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永久的希望來源 
                      ──骨髓庫朝向無量目標發展 | 
                   
                  
                     | 
                   
                  
                    | ◎楊倩蓉 | 
                   
                  
                     | 
                   
                  
                    《慈濟志業年度回饋》˙骨髓篇 
                       
                       
                      「骨髓移植難就難在不是任何人願意捐,就能捐,因為配對不合的,即使 
                      有心想捐,也捐不出去﹔所以,我們有必要成立一個骨髓資料庫,把所有 
                      發心捐髓的資料集中起來,輸入電腦,隨時備用。」──證嚴上人 
                       
                       
                       
                      本著「尊重生命」理念,希望能挽救更多血癌等血液疾病患者的生命,慈 
                      濟基金會於八十二年十月成立骨髓捐贈資料中心,義不容辭地接下「呼籲 
                      大家來捐髓」這項重擔。 
                       
                      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療嚴重血液疾病的最好方法﹔以往很多需要作骨髓移植 
                      才有可能挽救生命的病患,就是難以找列捐髓者,在漫長的等待中錯失移 
                      植時機,而喪失生命。 
                       
                      證嚴上人在徹底了解捐髓者捐髓後十天內,便可補足所捐的骨髓量,實於 
                      己無損﹔而受髓者卻可能因對方捐出的健康骨髓而重獲新生──「骨髓捐 
                      贈,無損己身」之後,毅然成立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呼籲社會大眾加 
                      入志願捐髓行列。 
                       
                       
                       
                      ◆愛心收成 
                       
                      「有『人緣』的地方就有『髓緣』。 
                      我們不要在乎自己是否用到這福報﹕ 
                      而應關心自己給予的福報,別人用到了嗎?」 
                      ──骨髓捐贈宣導小組總幹事陳乃裕師兄 
                       
                       
                      八十四年度,「慈濟基金會台灣地區骨髓捐贈資料中心」無論是在推動骨 
                      髓捐贈觀念、舉辦捐髓驗血活動、安排首次捐髓者與受髓者相見歡及促成 
                      國際合作等方面,都有極豐碩的成果。 
                       
                      尤其是骨髓資料中心在八十四年七月九日,迅速達成招募十萬名志願捐髓 
                      者的初期目標﹔這項舉世視為愛心奇蹟的背後,是傾注所有慈濟人的汗水 
                      ,在短短一年多裡,歷經烈日、狂風和暴雨的天氣,走過大街小巷•穿梭 
                      在人群可能聚集之地,即使只有五分鐘的宣導時間也緊緊抓住,才成就出 
                      今日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成為全球最大的華人骨髓庫。 
                       
                      為了在施與受之間搭起「髓緣」橋樑,骨髓捐贈推動小組兩年來在全省各 
                      地舉辦超過一萬場次的捐髓說明會,來自人們的反應雖有負面的批評,卻 
                      有更多正面的讚揚。 
                       
                      反對的人說﹕「動用這麼多人力與社會資源,只為少數血癌病患,值得嗎 
                      ?」 
                       
                      不了解的人說﹕「你們慈濟這麼多人,自己捐髓不就有了?何必這麼費事 
                      呢?」 
                       
                      然而,卻有更多的人在了解捐髓者是一件救人又無損己身的事後,紛紛挽 
                      袖加入驗血行列,願意成為一個志願捐骨者﹔甚至呼朋引伴共襄盛舉。 
                       
                       
                       
                      ◆生命無價 
                       
                      「骨髓捐贈,不僅僅在於是否有形的延長了血液病患的生命, 
                      更是一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形大愛的發揚。」 
                      ──骨髓捐贈資料中心專責小組 
                       
                       
                      生命無價,每個生命都應同等尊重,只要能給予血癌病患一線生機,就值 
                      得我們努力﹕而「髓緣」難覓,兩個不同血源的人骨髓性質相合的機率約 
                      只萬分之一,可說微乎其微,因此,捐髓需要全民的努力。 
                       
