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月普現千江水,千江水月一月攝 | 
                   
                  
                     | 
                   
                  
                    | ◎戴月紅•李曉雯 | 
                   
                  
                     | 
                   
                  
                    《慈濟志業年度回顧》.海外篇  
                       
                       
                      在宗教、慈善與修行的精神引領下,民國七十八年,慈濟第一顆種子飄揚 
                      過海,在美國落地生根;使「台灣的慈濟」,邁步走向「世界的慈濟」。 
                      歷經篳路藍縷的開拓,如今全球五大洲,都有慈濟愛的足跡。 
                       
                      「匯聚當地愛的力量,紓解當地的匱乏」,是海外慈濟人「就地取材」的 
                      原則;而愛的行動也因地制宜,視各國社會福利制度健全與否而有不同: 
                      或著重在長期濟貧救病、天災賑濟,或以慰訪老人院、育幼院、監獄為主 
                      ,也有視情況給予缺乏經費的慈善或醫療機構適當的補助。 
                       
                      八十四年,慈濟海外志業更往前跨出一大步──非洲賴索托及美國八個慈 
                      濟聯絡處相繼成立,美國慈濟文化出版中心開幕,美國慈濟義診中心登上 
                      全球資訊網路,德州慈濟人文學校開辦,馬六甲慈濟教師聯誼會成立…… 
                      等。 
                       
                      由於文化差異,國情不同,在他鄉做慈濟的甘苦,不勝枚舉──前往重災 
                      區勘災,被災民懷疑是地主要來取回土地;為貧民舉辦大型義診,被誤認 
                      是去「傳教」;為堅持將物資親手交給最需要的人,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 
                      外……。這一切的一切,慈濟人都是「甘願做、歡喜受」,只求──天下 
                      無災無難。 
                       
                      可喜的是,慈濟人的真誠與用心,不僅將愛傳遞給災民,更贏得各國政府 
                      及民間機構的肯定,如:新加坡社會發展部頒發「志工服務獎」;加拿大 
                      紅十字會頒發「榮譽獎」;澳洲昆士蘭醫學研究院贈與「人道精神獎」, 
                      並將慈濟功德會列入該院的「白金榮譽榜」;布里斯本瑪特醫院頒發「感 
                      謝狀」,並聘任慈濟人為執行董事;甚至連回教國家馬來西亞,政府亦頒 
                      獎肯定慈濟。 
                       
                      海外華人的紛紛參與,及當地居民對慈濟的認同與投入,更讓海外師兄姊 
                      感恩再感恩。由於海內外師兄姊共同的努力普獲肯定,去年裡,日本產經 
                      新聞、NHK電視台、大陸記者、新加坡電視台等媒體,先後參訪靜思精 
                      舍,採訪慈濟人、報導慈濟事。 
                       
                      新的一年,海外慈濟人將更用心力行菩薩道,讓慈濟情綿延擴展…… 
                       
                       
                       
                       
                      【美洲】 
                       
                       
                      在眾多善士的齊心耕耘下,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分會朝向慈善、醫療、 
                      教育、文化四大志業均衡推展的目標邁進,如今全美五十洲中超過三十洲 
                      有慈濟人的足跡,會員達四萬五千名;而加拿大也有二千四百餘名會員加 
                      入。 
                       
                      南美洲國家大部分經濟蕭條、貧富懸殊,為顧及貧者眾多、無法長期、普 
                      遍濟助,慈濟人在當地推動兼重慈善、教育與醫療的重點濟助,以發揮實 
                      質效果。 
                       
                       
                       
                      〈美國〉 
                       
                      美國慈濟志業以位於西岸洛夏磯的美國分會為重鎮,衍生南部德州休士頓 
                      、東岸紐約及中西部芝加哥三所支會,加上遍布全美的聯絡處,共計二十 
                      三個定點,鋪就成一張綿密的菩薩網。 
                       
                      一九九五這一年間,美國成立許多聯絡處,如佛羅里達、紐澤西、紐約長 
                      島、波士頓、奧斯汀、洛杉磯西區北嶺、南灣及聖地牙哥。而在密西根州 
                      蘭莘、底特律,伊利諾州香檳城,亞利桑那州鳳凰城,以及夏威夷等,也 
                      播下了慈濟種子,由熱心會員協助推展志業。 
                       
                       
                       
                      ◆暗夜燭光──慈善 
                       
                       
                      美國幅員遼闊,慈善工作範疇廣泛,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多以重點賑濟 
                      為主,並加強個案後續的追蹤關懷。過去一年間,除繼續以往低收入戶發 
                      放、關懷老人院、育幼院、監獄受刑人、流浪漢外,並常參與當地社會福 
                      利機構舉辦的活動。 
                       
                      美國分會每年定期發放大量物品及食品給貧困家庭或無家可歸人士,單在 
                      洛杉磯就有五個發放家點;這一年,又新增艾市貧困區和  
                      Windy殘障高中  
                      兩定點,同時在各點擴大發放計畫及層面。  
                        
