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永不落幕的舞台
陳淑麗扮演快樂義工 |
|
◎陳美羿 |
|
《慈濟道上新法侶》之一.新授證委員
人生的舞台是多變的,離不開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演藝圈的舞台則真真假假,愛恨情仇,叫人更加迷惑。
而有一個永不落幕的舞台──義工舞台,不管年華老去,或姿容褪色,
只要有心有願,就可以在舞台上做最佳的演出。
八十五年初,陳淑麗師姊穿上藍旗袍,受證為慈濟委員;
永不落幕的舞台上,又多了位「菩薩」,遊化人間。
人生如舞台。
人生如戲。
她,二十二歲走上伸展台,是個知名的服裝模特兒。爾後,進入演藝圈,
躍上八點檔連續劇女主角,主持過當紅的電視節目。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接觸到另一個截然不同的舞台。於是,就在演藝圈炙
手可熱時,漸漸淡出,換到另一個舞台,去扮演她喜愛的角色。
人生的舞台是多變的,不斷演出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演藝圈的舞台則真真假假,愛恨情仇,叫人更加迷惑。
但是有一個永不落幕的舞台,那就是無所求的「義工」舞台。不管年華老
去,或姿容褪色,依舊扮演「人間菩薩」的最佳主角;甚至生生世世,只
要有心有願,都可以站在舞台上做最佳演出。
選擇永不落幕舞台的幸運女孩,就是人盡皆知的快樂義工──陳淑麗師姊
。
◆鎂光燈下的日子
她生長在澎湖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為她取名「淑麗」,希望她賢淑又美
麗。
初中畢業ゆ她考上世新電影科,十五歲隻身到台北求學。
在校時,她演出大專青年劇展,獲最佳女演員;畢業後,順利進入華視當
基本演員。隨即又被網羅進服裝模特兒行列。
漂亮時髦的服飾,閃耀的水銀燈、鎂光燈,如雷的掌聲,是多少少女夢寐
以求的。有十二年的時間,淑麗乖乖地走在伸展台上,電影公司找她拍電
影、法國模特兒「星探」要栽培她,她都固守崗位,不為所動。
民國六十四年,先總統蔣公逝世,演藝業暫停演出,轉而在貿易公司上班
。
恢復演出後,更趨圓熟,成為國內名模特兒,但卻與交往多年的男友黯然
分手,原因是男友的母親強烈反對:我們家不能要一個模特兒媳婦。她錐
心刺骨的痛──模特兒也是人,她潔身自愛從不鬧緋聞,為什麼要受到歧
視?
民國七十三年,受邀演出華視八點檔連續劇「四千金」,從此告別伸展台
,走向螢光幕。
後來轉到中視,有許多演出機會,她只是盡心演出,沒有很大的企圖心。
「我是一個大而化之的人,直到當了義工,才開始認真、用心。」
◆戒菸後的省悟
民國七十五年,淑麗師姊在中視演出「上錯天堂投錯胎」,轟動一時,加
上歌唱得不錯,很多人勸趁著戲正上演,接幾檔「秀」賺錢。然而因緣和
合,她卻跑去當「義工」。
當義工的因緣,與「戒菸」有關。
模特兒十二年,她染上唯一壞習慣──抽菸。有一天,她在煙霧彌漫的聚
會中,咳嗽連連,回家還是覺得滿身菸味。睡到半夜,她受不了,爬起來
洗頭洗澡。
「以前抽菸,不知讓多少人咳嗽、半夜裡起來洗頭?真是罪過,今後我一
定要為戒菸工作盡力。」她毅然把菸戒掉,並將戒菸經驗登載在董氏基金
會的刊物上,從此成為董氏的義工。
她一直很關心生活貧困的人。初出道時,都把薪水寄回澎湖,一半給爸爸
,一半請爸爸捐給救濟院。爸爸非常嘉許,也鼓勵女兒多做善事。
有一年,颱風災情慘重,淑麗師姊領了片酬,全數捐出來。當時沒有人發
起捐款,中視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她的善款,直到企業界成立了專戶,錢才
順利捐出去。
民國七十六年,琳恩颱風造成北部大水,她除了捐錢,還大聲疾呼,希望
大家本著「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精神,踴躍捐輸救難。
演「爸爸,原諒我」的片酬,也全數捐給「協助老兵返鄉」活動。她說:
「省下買新衣的錢,就可以幫助老兵返回大陸家鄉,多有意義啊!」
漸漸地,邀她義演、義唱、演講的團體越來越多,她說:「我只付出一點
點,大家卻給我那麼多掌聲,讓我覺得很慚愧。」
因為形象受肯定,中視「大家一起來」、「愛心」節目都請她主持,從演
員跨到主持人,她的生命又有了不同的轉折。一個是益智性、一個是公益
性的節目,使她有更廣闊的時間和空間去接觸好人、好事。
除了董氏基金會,她又陸續成為宇宙光、世界展望會、捐血協會的義工。
七十八年,她協助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成立「婦女服務中心」,幫助遭受婚
姻暴力的婦女。每週一次,她到北市府擔任值班義工,用電話關懷這些無
助的姊妹們。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從傾聽婚姻問題中,她更了解人際相處之道。每
