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喜大捨之日
感懷慈母 |
|
◎德恆師父口述/淑娟記錄 |
|
沒有一般肝癌病人的激烈疼痛,母親是在莊嚴的念佛聲中,
毫無痛苦的安詳往生,臉上還帶著微笑。
母親不僅生前親手布施,往生後更發揮「大捨」的精神──
捐出大體,希望有助於醫學研究。
母親性好靜,擅理家務、樂於助人,為傳統中國婦女﹕凡事寧已吃虧亦不
佔人便宜,更不與人計較或搬弄是非,深得左鄰右舍之敬重﹔對子女一向
以身示教,不曾打罵或惡口,若子女犯錯,定好言相勸。
我二十三歲時,因鄰居引介,加入慈濟會員,半年後出任委員。
由上人的開示中了解──真正孝順父母,並非只是給予物質上的享受,而
是給予慧命的永續。上人為報父母恩,不畏種種逆境,突破層層困難而出
家﹕並於出家後獻身佛教,致力於利益人群之工作。此精神深深感動了我
,我決心跟隨上人出家修行──一方面是希望付出自己的心力,學習為人
群奉獻,替上人分擔壓力﹔另一方面,希望以奉獻社會人群之功德,回報
父母養育之恩。
◆在家之孝與出家之孝
出家後,甚少返家﹔但母親對我仍非常關切,常將零錢存起親自帶來花蓮
,要我常打電話回去給她。
我總是將這些沉甸甸的零錢,大部分以母親名義捐出,只留下少部分來打
電話。
母親後來從上人的開示中,知道慈濟志業龐大,尚有許多建設未完成,一
向深具慈悲心的她從此便將所存的零錢轉而要我捐出,希望能幫助上人做
救濟工作,且每個月又另外捐出一千元功德費。
最難得的是,當上人呼籲資源回收──「將垃圾變黃金」的環保運動時,
母親因有早起運動的習慣,自八十三年起,便於運動時,隨手撿拾空罐子
回家清洗,再交給大姊拿去變賣,將所得捐給慈濟。即使後來生病住院期
間,母親仍懸念要趕快好起來,好回去撿空罐子,幫助上人做救人的工作
。
◆以佛法面對無常
今年七月間,母親前來慈院檢查長期重聽的耳朵,在精舍小住。某日中午
,我照例陪母親散步時,她突言右腹疼痛。至慈院檢查,發現肝臟有一顆
九公分大的腫瘤,醫生當場宣布須住院治療。
此消息猶如晴天霹靂,讓我難以承受!因為母親身體一向硬朗,雖有高血
壓,也一直控制得很好……,在得知此事後,因擔心年高的母親無法承受
此突如其來的打擊,我們隱瞞了病情。
雖明知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經之事,但因尚無心理準備,心中仍有不捨,幾
度在母親面前差點不能控制自己,但仍強忍住悲傷,一如往常般照顧她。
入院後經過種種檢查,醫生確定母親的腫瘤為惡性,且是由別處轉移過來
。隨著一次次檢驗報告的証實,我內心也一次次的調整和接受──相對於
家人的悲傷,我已是出家的修行人,知道人生無常、生老病死之理,所以
我以佛法做為精神的依止﹕我在佛前發願,願盡心盡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
,希望將一切功德迴向給母親,減輕她的病痛,如果能夠,我願代母親受
一切疼痛,也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俗家的兄姊。
因考慮母親年紀大又有高血壓,我們為她選擇栓塞治療,而不動手術。住
院期間,遇母親情緒不穩時,我會講一些在月刊或道侶中刊登的小故事給
母親聽,紓解她的情緒,讓她高興。我心中別無他念,盡心盡力照顧母親
,再疲倦也會因看到母親的笑容而化為烏有。
八月底,母親因情況穩定回精舍靜養,在眾人關心Э及細心照顧下,身體
恢復良好。
因母親來花蓮已近三個月,甚為想家,所以在精舍過完中秋節,我便陪她
回台南俗家。
◆惦記著要捐錢