                      美國慈善工作不僅著重本士發展,也將觸角伸向墨西哥提娃娜市匹匹拉及  
                      瑪瑞搭貧區,從一月起共計有三次大型發放,約有六百多人受惠。慈濟人  
                      並在墨西哥成立臨時聯絡點,就近協助當地貧困人土;目前已有幾位墨西  
                      哥志工加入服務行列。  
                        
                      在急難救助方面,多起台灣旅客、留學生在美發生意外,如:二月十三日  
                      大峽谷墜機事件,造成台灣旅客七死二傷;八月十三日台灣留學生徐先生  
                      一家,自土桑市往洛城途中翻車,造成一死五傷;八月二十九日台灣旅客  
                      座車在亞利桑那州胡佛水壩附近翻覆,造七死七傷的慘劇……  
                        
                      當慈濟人獲知消息,儘管冒著風雪、頂著烈日,也即刻趕往現場致贈慰問  
                      金,並陪伴罹難者家屬辨認遺骸、協助語言翻譯、料理後事、給予家屬情  
                      緒上的支持……,甚至在傷者或家屬返台時,知會台灣慈濟人接續關懷工  
                      作。  
                        
                      由於多起意外事件發生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美國分會與當地慈濟人因合  
                      作處理這些急難事件,而匯聚了當地慈濟人的力量,成立聯絡點。  
                        
                      此外,對於當地的天災,如元月、三月南、北加州暴雨成災,美國分會、  
                      聖荷西聯絡處也及時動員,協助清理災區,發放物資和慰問金。  
                        
                        
                        
                      ◆疾病相扶──醫療  
                        
                        
                      除了德州支會,紐約支會和當地醫療機構合辦老人義診外,位於洛杉磯的  
                      慈濟義診中心,至一九九五年底,成立兩年兩個月以來,累計服務了一萬  
                      二千一百六十三人次,較第一年成長了百分之七十一;且求診對象不同於  
                      初期以華人為主,目前非華人比例已達百分之六十三,落實了不分族裔、  
                      宗教,普濟貧病的理念。  
                        
                      義診中心除了提供中、西、牙醫門診,每年並定期舉辦大型社區健康日活  
                      動,內容包括骨髓捐贈驗血、健康諮詢等,這一年間服務了一千六百六十  
                      二位社區人士。  
                        
                      為顧及偏遠地區貧民就醫交通問題及爭取診療時效,義診中心並以流動出  
                      診醫護隊及計程車醫療接送,延伸服務範圍。  
                        
                      推動捐髓方面,全美各地除了相繼舉辦捐髓驗血活動外,義診中心、西雅  
                      圖和聖荷西聯絡處,分別於二、三、六月為兩位血癌患者,發起捐髓驗血  
                      活動,後來並幸運地在英國與台灣的骨髓資料庫中,找到相符骨髓。  
                        
                        
                        
                      ◆學習慈悲──教育  
                        
                        
                      象徵海外教育志業新里程的美國洛杉磯慈濟人文學校,成立一年多來,第  
                      一屆結業典禮,三百多位學生和家長齊聚靜思堂,共享一年來辛勤耕耘的  
                      成果。  
                        
                      校方除新增圖書、電腦、視聽等硬體設備外,並加強課外活動教學,如參  
                      訪老人院、殘障院以及環保教育、營隊活動等。同時為提升華裔學生的國  
                      語表達能力,增進學習中文興趣,亦首次舉辦國語演講比賽。  
                        
                      德州休士頓慈濟人文學校也於八月二十七日成立,招收一百三十九位學生  
                      ,為當地中文學校中首次招生人數之冠。除開設十一個中文班,另有中國  
                      功夫、手語、中國結等才藝班。  
                        
                        
                        
                      ◆心靈──文化  
                        
                        
                      這一年是美國分會的慈濟精神鞏固年,各地密集舉辦大小型茶會、講座、  
                      讀書會等。  
                        
                      在文化系列活動方面,邀請林清玄和葉曼居士以及台灣資深委員周元師兄  
                      巡迴全美演講;舉辦靜思花展等活動,藉無聲的花語接引有情眾生,同時  
                      也廣布慈濟善種。  
                        
                      為配合慈濟文化傳播事業的運作,十月二十四日成立的文教傳播小組,廣  
                      延播音和影視廣播訓練班培訓人才。而集影視、廣播、文物出版為一體的  
                      「美國慈濟文化出版中心」於十二月八日成立,有計畫地推展慈濟文化弘  
                      法事業,期望將美善訊息廣布社會。  
                        
                      以報導台灣及全美各地慈濟訊息與心得分享的「慈濟世界」月刊,發行量  
                      增至三萬五千份,自六月起,英文版轉由義診中心志工編輯,讓在美國長  
                      大的華裔孩子們發揮長才,為版面增色不少。  
                        