天,她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發願當慈濟義工
有次,她在市府公布欄看到「慈濟功德會」的介紹,讀後萬分感動。日後
,每有慈濟的報導,她就閱讀再三,打電話和好朋友分享。她與友人私下
稱證嚴上人為「我們的師父」。
《靜思語》出版,她如獲至寶,隨身攜帶,隨時閱讀。
後來,董氏基金會董事長嚴道老先生邀她到花蓮拜訪上人,她興奮得一夜
沒睡。「我告訴董事長,我一夜失眠。董事長說,阿麗,我也一夜沒睡。
」
「到了花蓮,見到上人,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貪瞋癡』地看著上人
,無限滿足。」告辭時,上人對她說:「回來當義工。」於是,她發願要
當慈濟義工。
八十年,慈濟在台大舉辦「用愛心擋嚴冬」義賣活動,她是被邀請的藝人
之一。從早到晚,她不辭辛苦地主持義賣;會場上十幾萬人,愛心滿溢,
令她很感動。
第二年暑假,慈承師姊在汐止舉辦「智慧的生活」系列講座,邀請慈濟委
員和社會知名人士演講,淑麗師姊也是演講者之一。慈承師姊送給她很多
慈濟出版的錄音帶和書籍。「我每天聽上人的『自在紅塵』,聽到都會背
了。」演講時,她也常引用上人的開示和大家分享。
◆繁華落盡見真淳
她開始參加慈濟的小組會議、各地茶會,也參加訪視、慰問孤老。
八十二年十一月,她榮獲第三屆「和風愛心獎」(第一屆得獎者是上人)
;當上人來台北時,她除了報告好消息外,還跪求皈依。上人說:「妳的
所做,就是慈濟所做。妳早就是我的弟子了。」
她熱心參與社會公益,並漸漸淡出演藝工作。百分九十的時間,她到處奔
波,義賣、義演、演講;並把所有的鐘點費都丟到一個袋子裡,分別捐到
需要的地方。
八十三年三月,慈濟慈友會舉辦「珍情畫意、擁抱蒼生」珠寶字畫義賣,
淑麗師姊把所有的珠寶、首飾、金錶都捐出來,一件也不剩。捨出後,身
心了無罣礙,她頓覺輕鬆自在。
「上人說:『捨得、捨得,能捨才能得。』真正去做了,才能體會得到。
」八十四年,她榮獲「吳尊賢基金會愛心獎」,獎金三十萬,也捐給慈濟
。金錢之於她,除了簡單的生活,把它捐出來,請上人代為做好事,才能
真正發揮用途。
從演藝人員到社會義工,從絢爛歸於平淡,繁華落盡見真淳,來自社會的
鼓勵接連不斷。
她說:「我進中視不到一年,就得到『員工楷模』。」她一直有「守時」
的好習慣,當紅的時候,也一樣守時,絕對不耍大牌。爾後,她陸續得到
「模範勞工」、「金駝獎」、「推動社教有功個人獎」、「好人好事」、
「和風獎」、「金獅獎」等。
「獎」,對她來說,已經太多了。得不得獎不再造成壓力,她清清楚楚知
道自己該怎麼做。
◆挫折淬鍊智慧
加入慈濟後,她更有歸屬感。在生活中遭受挫折時,也能沈著地以智慧去
面對。
例如有次下大雨,她攔了一部計程車,上車後,才發現煙霧彌漫。她好言
建議司機:「可否把窗子打開?因為坐在密閉的車裡,吸二手菸不健康。
」
司機面無表情,把車子停下來,要她下車!她嚇了一跳,說:「先生,外
面下大雨耶。」「下車!」「這是快車道,可不可以靠邊停?」「不可以
!」就這樣她在大雨中的快車道被趕下來。
朋友為她跳腳,她卻若無其事。「上人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
罰自己。』」她笑笑說:「我再生氣,他也不知道。何必呢!」
多數時候,她都是受到很大的禮遇。有人看到她,就主動把菸熄了;還請
教她戒菸的經驗。
寬廣的心胸來自寬廣的視野。多年來,她隨同世界展望會,走遍世界苦難
的深處──越南、泰北、柬甫寨,非洲的蘇丹、肯亞、薩伊、盧安達。她
看到戰亂、饑餓、疾病、死亡……。
「上人時常開示,要我們常常祝福自己,不要詛咒自己。真是非常有道理
。」她說:「我常想:我好幸運、好幸福,果然就越來越幸福。」
「相同的,不要計較慈濟做國際賑災。『不救台灣,救到國外去。』這種
想法,不啻是詛咒台灣需要被救濟,千萬要不得。」
◆義工生活化
十年義工生涯,使她對「義工」有更深刻的詮釋和體會,那就是「義工生
活化」。她說:「義工是無所求的工作。只要心存感恩,無時無刻、隨時
隨地都可以當義工。」
「當義工不是在外面當而已;對待自己家人,親友,也要抱著一貫的心情
和態度,若有雙重標準,就失去當義工的意義了。」
「有善心,沒有善行是不夠的;有善行,沒有恆心也是不夠的;這就是上
人常告訴我們的──熱心易發,恆心難持。」
八十四年暑假,她每週都回靜思精舍和國中、高中、大專夏令營的學生分
享心得。她很高興地說:「慈濟已經在做了,我只要跟著慈濟就好了。」
她發願:要把英日語學好,把自己栽培為更有用的人,今後好全心全力為
慈濟及社會當義工。目前她是「慈濟世界」電視節目每週六播出的「點燃
心燈」單元外景主持人。
八十五年初,她圓滿榮董,同時穿上了藍旗袍,受證為慈濟委員。永不落
幕的舞台上,又多了位「菩薩」,遊化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