                      在一場宣導說明會上,一幕幕動人的情境曾經上演── 
                       
                      一位大學校長表示:「我已經五十四歲了,再過一年就不符合捐髓的資格 
                      了,要趕快把握機會加入志願捐髓行列!」 
                       
                      警察人員說﹕「你們趕快安排時間來!」 
                       
                      而在捐髓驗血活動現場,感人的鏡頭更是隨處可見﹔有的母親帶著尚在強 
                      褓中的嬰兒來,希望母子都能參與驗血﹔有的人看了宣傳單後,不僅個人 
                      響應,甚至趕回家通知親朋好友前來﹔有些人不想錯過驗血的機會,一大 
                      早就持無座車票,搭火車從高雄一路站到台北,驗完血再一路站回高雄﹕ 
                      許多公司行號在聽過說明會後,不僅一起響應,甚至組隊前往現場做義工 
                      ,更捐款贊助捐髓推動基金。 
                       
                       
                       
                      ◆堅定救人心志 
                       
                      「要真正具備救人的心,才能挽袖參加驗血活動, 
                      以免日後反悔,不但病患希望破滅,也浪費了上千元的檢驗費」 
                      ──當師兄姊深入軍區舉辦說明會時,軍中長官不忘叮囑隊上弟兄。 
                       
                       
                      的確,骨髓庫要找的就是這分「救人的心」,對捐髓不了解沒有關係,有 
                      專家會詳細解說,重要的是──堅定的救人意志。 
                       
                      八十四年度透過密集宣導,捐髓風氣已漸漸打開,許多人踴躍響應驗血, 
                      加入志願捐髓者行列﹔然而,有一小部分人在配對到後,卻因某些因素無 
                      法捐髓。 
                       
                      骨髓資料中心一再提醒社會大眾﹔千萬不要僅憑一股熱血衝動,或是持著 
                      「雖然驗了血,不一定會配到我」的僥倖心態,轟轟烈烈地驗了血,一旦 
                      被配對成功,卻又不願捐贈,使得等待受髓的患者在燃起希望之後,又掉 
                      入更深的絕望﹔或是在血癌患者已接受「纖滅療法」後反悔,如此將危及 
                      病患生命。 
                       
                      此外,過去也有一些熱情的學生加入志願捐髓行列,隔天資料中心便接到 
                      這些孩子家長的電話,要求將孩子除名──理由是未經父母同意。 
                       
                      因此,去年各地舉辦的捐髓說明會及驗血活動現場,將「確定捐髓者的意 
                      願」列為宣導重點之一﹔特別是未滿十八歲的青少年,強調需附家長同意 
                      書方能驗血,以減少此情形。 
                       
                       
                       
                      ◆捐髓基金需求激增 
                       
                      「骨髓捐贈資料中心不僅需要人,也需要基金」 
                      ──骨髓捐贈宣導小組 
                       
                       
                      在打開捐髓風氣之後,隨著志願捐髓人數增加,捐髓基金的需求也激增。 
                       
                      在美國,志願捐髓者必須自付檢驗費﹕在臺灣,目前骨髓捐贈資料中心的 
                      運作包括抽血檢驗及提供病患尋求配對,完全是免費服務。 
                       
                      然而,每一位志願捐髓者血液檢驗費用約一千元,而每次驗血活動檢體送 
                      往國外的運費加配對作業費,約需十萬元,全數由慈濟基金會負擔。 
                       
                      因此,宣導小組的另一個重點便是希望大家明暸﹕骨髓捐贈不僅需要人, 
                      也需要錢來完成,希望社會人士能贊助基金。 
                       
                       
                       
                      ◆支持他們勇敢的決定 
                       
                      「一個病患選擇骨髓移植,是他自己的決定、一個勇敢的決定﹔ 
                      所以骨髓庫很大的意義是──讓勇敢選擇移植的病患,有路可走。」 
                      ──慈濟台北分會健康諮詢中心張正弘醫師 
                       
                       
                      對於志願捐髓者來說,骨髓捐贈確實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愛心﹔但是對於受 
                      髓者來說,在選擇骨髓移植時,又何嘗不是一種勇敢的嘗試? 
                       