                      因應科技發展,慈濟義診中心於十二月一日正式登上全球電腦資訊網路,  
                      向全球介紹慈濟人的最新動態。  
                        
                        
                        
                      〈加拿大〉  
                        
                      加拿大分會志業推展,與當地華人移民型態密切相關。  
                        
                      許多移居加拿大的華人,父親在台經營事業,母親陪子女赴異鄉就學,因  
                      此頻繁往返兩地;這種不同於美國華僑長期定居的特性,形成志工人力難  
                      以掌握;因此,會務發展多與當地慈善與醫療機構合作。  
                        
                      慈濟加拿大分會在第四年的會務推展有顯著成果,多倫多聯絡處推展志業  
                      也有一年餘,目前兩地共有二千四百餘名會員、三百八十多位志工傾注愛  
                      心於僑居地。  
                        
                      在慈善方面,延續慰訪老人院,以及關懷流浪兒、為獨居老人發送愛心餐  
                      盒、參與食物銀行發放、發放睡袋給流浪漢與急難救助等,表現台灣移民  
                      對當地社會的回饋。  
                        
                      溫哥華慈濟人對老人院的關懷十分特別,除了為志工開設廣東話班以服務  
                      粵籍老者,並念及小山老人院華裔老人懷念家鄉味,而精心烹調中國餐點  
                      並協助老人進食。  
                        
                      在醫療方面,受經濟不景氣影響,許多醫院的醫療研究計畫或設備採買遭  
                      擱置。十一月底,加拿大分會捐款五十萬加幣,計畫連續五年贊助卑詩兒  
                      童醫院發展以中醫及中國民俗療法為主的另類醫療研究計畫,並資助該院  
                      錄製「寶寶健康快訊」中文版電視節目;多倫多聯絡處也為婦女醫院添購  
                      早產兒保溫箱。  
                        
                      在教育方面,除了繼續提供UBC大學、溫哥華學區清寒學子助學金,六  
                      月及十月開始,又增加道格拉斯學院及多倫多大學,協助護理及社工系清  
                      寒優秀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在文化方面,常配合中國傳統節舉行慶祝活動,使海外華人能享有過節的  
                      溫馨;三月成立的慈青聯誼會,為加拿大分會增添一支生力軍,提供青少  
                      年服務人群、造福社會的機會。  
                        
                        
                        
                      〈巴西〉  
                        
                      華裔移民多忙於事業與家庭,少有時間參加慈善工作,因此巴西聯絡處自  
                      成立以來,常面臨志工不足的問題。三月,美國分會黃思賢執行長前往南  
                      美分享推動志業的經驗,大大鼓舞了當地慈濟人,一年來,志工人數增加  
                      五倍,對會務推展有很大助益。  
                        
                      除了長期關懷當地老人、孤兒院,聯合僑界捐贈醫療器材予醫院、照顧低  
                      收入戶;三月,在長期資助的唐伯教育中心  
                      (Centro  Tabor) 成立義診保  
                      健室,並舉辦社區衛教講座,宣導節育觀念,提升貧民生活品質;一年多  
                      來,達一千四百多人次問診。  
                        
                      此外,志工們也提供唐伯教育中心兒童教育輔導課程,教導巴西孩童生活  
                      技能和中國舞蹈。  
                        
                        
                        
                      〈阿根廷〉  
                        
                      阿根廷聯絡處位於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是距離慈濟花蓮本會最遠的一個  
                      聯絡會,現有二十六位委員、六百三十位會員。  
                        
                      過去一年的關懷腳步從養老院慰訪,延伸至流浪兒之家和智能障礙學校,  
                      並於十一月前往哥魯多省 (Cordoba)第三河市(Rio   
                      Tercero) 軍火工廠  
                      爆炸現場,發放急難救助金。  
                        
                      另一方面,阿根廷慈濟人以中醫義診、每週日在會所免費量血壓,及在華  
                      興中文學校推展靜思語教學以回饋僑民,反應頗佳。  
                        
                      此外,慈濟人在長期發放文具的聖馬汀區 (San   
                      Martin) 第二十八號小學  
                      ,推行靜思語教學、提供全勤及成績優良獎勵品,以精神和實物獎勵提高  
                      貧區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出席率;而慈濟人帶動勤學惜時的風氣,也獲得該  
                      校師生的讚賞,校方並請老師研究台灣的地理位置及風土民情,向全校師  
                      生及家長介紹。  
                        
                        
                        
                        
                      【歐洲】  
                        
                        
                      慈濟在歐洲的英國倫敦與奧地利格拉茲均設有聯絡處。由於兩國社會福利  
                      制度完善,較少有慈善個案或機構需要物質方面救助,因此,推展慈濟中  
                      文學校校務、老人院精神慰問及關懷華人,是英國聯絡處的重點會務;奧  
                      地利慈濟人則致力於介紹慈濟精神。  
                        
                        
                        