母親回家後,病情相當穩定,只是背部和腰部有酸痛感。十月底,她回慈
院複檢,發現癌細胞已擴散至肝部,並蔓延至淋巴結。醫生表示情況不樂
觀,希望家屬有心理準備。
其實我心中早知會面臨此事,只是沒想到來得這麼快!但是,該來的還是
要去面對。
母親生病期間,每日仍親自投下三十元於福慧珍粥的空罐中。有一晚,母
親半夜起身投錢,睡在一旁的大姊以為她身體不舒服,急忙詢問,母親表
示﹕「只是想投錢而已……」母親連忙睡夢中也惦記著要投錢給上人……
這段期間,母親常在佛前發願,希望身體趕快好轉,要回去撿空罐子幫助
上人做救人的工作。隨時隨地也都見到母親的雙唇啟合正在念佛,其念佛
之精進,連我都深覺不及。
◆為母親開啟慧命
深知母親時日不多,就算我再孝順、準備更好的東西給母親吃,也只不過
是物資上的供給﹔所以,為了讓母親真正得到解脫,有天中午,我問母親
想不想皈衣上人?由於母親一直很尊敬上人,立即欣然應好。
我又向母親提起,一些慈濟人往生後,將器官或身體捐出,讓醫生或醫學
院的學生做醫學解剖,這對醫學研究的貢獻很大。我問母親將來願不願意
也捐出?母親說「好」,但要我代為告知家人。
所以我便告訴俗家大姐:「不管母親的壽命長短與否,在物質方面我們已
盡心盡力。但生命是有限的,這樣對母親還不夠盡孝﹕應該為她未來鋪路
。現在除了讓母親皈依成三寶弟子外,也要啟發她恆長的善念。雖然母親
已能每日以金錢來布施,但若能在往生後捐出大體,這是發大心的菩薩。
更何況捐給醫學院後,那裡環境清幽、莊嚴,一年還有兩次追思儀式,這
比往生後燒掉或是埋在地上腐爛還要有尊嚴。像這種集眾人的祝福,才是
最大的福報。」
明理的大姐聽過我的說明後,深表贊成,返家後將此事轉達給其他兄姊知
道,大家在了解後,也很贊同。
因為民間習俗是盡可能在家中往生較好,大哥原本希望母親能送回家中,
待往生後再將大體送到醫院做處理。
我則認為一切隨緣──因為我在慈濟出家,上人也曾表示,慈濟醫院是大
家點滴捐獻的力量建成的,醫院的一磚一瓦也有母親的力量在,因此這裡
不算是「外面」,而是母親心靈的皈依處。若是母親的病情有起色,她想
回家我也不勉強。
只是我希望母親能在慈院治療,我對院內的醫生很有信心,尤其看到醫護
人員將母親視為親人般照料的耐心和愛心,讓我們有說不盡的感恩。所以
大哥最後也放心讓母親留在醫院。
◆平靜念佛走完人生
十一月一日早上,照例於下殿後去請母親起床喝牛奶,但見母親似熟睡,
不忍將她喚醒。一會兒後發現母親反應緩慢,欲扶其坐起時,發現她全身
無力,已陷於昏迷狀態。緊急送醫急救,才挽回了生命。接著母親再度住
院治療。
後來,我代母親向上人請求皈依,喜獲上人慈允,當天我便請了上人開示
「三皈依」的錄音帶給母親聽。母親一面聽,還會一面在上人於錄音帶問
大家「聽懂嗎?」時,回答「聽懂!」在一旁的我們看到母親如此虔誠、
恭敬的樣子,不由得自內心感到歡喜和安慰。
七日,母親體溫突然降至三十五度,護士小姐趕緊拿燈光來照射,約一個
多小時體溫才回升,第二天也是相同情形。九日下午主治醫師告訴我們,
母親病情惡化,這兩天將是危險期。
十日中午,上人專程到醫院為母親皈依,賜法號為「慈生」,希望母親慈
悲之心,發願再來做個救人的人,並要母親虔誠念佛,不要罣礙,向著清
淨的世界走去。
上人也安慰我兩個姐姐不要流淚;要以安詳、穩定的心來看待,病人見大
家心苦,會有所牽掛。
下午五點多,俗家親人陸續趕來。母親看到這麼多的親人,心裡很高興,
一直想講話,但又因表達不清,無法讓大家聽懂。因此,眾人就一個個告
訴母親,大家會互相照顧、教育小孩,請母親放心。母親又喚了我和淑娟
,我們也請母親安心,會盡心盡力做好該做的事。
八點多,我們為母親擦淨身體,穿上灰色中山裝。一會兒,母親突言要「