                      第四例接受非親屬骨髓捐贈移植手術的陳先生在受髓一年後,健康恢復良 
                      好,但是一年前準備作骨髓移植的他,卻整整失眠了三天,內心不斷交戰 
                      ﹔這條路我選對了嗎?萬一手術不成功…… 
                       
                      醫師告訴他,骨髓移植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病患本身的信心﹔若不作, 
                      只有消極等待死亡。 
                       
                      於是,靠著信心,他完成了骨髓移植手術,成功走出無菌室,走在陽光下 
                      ,成為宣導骨髓捐贈的一份子。 
                       
                      他表示﹕「我現在過得很快樂,因為我的生命是大家給的﹔如果不是骨髓 
                      移植,我的日子會是在等待生命結束的到來中度過。」 
                       
                      第十五例受髓者童小弟是南部首例非親屬骨髓移植成功的例子,當初父母 
                      為他選擇做骨髓移植手術時,曾四處打聽有關骨髓移植的事,希望這條路 
                      不會走錯。童小弟的母親在孩子骨髓移植成功後的記者會上,回想起當初 
                      擔心害怕的心情,仍難掩激動地落淚說﹕「身為血癌兒童的母親,所承受 
                      的壓力,外人是難以想像的,唯有同是血癌患者的家屬,才能切身體會。 
                      」 
                       
                      童小弟在接受骨髓移植兩個星期後,恢復狀況出奇的快速,重新成為一個 
                      活潑、健康的孩子,再次證明了骨髓移植這條路走對了! 
                       
                      骨髓捐贈資料中心便是提供一條路,讓勇敢選擇骨髓移植的血癌患者有路 
                      可走。 
                       
                       
                       
                      ◆捐髓──救人菩薩道 
                       
                      「如果說每一位志願捐髓者都是佛菩薩, 
                      而骨髓隨庫就是一條菩薩道,用來成就每一位發心的菩薩。」 
                      ──骨髓捐贈關懷小組 
                       
                       
                      到八十四年底為止,骨髓捐贈資料中心已完成二十五例非親屬骨髓移植手 
                      術,將近九成的志願捐髓者得知被配對成功時,捐髓意願都相當堅定。關 
                      懷小組在陪伴他們抽髓的過程中,常感到彷彿在照顧一位活菩薩。 
                       
                      第十七例捐髓者在接獲被配對成功的電話通知時,雖感意外,卻表示﹕「 
                      既然去驗血,就要有心理準備,一定要捐給需要的人。」 
                       
                      第十九例捐髓者是佛教徒,甫接獲電話通知便表示,將在每日作早課時, 
                      回向給這位受髓的小妹妹,祝福她平安健康。 
                       
                      第二十三例捐髓者更是在入院後向醫師詢問﹕作抽髓手術是否可以不要麻 
                      醉,讓他親身體會病人的痛苦?雖然沒被醫師接受,但其悲心令人動容。 
                       
                      骨髓移植手術無論是對捐髓者或受髓者來說,都是一場「大勇」的試煉。 
                      對捐髓者來說,骨髓捐贈是「頭目髓腦,悉施於人」的最上布施,在付出 
                      大勇時,功德亦最大﹔對受髓者來說,勇敢地選擇骨髓移植,是他對生命 
                      表達渴望與熱愛的最高點。 
                       
                       
                       
                      ◆骨髓因「需要」而可貴 
                       
                      「當初美菁說要捐贈骨髓,我大力反對, 
                      幸虧女兒堅定,才沒有造成遺憾﹕ 
                      而女兒捐髓之後,仍是這麼健康,這麼漂亮!」 
                      ──國內首例非親屬骨髓捐贈者葉美菁之母 
                       