                      〈英國〉  
                        
                      在西方國家,老人很少和子女同住,不是獨居就是住進老人院。英國老人  
                      院全屬政府興辦,有全職人員照顧老人生活起居。有些兒女還會去看看老  
                      人,有些人卻不聞不問,即使連西方人最重視的耶誕節也不接回家,老人  
                      心裡的空虛可以想見。  
                        
                      英國慈濟人固定至布倫希 (Branch Hill House)、衛斯理(  
                      Wellesley Road  
                      )、海格 (Hight  Gate  Elderly  Home)、海克羅  
                      (high  Close)、荷頓(  
                      Holton)等五家老人院探訪,盡量陪老人聊天或帶動團康,讓他們快樂一  
                      些。  
                        
                      有別於他校使用羅馬拼音法、簡體字,倫敦「慈濟中文學校」是當地唯一  
                      以注音符號及繁體字教學的學校,藉此維護中華文化。  
                        
                      一年半來,中文學校舉行園遊會義賣、籃球比賽、慈青聯誼、跳蚤市場義  
                      賣等;有時到老人院慰訪,帶動家長、學生體會助人之樂;或舉行中國年  
                      節活動,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慈濟人熱忱的辦學態度吸引不少學生  
                      家長(包含當地外國人)加入志工行列。  
                        
                      海外遇鄉親最是溫馨,英國慈濟人這一年多次服務華僑,如協助發生意外  
                      的小孩就醫、為僑界往生者助念、照料企圖自殺的台灣留學生等,解決不  
                      少移民初來乍到的生疏。  
                        
                        
                        
                      〈奧地利〉  
                        
                      歐洲每年都有新法令限制外國人的工作及居留權,使許多在當地經營餐館  
                      的華人苦不堪言,而慈濟人在推動志業方面亦顯艱難。  
                        
                      奧地利聯絡處自九四年在維也納成立慈濟圖書館及佛堂後,不定期舉辦共  
                      修及法會,目前仍以宣介慈濟精神為重點。  
                        
                        
                        
                        
                      【澳洲】  
                        
                        
                      澳洲社會福利完善、生活品質良好,慈濟雪梨及布里斯本聯絡處以關懷老  
                      人院、醫院志工服務,資助醫療、教育機構及開發社區讀書會為主。  
                        
                      因經濟不景氣,政府削減醫療預算,雪梨和布里斯本慈濟人為回饋澳洲社  
                      會,以捐助醫療機構研究經費,或協助購進急需但無力負擔的醫療設備為  
                      重點。  
                        
                        
                        
                      〈澳大利亞〉  
                        
                      九五年雪梨慈濟人資助對象有檬特露醫院(Mt.   
                      Druitt  Hospital)、瓦卡醫  
                      院 (Wagga  Wagga  Hospital)  
                      、乳癌防治基金會和瑪特醫院(  Mater  
                      Hospital)。  
                        
                      布里斯本慈濟人一九九二年起在澳洲國家及醫療研究機構──昆士蘭醫學  
                      研究院(Queensland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設立「慈濟華人醫學  
                      研究獎學金」,支持清寒華人留學生進行醫學研究;年初,慈濟人捐贈一  
                      套完善的醫學書籍予該校圖書館。  
                        
                      慈濟人無所求的付出,獲得許多機構具體回應。昆士蘭醫學研究院於七月  
                      贈與人道精神獎,並將慈濟功德會列入該院榮譽榜的白金版。八月,布里  
                      斯本天主教瑪特醫院聘任慈濟人參與一席執行董事,享有行政執行及發言  
                      權,並決定在院中設立佛堂。雪梨檬特露醫院則繼一九九四年推薦慈濟人  
                      榮獲雪梨西區社區服務獎勵,十二月再度致贈感謝狀。  
                        
                      十一月,雪梨慈濟人參與聯邦政府的「老人聚居計畫」,針對境內不同族  
                      裔的老人提供適切服務,並代表華人團體向老人介紹中國文化。  
                        
                        
                        
                        
                      【亞洲】  
                        
                        
                      隨著亞洲各國與台灣頻繁的往來,慈濟在亞洲成了「聯合國世界」,無論  
                      日本人、印尼人、馬來人、菲律賓人……或當地土生土長的居民,都在慈  
                      濟世界裡,結上深厚的法緣。  
                        
                      如今,這分慈濟緣正不斷地擴散,不管是火山泥流、都會強震、高山地震  
                      、沿海水患、貧村疾患、颱風狂殘……慈濟人都立即伸出援手,以實物及  
                      溫言撫慰急難怖畏中的苦難眾生;而這正是佛陀給予佛教徒「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教化的落實。  
                        
                        
                        
                      〈中國大陸〉  
                        
                      這一年,上海慈濟人是辛苦、用心的。  
                        
                      慈濟人持續每個月定期前往揚浦區、虹口區,為孤獨老人義剪、餵飯、按  
                      摩、帶動唱;第三個星期日到上海奉賢縣鄔橋鄉為貧農義診,至去年底,  
                      共前往診治二十次,每次平均服務二百五十位患者。  
                        
