,讚揚其在洛杉磯亞裔地區推動  
                      志願捐髓的貢獻。附屬於NMDP的美亞骨髓捐贈中心,過去與慈濟聖荷  
                      西聯絡處合作愉快,他們對於慈濟人的行動也非常讚歎,並主動將慈濟聯  
                      絡處的電話附在該會的宣傳單上。  
                        
                      海外呼籲捐髓,其實受惠的不只有亞裔待髓患者啊!  
                        
                        
                        
                      做法有異,愛心無別 
                       
                       
                      美國、新加坡及澳洲等國家,計有十個慈濟據點長期宣導捐髓觀念。他們 
                      與當地骨髓資料庫合作過程中,感受到雖在蒐集血樣、處理骨髓移植的細 
                      節不盡相同,國情與捐髓風氣也有異,但那分「博愛」心懷是同等的,而 
                      且有更多的精神與態度值得記取學習。 
                       
                      全美目前有洛杉磯、聖荷西、西雅圖、休士頓、達拉斯、芝加哥、紐約等 
                      地慈濟人舉辦過捐髓驗血活動,今年七月,美國慈濟義診中心鑑於過去各 
                      個據點分別與不同的機構合辦活動,所收集檢體及作業流程缺乏統一規畫 
                      ,因此決定進行協調及整合──集中全美慈濟人的力量,將各地呼籲捐髓 
                      的工作系統化,不但讓所取得的亞裔骨髓資料能發揮大功能,並裨益與臺 
                      灣、全美,甚至其他國家的骨髓資料庫網路連線作業,使亞裔待髓者能縮 
                      短尋求配對的時間。 
                       
                      美國國家骨髓捐贈計畫(簡稱NMDP),是慈濟骨髓資料庫預計連線的 
                      對象之一,過去兩年來,多次與美國慈濟據點合辦捐髓驗血活動。NMD 
                      P成立於一九八六年,負責彙整全美個別捐贈者、骨髓移植醫療中心、捐 
                      贈中心、抽取中心之電腦資料庫,以統籌管理全美志願捐髓者的骨髓資料 
                      檔案,及執行配對、移植工作。一般美國民眾成為志願捐髓者需自付檢驗 
                      費,若是少數民族或亞裔人士,則由該機構負擔。 
                       
                      慈濟雪梨聯絡處與澳洲骨髓資料庫的合作始於一九九四年九月,一年來已 
                      舉辦過四次,「每次人數不多。」師兄姊解釋道,因為澳洲骨髓資料庫較 
                      不辦大型驗血活動,在他們的記錄中,凡是在街頭或是公共場合被勸導而 
                      來登記志願捐髓的民眾,往往在日後通知配對相符,拒絕率很高;所以資 
                      料中心委交各地紅十字會統理抽血驗血工作時,設有專業相關醫護人員及 
                      翻譯人員,當民眾表明捐髓意願時,必進行相當謹慎、正式的面談;另外 
                      ,紅十字會要求每位欲捐髓者除了檢驗的血液外,尚須捐出四百三十西西 
                      血液給血庫。 
                       
                      「他們與我們相同之處在於擁有一顆真誠、可愛的心吧!每個人都是如此 
                      善盡本分。」雪梨紀雅瑩師姊提到,澳洲骨髓資料庫的專業工作人員與一 
                      般民眾,把捐髓視為平常事;林信義師兄形容這種精神猶如服兵役般,「 
                      好像完全是義務的!」 
                       
                      一九九三年六月成立的新加坡骨髓捐贈中心,為民間慈善基金會,由病友 
                      家屬發起,獲新加坡國立大學微生物學教授任宜哲博士大力支持及配合, 
                      所有血液檢體並送交國大檢驗;目前有九千筆志願捐髓者資料,大部分為 
                      亞裔人士。志願捐髓者無須付檢驗費用,政府亦沒有補助,只批准捐款者 
                      百分之百的扣稅優惠,因此新加坡慈濟人為其籌募基金,已募得約兩百萬 
                      坡幣。 
                       
                      新加坡靜蓮師姊也由衷讚許當地骨髓資料庫的工作人員,尤其是中心主席 
                      龍仕強先生和任宜哲博士,都有各自的事業在忙,還要主持捐髓中心的業 
                      務,到處演講、呼籲,「他們這種除了付出,還是付出的精神,值得我們 
                      學習。」 
                       
                       
                       
                      開啟長情,發揮大愛 
                       
                       
                      理性與感性兼具的呼籲,是大部分慈濟人認為可以協助亞裔人士具備正確 
                      捐髓常識,且能付諸行動的方式。新加坡骨髓捐贈中心主席龍仕強先生表 
                      示,慈濟人的宣導,注重人性長情大愛的啟發;骨髓中心則偏重科學研究 
                      與醫療治療方面的過程講解,這是不錯的搭配方式。 
                       
                      此外,加強文宣品的製發,也是宣傳上重要的一環。在澳洲,慈濟人必須 
                      謹慎詳實的將當地捐髓機構的文宣翻譯為中文;而新加坡華文程度不高, 
                      英文版的文宣更顯重要。文宣品除了以傳統方式分發,現在更搭配網路上 
                      線,如藉由E-Mail傳送給更多用戶。 
                       
                      「自己先挽袖抽血、驗血,實際感受一下,更有說服力。」志工們覺得事 
                      前收集、研讀相關資料是非常重要的,但唯有自己先做到了,才更有信心 
                      鼓勵別人參與。 
                       
                      在美國舉辦的場次中,有多次是為亟待骨髓移植的特定患者而發起的── 
                      真正是救命行動!如今年二、三月間,洛杉磯及西雅圖密集舉辦捐髓驗血 
                      活動,希望為游走生死邊緣的馬玉榮先生,盡快找到相符的骨髓;期間, 
                      華僑以行動表達他們的祝福,慈濟人也不斷前往關懷、鼓勵他;最後,馬 
                      先生在英國骨髓資料庫尋得配對相符者,他向慈濟人表示,等身體好起來 
                      ,也要做一個救人的人,跟著慈濟人一起行人間菩薩道。 
                       
                      因為地域廣大,華僑駕車自遠方趕來抽血的熱情,讓人彌感珍貴;成群結 
                      隊的臺灣留學生,雖然錯過了在家鄉抽驗的機會,但慶幸在海外一樣有付 
                      出的機會…… 
                       
                      慈濟人辦捐髓驗血活動,雖然時空場景不同,愛心卻一樣熱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