                       
                      八十四年五月十四日母親節,資料中心為國內首例非親屬骨髓捐贈移植手 
                      術的捐髓、受髓者雙方舉辦「相見歡」活動,鼓舞了、也感動了許多人﹕ 
                      也因而有更多人主動前來參與捐髓驗血活動。 
                       
                      受髓者──十五歲的魏志祥在相見歡記者會上說﹕「罹患血癌的人不要放 
                      棄希望,因為有慈濟在啊!」 
                       
                      志願捐髓者葉美菁小姐說﹕「沒有一種醫療行為,會為了救一個病患,而 
                      損及另一個人的健康,骨髓捐贈亦然,無損己身,又能救人一命﹔而且, 
                      說不定下一個需要的人就是我們自己。」 
                       
                      主持這項骨髓移植手術的三軍總醫院學王成俊醫師說:「骨髓不因累積而 
                      擁有,也不因存在而增加價值,它是因有『需要』才有價值啊!」 
                       
                      誠然,骨髓移植是血癌患者在面臨生命抉擇時,唯一的希望﹔這分希望, 
                      對於捐髓者來說,捐髓如捐血般──體內很快會再生:但是對於受髓者來 
                      說,志願捐髓者所捐出的骨髓,卻可能延續他的生命,是重獲健康的珍貴 
                      禮物,何其重要! 
                       
                      一年前,陳雯琪小姐的愛心骨髓,成為台灣首例跨國捐髓至新加坡的義舉 
                      ,雖沒能留住受髓者吳素蓓的生命,吳素蓓的父母與哥哥卻在一年後── 
                      八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專程搭機來台,不僅想當面向捐髓者致謝,更為 
                      了感激慈濟骨髓庫──在他們焦急萬分地尋找適合女兒的骨髓時,給予鼓 
                      勵興希望。 
                       
                      陳雯琪小姐說﹕「我很高興將自己健康的骨髓捐出來,如果仍有機會再度 
                      被配對成功,我還是願意捐。」 
                       
                      吳素蓓的母親則含淚表示:「素蓓在知道台灣有一位愛心人士願意將骨髓 
                      捐給她後,曾說:『她就好像我生命中的太陽,給了我希望。』」 
                       
                      而素蓓在受髓後發的願﹕日後每年生日收到的紅包,將捐給慈濟作為骨髓 
                      基金。這個願望,由素蓓的父母代為實踐了。 
                       
                      八十四年十月,就讀美國舊金山柏克萊大學的華裔青年陳先生,透過美國 
                      亞裔骨髓捐贈中心,與台灣慈濟骨髓庫聯絡,找到配對符合的志願捐髓者 
                      ,進行移植手術﹔為此,舊金山友好委員會與兩名國會議員,特在十一月 
                      訪華期間,兼程拜訪上人,表達感激之意。 
                       
                       
                       
                      ◆邁向國際連線 
                       
                      「只要能救一個血癌患者的生命,今天的簽約就非常有意義﹕ 
                      救人不分國界,跨國捐髓是真正世界大同精神的發揚。」 
                      ──香港骨髓基金會秘書長哈斯金先生(Dr.Howskin) 
                       
                       
                      八十四年度是骨髓資料中心正式邁向國際化的一年。 
                       
                      目前資料中心是全球最大的華人骨髓資料庫,雖有十一萬名志願捐髓者, 
                      配對成功率達百分之四十六,但如能與全球華裔骨髓資料庫連線,則提供 
                      華裔血液病患尋求配對的符合率,將提高至百分之五十。 
                       
                      因此,積極與全球華人骨髓資料庫連線,是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的重要 
                      計畫。特別是骨髓資料中心成立以來,到八十四年底,一年十個月的時間 
                      ,國外申請配對者累計超過五百人,其中已完成四例跨國捐髓﹔由此可知 
                      ,將來與全球華裔骨髓捐贈資料庫連線後,將可提供華裔血液病患更大生 
                      機。 
                       