                      為關懷殘疾病患,五、六月在虹口區專為殘障人士舉辦了兩次健康義診。  
                      八月起,新增一個固定義診區:每逢每月第四個星期天,在上海郊區最貧  
                      窮的地區之一──崇明島舉辦義診。  
                        
                      八月間,江西連降暴雨,鄱陽湖氾濫造嚴重水患,尤其汪家咀村民已到無  
                      衣可蔽寒的窘境;為此慈濟人在上海發起舊衣募集活動,獲當地居民熱列  
                      響應。經慈濟志工犧性六週假期縫補、清洗、整燙,並依每戶人口數一一  
                      打包,親自送交該村二十九戶居民手中。  
                        
                      由於大陸慈濟人長期默默付出,讓當地人十分感動,紛紛響應慈濟善行。  
                      溫州一家國營工廠廠長聽聞江西水患慘狀,立即捐出五個月的薪水,以行  
                      動支持慈濟賑災。  
                        
                        
                        
                      〈馬來西亞〉  
                        
                      這一年,馬來西亞慈濟志業蒸蒸日上,靜思語教學法已推廣至全馬各地。  
                      八月四日起連續五天,六位台灣慈濟教師受邀前往全馬等地,進行十場靜  
                      思語語教學及幸福人生講座,計有八千位當地教師及民眾到場聆聽。  
                        
                      接著,馬六甲慈濟教聯會在當地華語督學張佛生和三十八位正副校長、老  
                      師共同發起下,於九月二日成立;而怡保慈濟教師帶著學生一起訪貧、到  
                      老人院打掃,也讓靜思語在校園中廣為流傳,學生在無形中深受影響,頗  
                      獲家長讚揚。  
                        
                      檳城聯絡處長期關懷吉打州雙溪大年戒毒中心,八月二十四日在該中心舉  
                      辦佛法一日共修,讓受刑人在清淨佛號聲中,洗滌塵心。馬來西亞政府特  
                      頒獎狀肯定慈濟人對受刑人的付出──在屬回教國家的馬來西亞,這是肯  
                      定佛教團體的一項殊榮。  
                        
                      為減少對地球資源的損耗,馬六甲聯絡處自六月起,也跟上台灣慈濟人環  
                      保的腳步,大力推行紙類、塑膠、玻璃和鐵、鋁罐等資源回收。  
                        
                      短短半年內成果豐碩,已有四十多個固定回收點,連同非固定回收點,共  
                      七十多個。至年底共回收玻璃類五噸、鋁罐八千公斤,塑膠袋四百公斤。  
                        
                        
                        
                      〈印尼〉  
                        
                      與馬來西亞同屬回教國家的印尼,儘管當地政府對各宗教的限制相當大,  
                      但慈濟人「聞聲救苦」的腳步卻未因而停歇。  
                        
                      九月五日,印尼慈濟人和日惹社會局簽署,加入莫拉比火山區重建工程,  
                      認贈十二間重建屋,以幫助四年前因火山爆發至今仍流離失所的災民,早  
                      日擁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家。  
                        
                      十月七日,蘇門達臘島發生芮氏七級強震,由於災區位於一小島的山區,  
                      交通極不便,但慈濟人突破萬難,一面募款準備賑災物資,一面接洽卡車  
                      、飛機、船隻;以最快速度將奶粉、藥品、罐頭、草蓆、棉被等物資親送  
                      災民手中。  
                        
                      許多貧瘠村落肺結核病猖獗,村民往往付不起長期治療的醫藥費,在家中  
                      咳血等死,這景象讓慈濟人看了十分心疼。而於十月份和當格朗縣(  
                      Tangerang  )  
                      衛生局合作,對患肺結核最嚴重的兩個村落一萬四千多位居  
                      民進行全面篩檢;十二月篩檢完畢,檢查出一百九十六名肺結核病患,由  
                      慈濟提供為期半年的治療藥品,及奶粉等蛋白質補助品。  
                        
                        
                        
                      〈菲律賓〉  
                        
                      一九九五年是菲律賓聯絡處成立的第一年,也是菲國慈濟志業從無到有的  
                      發展年。雖然成立時間很短,但菲國慈濟人的腳步很快,他們戰戰兢兢、  
                      邊「跑」邊學,目前已有四位委員、一千九百六十八位會員,其中大部分  
                      是華僑,也有台商和菲律賓人。  
                        
                      菲國慈濟人從慈善做起,每月定期關懷老人院、精神病患,孤兒等,並視  
                      需要提供營養品、藥品、食物、文具等;還幫充滿惡臭的老人院翻新廁所  
                      、浴室,又送給殘障收容所一個大冰櫃,讓他們能製作冰棒謀生。  
                        
                      在菲國,看病不用錢,但開刀、注射針劑、購買藥品等需自行負擔,有許  
                      多貧民無法獲得治療;因此慈濟志工每週二固定在崇仁醫院免費部施藥並  
                      關懷貧苦病人。  
                        