襪子」,便趕緊為她穿上。過不久,母親又說「鞋子」,德如師父幫忙買
回穿上後,母親才安詳地躺在床上唸佛。
晚上,母親的心跳開始不規律,血壓也一直降低。之前我們曾告訴醫生,
若遇母親病況危急時,不希望為她做任何急救,或送進加護病房,只希望
一切順其自然,讓母親以最輕鬆、最自然的方式離開,不要再受任何痛苦
。
此時,見母親情況惡化,我勸家人不要哭泣,要告訴母親安心念佛,去阿
彌陀佛那裡。兄姊們一一靠在母親耳朵旁對母親如此說﹕我也對母親說:
「你的身體已經壞了,我將你的身體捐給慈濟、給師父去救人﹔你去阿彌
陀佛那裡換一個好的身體,再回來行菩薩道救人。現在你只要安心念佛就
好了,我們也一起幫你念。」母親以微弱的聲音回答:「好,我很安心。
」
不多久,母親的呼吸聲逐漸轉弱,十一點十五分,呼吸停止,安詳往生。
那時沒有一個人哭泣,只有不斷地佛號聲陪伴著母親。
◆母親笑了
我們將母親送到助念堂,大家安靜的念佛。凌晨一點多,精舍常住師父和
師姊們也趕來助念。我看著母親的臉,靜靜地念佛,發現母親臉色由原來
的暗黃,一直變淡,而且表情安詳如在睡眠般,晚上還帶著微笑,非常好
看。
以前也曾多次為人助念,但是第一次念佛念得這麼安心、自在﹔連來助念
的師父、師姊也讚歎不已,真的很不可思議,所以大家都愈念愈趕到法喜
充滿。
母親很有福報,早上又不斷有精舍常住眾、委員、志工等人來助念,共助
念了十二個小時。當我們將母親送進往生室,準備做防腐處理時,竟發現
母親的臉笑得很莊嚴。此時家人看了也深感安慰,不再感到悲傷──因為
我們相信,母親是要我們大家放心,所以才笑得這麼自在歡喜。
母親是在毫無痛苦的狀態下往生,不僅沒有癌症病患的激烈疼痛,而且是
在莊嚴念佛聲中,淨身穿戴整齊的離開,所以院內的副護理長說:「做了
那麼多年的護士,還是第一次看到肝癌病患如此安詳、無痛苦的往生。」
巧合的是,這一天是農曆九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成道日,精舍有十五位近
住女圓頂,算是一個大喜的日子﹔而母親捐出大體,是一分大捨的心,所
以今天可說是「大喜大捨」的一日。
◆將普天下長者視為父母
辦完母親的後事,我告訴俗家兄姊們:「人在世時,親手所做的布施功德
,才能分分己得。母親在世時我們都已盡心盡力引導她行善布施,現在母
親往生,我們儘量以簡單、莊嚴的方式處理,將錢節省下來,以母親的名
義捐出,讓這筆錢發揮救人的功能。」
兄姊們看到這麼多人關懷、協助處理母親的後事,心裡非常感恩,所以對
我的建議也都能歡喜贊同。他們不但婉辭奠儀,並將之前準備好辦喪事的
費用捐出,而且還在母親往生後四十九天內持素不殺生﹔希望以最誠孝之
心,來辦理母親的後事。
在母親住院期間和往生後,母親娘家的親戚都曾來探望、關懷,我將母親
捐贈大體之事向他們說明,起初他們也捨不得,但是在經過解釋及實地看
過醫學院後,他們都覺得這樣做很有意義,也認為母親很有福報。
面對母親的安詳往生,雖覺寬慰,內心仍有不捨,但思及悲傷對母親並無
任何助益,不如將這分悲傷化為有形的行動付出﹔將對母親的私愛,擴大
去愛普天下的長者,將他們視為自己的父母般恭敬、關懷……。
◆感恩所有助緣
在母親住院期間,承蒙上人的關心,及精舍常住師兄、師姊們給予很多的
鼓勵和問候,這分法親道情讓我很感恩﹔而慈院的主治醫師黃呂津深具愛
心和耐心,護理人員也將母親視若自己的阿嬤般照顧,不斷給予關懷,真
的很感恩﹔還有來自各方的關心……這一切一切我都銘記在心,無法一一
表達內心的感恩,希望藉此向所有給予關心的人表示感謝──阿彌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