                      八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與香港骨髓捐贈資料中心 
                      簽訂連線合約,這是台灣骨髓庫與國際骨髓庫連線的第一步。 
                       
                      擁有兩萬名志願捐髓者的香港骨髓庫,目前已完成四十例非親屬骨髓捐贈 
                      手術。未來慈濟骨髓庫與香港骨髓庫連線合作的方式,是由病患透過主治 
                      醫師向其中一個資料中心申請配對,香港與台灣資料中心透過電腦連線, 
                      同時為病患尋求適合的志願捐髓者,如此方便病患尋求配對,並可簡化配 
                      對時程,掌握救命時效。 
                       
                       
                       
                      ◆期待更多原住民參與 
                       
                      「中國文化崇尚『捨』的美德, 
                      而佛教的精神是『慈、悲、喜、捨』, 
                      捐髓充分發揮『捨』的精神。」 
                      ──骨髓捐贈資料中心主位林碧玉師姊 
                       
                       
                      骨髓移植的先決條件是捐髓者與受髓者的HLA(人類白血球抗原)相符 
                      ,而HLA型得自遺傳,因此,一個病患尋找捐髓者,最好的機會就是來 
                      自同種族或親族。 
                       
                      骨髓資料中心目前雖有十一萬名志願捐髓者,但原住民志願捐髓者僅占百 
                      令之零點一──約一千人﹔而國內血液病患中,原住民不在少數。因此, 
                      骨髓捐贈資料中心期待原住民踴躍參與捐髓,使同為原住民的血液病患增 
                      加生機。 
                       
                      而由於骨髓資料庫的資料每年都會自然減損──因志願捐髓者年齡超過, 
                      或因遷徙與資料中心失去聯絡……等因素。所以,對骨髓捐贈資料中心來 
                      說,在沒有更好的方法取代骨髓移植以挽救血液病患生命之前,招募志願 
                      捐髓者的目標並非僅十萬或二十萬人而已,而是朝向無量的目標──期許 
                      它是一個永續性的骨髓庫,提供液病患一個永久的希望來源。 
                       
                      展望未我一年,骨髓資料中心除積極與國際骨髓庫合作連線並籌畫成立H 
                      LA研究實驗室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大家一齊來做快樂的捐髓人! 
                       
                       
                       
                       
                      比親人還親的照顧 
                      骨髓捐贈關懷小組 
                       
                      ◎楊倩蓉 
                       
                       
                      上人曾言﹕「若有人發了慈悲心,就要把他的菩提根照顧好。」骨髓捐贈 
                      關懷小組就是因這個目的而成立。 
                       
                       
                      ◆協助完成救人善念 
                       
                       
                      志願捐髓者經資料中心初步配對成功,並再次確定捐髓意願後,將安排進 
                      一步的配對檢驗及完整的身體健康檢查。在這一連串的準備工作,除中心 
                      專責人員居中聯繫協調外,並設有「骨髓捐贈關懷小組」──由全省各地 
                      慈濟委員及慈誠隊擔任。 
                       
                      被配對成功的志願捐髓者,如意志堅定,關懷小組則給予肯定與協助﹔若 
                      捐髓意願動搖,則給予心理支持,去除心理障礙。 
                       
                      關懷項目分為前、中、後期﹔前期是陪同捐髓者至醫院接受詳細的健檢及 
                      抽血﹔中期是陪同捐髓者住院三天接受抽髓手術﹔後期是捐髓者出院後的 
                      後續關懷。 
                       
                      而配合進行骨髓移植手術的各大醫院──台北有三總、台大及榮總醫院, 
                      台中榮總醫院、台南奇美醫院、高雄醫學院及花蓮慈濟醫院,在每所醫院 
                      設一組關懷小組,每組成員十位。 
                       
                      骨髓捐贈關懷小組的師兄姊本著「尊重生命」的理念,希望能幫助更多人 
                      完成救人的善念﹔而對捐髓者無微不至的關懷,亦深深地打動了捐髓者的 
                      心,無怪乎每位捐髓者都發出內心的讚歎說﹕「真是比親人還親的照顧。 
                      」 
                       
                      以下是一位捐髓者家屬的來信。 
                       
                       
                       
                      ※※※ 
                       
                       
                      八十三年十月初,太太突然告訴我,她接到捐髓通知,她的骨髓和一位病 
                      患配對成功了! 
                       