                      同時,為使偏遠地區窮困居民也能獲得醫療,今年四月及九月,近三十位  
                      慈濟志工聯合崇仁醫院多位醫護人員,前往碧瑤市、米骨區北甘馬仁省兩  
                      處貧民區辦大型義診,並委託鄰近醫院繼續後續醫療關懷。  
                        
                      此外,義診隊於十一月再度前往米骨區墨西地斯鎮,診治六百七十多位因  
                      颱風受傷的居民。  
                        
                      而菲國長期災區──邦邦牙省賓那度布火山泥漿區,這一年又遭受連續颱  
                      風侵襲,造成慘重傷亡;慈濟人不畏艱難,親往災區勘察,一次次伸出援  
                      手發放食物、日常用品,並撫慰災民慌亂的心。  
                        
                      為幫助優秀貧苦學子順利求學,菲律賓聯絡處八月提供助學金幫助馬尼拉  
                      市大岷區華人清寒子弟。每一位申請者,慈濟人都親往拜訪,視情況給予  
                      適當幫助,甚至將部分特別貧困的學生家庭,納入長期照顧戶。  
                        
                      此外,七月起菲律賓聯絡處與當地廣播及報紙合作,每週在「正義之聲」  
                      、「聯合日報」,開闢「慈濟法音宣流」單元,將上人的法音、慈濟的訊  
                      息傳遞給更多人。  
                        
                        
                        
                      〈日本〉  
                        
                      一月十七日,舉世震驚的阪神大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災難一發生,慈濟  
                      人即刻準備食物、棉被、熱包、衣服、毛毯、紙尿布等,進入災區救援;  
                      災後,並提供獎學金照顧兩岸華人留學生,幫助他們度過生活難關。  
                        
                      雖然日本是社會福利完善的國家,但暗角裡仍有許多流浪漢在寒風中蜷縮  
                      、在飲食站前流連張望,尤其東京的「山谷」,是流浪漢的大本營之一。  
                        
                      三月起,日本分會和「山友會」合作,對流浪漢、受刑人付出關懷。每星  
                      期一、四定期提供食物予流浪漢享用,且於五月的慰靈祭中準備六百份熱  
                      騰騰的中華湯麵,溫暖他們漂泊的心。而在十一月的寒風中,日本慈濟人  
                      沿橋墩、街道,細心尋覓流浪漢蹤跡,將禦寒睡袋親手交到他們手中,共  
                      發出了五百個睡袋。  
                        
                      這一年來,日本慈濟人亦關懷遇難、重病或急症的台灣觀光客,協助就醫  
                      、認屍、與醫生溝通、補助醫療費,或安排病人、家屬回國等。  
                        
                        
                        
                      〈泰國〉  
                        
                      泰國地處潮濕炎熱的熱帶氣候,每逢雨季居民即飽受水患之苦。泰國慈濟  
                      人秉持「聞聲救苦」的精神,多次配合社會福利機構對災民進行關懷與發  
                      放。  
                        
                      六月成立的慈濟泰國聯絡由陳麗暖師姊與張銘權師兄負責,目前有會員二  
                      百五十位。定期訪貧、關懷大城府瓦撒橋(Watsakjaw)和瓦保(  
                      Wat Bod   
                      )孤兒院,並配合慈濟本會國際賑災,在八月協助台灣慈濟人到泰北難民   
                      村的學校發放文具。   
                         
                      泰國九五年的水患持續一兩個月之久,積水之深為數十年僅見。慈濟人多   
                      次前往勘災,將米、油、罐頭等親自送到災民手中,嘉惠七百八十六戶、   
                      四千七百位災民;其中,一位七十多歲獨居老太太的草屋遭洪水侵襲,浸   
                      水達四個月之久,且水深及頂,經慈濟人多次評估後,決定為她搭建一間   
                      簡單的小屋,這間泰國首座慈濟屋,已於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八日落成。   
                         
                         
                         
                      〈新加坡〉   
                         
                      新加坡慈濟人致力推展「骨髓捐贈」,本年度共進行五場相關活動──義   
                      賣、義演以勸募HLA檢驗費用,並舉辦大型捐髓講座,邀請醫師和受髓   
                      者現身說法,及捐髓驗血活動。而與病患配對成功的文師兄,也於七月六   
                      日順利完成抽髓手術,成為新加坡第一位捐髓的慈濟人。   
                         
                      而每週兩次的居家關懷,是由全體委會員輪流參與,這一年共關懷了八十   
                      四戶,包括生活濟助、精神輔導、醫療補助、急難救助等,且有助學金頒   
                      發。   
                         
                      慈濟志工每月兩次前往兀蘭老人院服務。為關懷更多老人,九月五日與光   
                      明山普覺禪寺合辦「中秋敬老千人宴」,邀請一千兩百位孤苦無依老人,   
                      共享中秋月圓人圓時光。   
                         
                      此外,為疼惜「地球資源」,每星期固定兩次力行的環保工作,在慈濟人   
                      和民眾歡喜配合下亦有成果,並將年度回收總收入撥作當地推展文化志業   
                      的基金。   
                         
                         
                         
                      〈香港〉   
                         
                      香港慈濟志工長期輔助因車禍終身殘障的叛逆青年、手術失敗導致殘疾的   
                      中年婦人、久病被遺棄的老婦、獨居無依的老人……,定期到元朗盲人老   
                      人院,和阿公阿婆閒話家常;到竹林禪院發放毛衣,讓住在那裡的老人更   
                      加溫暖……,這些都是香港慈濟人的「日常本分事」。   
                         
                      由九十位慈濟人分九組輪值的志工服務隊,已成為沙田醫院醫護人員和病   
                      人最好的溝通橋樑。每天,志工在病房穿梭服務病人,而且每隔兩個月,   
                      志工們努力花巧思、想點子舉辦大型團康,鼓勵病患走出病房,和人群一   
                      起歡笑。   
                         
                      志工們八月二十七日在「青青世界渡假村」舉辦「慈濟志工精神研討會暨   
                      親子營」,邀請志工家屬及沙田醫院的行政、醫護、輔導人員,共度快樂   
                      的親子假期。   
                         
                      由於志工們長期在沙田醫院的付出,深獲病人及院方肯定,促成該院院長   
                      等高層管理人員兩度造訪花蓮靜思精舍,表達對慈濟人的謝意。   
                         
                      為使更多人了解慈濟,香港聯絡處從年初開始,每月舉辦兩次慈濟茶會。   
                      另於八月、十月共舉行四場親子生活營及茶會。   
                         
                      令人感動的是,每場活動結束後,許多親子間的隔閡消失了,甚至父母和   
                      孩子抱頭痛哭;尤其十月在大陸廣東省廉江市石角鎮舉辦的兩場親子茶會   
                      ,共六百多位學生參加,孩子們聽到來自遠方慈濟人的關懷後,紛紛感動   
                      落淚!   
                         
                         
                         
                         
                      【非洲】  
                        
                        
                      非洲慈濟人,真的很辛苦。無論思想、風俗、語言、生活習慣等文化背景  
                      和當地國差異太大;又因為種族對立引發政情不穩、經濟衰退導致治安惡  
                      化,即使在白天,搶劫殺人事件仍不時傳出,在這樣打殺不斷、扭曲人性  
                      的黑暗生活中,唯有間「大愛」才能撫平仇恨,徹底解決種族紛爭──這  
                      一切,都還需要非洲慈人繼續多用心。  
                        
                        
                        
                      〈南非〉  
                        
                      南非長久實施種族隔離政策,導致許多嚴重後遺症,如黑白種族間難解的  
                      仇恨及歧見、失業率攀升、治安惡化、街頭流浪兒童日益增多……等社會  
                      問題,政府對貧民的照顧亦日益捉襟見肘。  
                        
                      南非慈濟人不忍見到廣大貧民,每天困在打殺、偷搶、餓凍交雜的黑暗中  
                      ,以「在地人關心在地人」的心,致力於發放食物和衣物予貧民、提供獎  
                      學金幫助黑人兒童及智障兒接受平等的教育、安排黑人貧民職能訓練……  
                      。  
                        
                      這些默默的耕耘,終於在這一年開花結果了。七月,索桑谷維地區不同種  
                      族、政黨的村民,以真誠的心舉行「和平燭光晚會」,共同宣布從此放下  
                      仇恨及武器,開始互相幫助、和平共處。之後,慈濟人和居民合力策畫一  
                      連串職業訓練課程,期讓黑人貧民能夠擁有謀生技能。  
                        
                      可喜的是,自十月開辦首期縫紉、音樂等職訓課程,即獲廣大回響,不少  
                      白人自願毫無保留地提供各種技術,包括如何做磚塊等,協助黑人們自力  
                      更生。這是當地黑白種族合作的創舉,更是種族融合的先聲。  
                        
                      另一個好消息傳來──學員已開始接獲鄰近學校及白人工廠的訂單,透過  
                      「循環基金」方式,將收入盈餘繼續幫助更多黑人,讓越來越多黑人擁有  
                      一技之長。不但彼此能放下仇恨且互相幫助,同時也根本改善黑人部落的  
                      貧窮問題。  
                        
                      由於失業率攀升,許多黑人家庭無法供給足夠物品,致使許多孩子流浪街  
                      頭或因而進入流浪所。德本慈青們規畫「流浪兒長期關懷計畫」,每週前  
                      往流浪兒收容所關懷這些缺愛的孩子,起先因為孩子多使用祖魯族方言,  
                      造成溝通困難,但漸漸地「微笑」成了最好的語言。到現在,德本慈青們  
                      依舊正為這些無家的孩子默默地付出。  
                        
                        
                        