                       
                      ◆我們一定要救他! 
                       
                       
                      因為配對成功率只有萬分之一,太太從接到通知後,每天就像中獎般高興 
                      ﹕信佛虔誠的她,十分感謝菩薩賜予此助人機會。 
                       
                      我四歲喪母,失依失怙的苦痛非當事者很難體會,我不希望我的不幸經驗 
                      再發生在別的家庭,所以百分之百支持太太捐髓──我們一定要救這個遠 
                      在美國的華裔病童,否則不但他活不下去,他整個家庭也將遭受失去親眷 
                      的苦痛。 
                       
                      將心比心,這事如果發生在我或我的家人身上,我將會多麼渴望有人伸出 
                      援手──捐贈骨髓! 
                       
                       
                      ◆將愛送到遙遠美國 
                       
                       
                      從配對成功到手術(與其說是手術,倒不如說是抽取,因為根本沒有開刀 
                      ,更沒有傷口,只是幾個小針孔)之間,資料中心安排太太作了多次健康 
                      檢查和比對再確認,全程都有慈濟人陪同進行。 
                       
                      十一月二十三日,數位慈濟人陪太太向學校請三天假,學校表示無前例可 
                      循,礙於規定,只能請事假﹔救人要緊,太太就請了事假。 
                       
                      十一月二十四日下午二時許,慈濟人來接太太到三軍總醫院。看著車遠去 
                      ,我內心百感交集──太太無怨無悔慨然赴會的精神讓我感動﹔想到遙遠 
                      的地球那端,飽受病苦折磨的小弟弟生命即將出現一道曙光,內心激動不 
                      已。 
                       
                      第二天一早,送小孩上學後,我立刻到醫院探視太太。十一點,太太抽完 
                      骨髓﹔十二點,我即從電視新聞畫面上看到太太捐出的三袋骨髓已裝入冰 
                      桶,下午將隨美籍醫師飛到遙遠的新大陸﹕想到那位小弟弟有了一線生機 
                      ,我感動得潸然淚下。 
                       
                       
                      ◆救人是本份 
                       
                       
                      住院期間,慈濟人日夜守候在旁,時時關懷太太的身體狀況。十一月二十 
                      六日中午,慈濟人送太太返家﹔接著幾日又前來探視關懷。一年後的今天 
                      ,太太還接到慈濟的賀年卡。 
                       
                      救人是本份,讓慈濟人這麼用心,實在過意不去﹔再者,師兄姊讚歎我們 
                      功德無量,實在愧不敢當,其實拜佛拜己,助人助己,我們何功德之有? 
                       
                      說也奇怪,太太本來很容易感冒咳嗽,捐髓後,竟脫胎換骨似的,很少感 
                      冒,氣色也好多了,過去動輒十天半個月腦人的咳疾,也不曾再發生,不 
                      知道是新陳代謝改變了,還是捐髓帶給太太的歡喜所致? 
                       
                      其實太太非常怕看醫生,她有一顆陳年蛀牙,任憑我怎樣催促,她就是不 
                      去看醫生,沒想到這次如此「神勇」,實在是上人教導有方。我雖然信仰 
                      一貫道,但卻非常支持太太接觸佛法、接觸慈濟,謝謝慈濟給我們這個學 
                      習和成長的機會。 
                       
                      今天(八十五年一月五日)是農曆十五日,明月當空,不知有多少血癌患 
                      者及其家人正望著月色,黯然神傷?希望人人都能「將心比心」,為血癌 
                      患者盡一分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