                      〈賴索托〉  
                        
                      非洲慈濟人還有一件大喜事,就是──賴索托聯絡處於十月十六日成立了  
                      。當天,南非慈濟人和該國王后皆蒞會祝福。  
                        
                      賴索托位居南非境內,面積與台灣相近,約有兩百萬人口,生活普遍貧窮  
                      ,社會福利、醫療資源有限,學童失學率高。聯絡處發起人吳文彰師兄於  
                      二月開始拜訪僑胞,宣介「取之當地,回饋當地」的慈濟精神,獲得許多  
                      回響與支持,並著手展開訪貧、孤兒院慰問等慈善工作。  
                        
                        
                        
                      ※※※ 
                       
                       
                      飄洋過海道感恩 
                       
                      ◎傅季仙 
                       
                       
                      尊敬的證嚴法師: 
                       
                      我懷著萬分感恩,向您報告我受慈濟美國分會的幫助,擺脫病魔的經過。 
                       
                      我是從大陸來美國探親的,今年十月中旬,偶然發現右乳房有個腫塊,既 
                      硬又大。究竟是良性、惡性?不清楚。 
                       
                      當時我非常緊張,尤其憂慮沒有醫療保險,美國昂貴的醫療費用絕對不是 
                      收入低微的子女們所能負擔得起的。一時間,愁雲籠罩全家。 
                       
                      為了不使子女承擔過重壓力,我和老伴決定回大陸治療。可是,子女對我 
                      們放心不下,因為我有冠心病,老伴又體弱多病,自顧不暇,回大陸如何 
                      安然度過手術?而錢也是實際問題,病又容不得延誤,全家進退兩難,走 
                      投無路。 
                       
                      也是我三生有幸,就在此時,聽到 KAZA1300中文台介紹慈濟功德會,我 
                      抱著一線希望打電話到慈濟美國分會。 
                       
                      令我喜出望外的是,「慈濟」竟給了我極大的關懷。接電話的林志強師兄 
                      熱情地向我推薦一位同病患者──何靜倩師姊。 
                       
                      何師姊不但關切地以自己手術的經歷指點我,解除我對腫瘤的恐懼與顧慮 
                      ,還介紹我結識一位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腫瘤專家──慈濟義診中心醫 
                      療顧問委員會主席,同時服務於美國希望城國家醫療中心的閻雲醫師。 
                       
                      閻醫師以治病救人的寬廣胸懷接納了我這個素不相識的病人。從此,猶如 
                      春風化雨,一切都變得那麼順利。 
                       
                      閻醫師在百忙中替我診療,親切地開導我不要顧慮重重,也不要擔憂錢的 
                      問題,先把病治好。接著安排我作X光、超音波和穿刺等一系列檢查。在 
                      初步診斷為良性後,又免費為我作切除手術。 
                       
                      切片化驗結果證實為良性。當閻醫師在電話中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我時,我 
                      們全家欣喜若狂!這一切都是「慈濟」給我的,沒有慈濟就沒有今天快樂 
                      和輕鬆的我,我深深地感恩! 
                       
                      然而,此後我的心情就無法平靜。因為我想:我與慈濟素昧平生,接觸的 
                      慈濟人個個都這樣親切、熱情、真誠、無私、樂於助人,幫助我解除了危 
                      難,我該怎麼回報? 
                       
                      我渴望了解慈濟,急於回報恩德。於是帶了家人造訪位在美國加州的慈濟 
                      靜思堂,並開始恭讀法師的著作及有關資料。 
                       
                      您的《靜思語》使我受到極大的啟示,也了解到三十年來您以博大至愛的 
                      心,倡導「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濟精神;慈濟功德會的恩德遍及世 
                      界各地,大陸安徽、廣西、湖南等省的眾多災民,也幸運得到了慈濟的援 
                      助。 
                       
                      在感動、感恩中,我彷彿步入了一個新境界,深深領悟到: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人只有互愛互助互濟,才能擺脫苦難,共享歡樂人生。 
                      如果人人都能像慈濟人那樣以愛心待人,助人為樂、與人為善,不就能實 
                      現理想的幸福社會嗎! 
                       
                      因此,我體會到最好的報答就是學習和發揚慈濟精神,腳踏實地做善事。 
                      家人除力所能及地捐款給慈濟美國分會,也去靜思堂做志工。雖然這僅僅 
                      是開始,但我已感受到能把自己的點點滴滴匯入慈濟善流,是莫大的快樂 
                      。 
                       
                      我慶幸自己因禍得福,因病有緣結識慈濟,使我晚年變得更有意義。我將 
                      以慈濟精神勉勵自己、教育子女、廣傳親友,身體力行地多做好事。 
                       
                      人心是相通的,我深信法師對大陸災民的義舉,不僅會激發災民的愛心和 
                      良知良能,而且會在大陸億萬民眾心中產生廣泛的影響。法師所播下的愛 
                      的種子,一定會生根發芽,開出鮮花,結出碩果,使人間充滿溫馨。敬祝 
                       
                      法體安康,幸福愉快。 
                       
                      傅季仙 敬上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