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菩薩道上精進行 |
|
◎證嚴上人/主講 弟子靜淇/恭錄 |
|
【聯誼會講話】
國曆八十五年六月二日
農曆八十五年四月十七日
三十年來,慈濟各項志業受到社會上許多人肯定,
表示慈濟的方向沒有錯。
既然方向沒有錯,我們應該加快腳步往前邁進,
年年展現比以往更豐碩的志業成果;
而這需要大家同心合力來推動。
諸位大德,阿彌陀佛:
剛才慈濟護專學生為大家表演了一齣戲劇,劇情描述親情倫理、鼓勵三代
同堂,強調身為子女者應該明白父母對自己的關愛,面對父母教誨時要柔
和善順,不應有違逆反抗的心態。
這些學生都是幼兒保育科的學生,以後將教育幼稚園的小孩子;雖然學業
尚未完成,但她們已經養成成熟的處事態度以及活潑的個性。這齣戲不論
是服裝設計或是編劇本、排演等等,都是她們自己策畫的,這就是她們成
熟的一面;而她們表演的很生動,可看出她們活潑的一面。所以,可以預
見她們以後一定能將幼稚園的小孩子,教得天真可愛又懂事。
聽到護研所畢業生對學校的那分深厚感情,
真的讓我對慈濟教育志業很有信心﹗
剛才,我們也聽到慈濟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畢業生的心得分享。雖然慈濟醫
學院護研所才成立兩年,可是已經培養了八位碩士,實在使我覺得很安慰
;而且聽到她們對學校的那分深厚的感情,真的讓我對慈濟教育志業很有
信心!
從事教育工作就好像園丁種樹一樣,必須要有耐心、愛心,勤勉地灌溉、
施肥,謹慎地調整樹的枝枒,如此才能培養出健壯茂盛的大樹。在這過程
中,必定要有「盡心盡力付出、完全不求回報」的無私喜捨之心。
所以,慈濟教育志業就是「慈悲喜捨」中的「捨」——心中充滿對學生的
慈愛之情,很高興的捨出時間、精神、物質來培養學生,而不要求任何回
報。
我平日經常叮嚀為人父母者,父母是小孩子的「模」,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的言行舉止;同樣的道理,老師就是學生的「模」,老師是什麼樣的形態
,教出來的就是什麼樣的學生。
老師教育學生,必須運用言教及身教,而身教比言教更能深入學生的心。
兩年前決定開辦護研所時,我告訴邱豔芬所長,希望她能以身作則,做學
生的模範。
邱所長真的非常用心地帶學生,帶得很貼心,師生之情非常深厚。她把自
己當作學生的媽媽般,疼愛、培育這些學生,難怪她們對學校有很深的感
情。
除了師長的疼愛以外,還有慈誠爸爸、懿德媽媽給予這些學生非常甜蜜、
溫馨的「家」;他們愛這些學生就像愛自己親生的小孩一樣,也是愛得很
貼心。因為有這麼多人盡心盡力投注真誠的愛,我對慈濟教育志業愈來愈
有信心。
剛才邱所長說,這些學生畢業了,她與學生們心中都有一分依依不捨的情
感。其實他們並沒有離開,八位畢業生中有六位留在慈濟志業的工作崗位
,有的是留在慈濟醫院,有的是留在慈濟護專。即使不在慈濟志業體服務
,相信將來也不會離開師長與慈誠懿德爸媽所教導的「尊重生命」大愛精
神。
老先生的兩隻腳被割草機切斷了,
慈濟醫院醫師們為他進行手術,把腳接回去。
今年八月,慈濟醫院就滿十年了;這十年來,分分秒秒不斷地發揮救人的
功能。有了慈濟醫院,花蓮地區的病人可以就近得到很好的醫療照顧,不
必再長途跋涉到西部就醫;尤其是緊急的傷患,可以立即獲得救治,生命
更有保障。
一個星期前,住在瑞穗的一為老先生在割草時,兩隻腳不小心被割草機切
斷了。他的家人把他送到慈濟醫院,兩隻被切斷的腳也放在裝有冰塊的袋
子裡一起送來。醫師們立即為他進行手術,把他的腳接回去。
隔天早上,我到加護病房探望這位老先生,他的臉色很紅潤,開朗地笑著
說:「師父,謝謝你!」我問他:「你現在情況怎麼樣?」他說:「很好
,很感謝你!」
他腳的膚色很紅潤,看起來血脈通順,於是我伸手摸他的腳趾頭,問:「
現在我正在摸你的腳趾頭,你知道嗎?」他說:「知道啊!有點麻麻的。
」我聽了實在很高興!
昨天我又去醫院探望這位老先生,他的太太正在床邊照顧他;他很高興地
對我說:「我這條命還有這兩隻腳,都是慈濟醫院救回來的;要不然我即
使命還在,兩隻腳可能也沒有了。還好有慈濟!」
是啊!還好有慈濟。慈濟醫院在花蓮地區,真的發揮了很大的救人功能。
這要感恩曾文賓院長領導有方和所有慈濟人熱誠護持,大家的愛心給我很
大的力量,幫助我不斷地推動醫療志業。
想要淨化人心,必須帶動人人
轉私情為大愛,轉私欲為喜捨之心。
慈濟的慈善志業已經整整做了三十年,從花蓮推展到全省,進而延伸至海
外。普天下都有苦難的眾生,我們有幸住在這麼富裕的社會,應該把愛心
延伸得更遠一些,把愛的道路鋪得更長一點。
慈濟雖然將慈善工作擴展到海外,但從未忽略幫助全省各地的貧病民眾,
不但濟助物質,也給予關懷及輔導,讓他們的心靈更加充實。
想要社會祥和,人人安居樂業,一定要淨化人心,而淨化人心須從教育著
手,所以全省各地慈濟教師聯誼會的教師們,都非常用心地推動靜思語教
學,不但開啟學生的良知良能,並且將這股清流帶入學生的家庭。
也就是透過靜思語教學,將善與愛的種子植入學生心田,使他們不受社會
不良風氣的影響,仍能保持純真清淨的心靈;並間接薰陶學生的家長、兄
弟姊妹,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倫理道德,融入現代家庭生活中,讓全家一
起發揮愛心,幫助苦難眾生。
想要淨化人心,必須帶動人人轉私情為大愛,轉私欲為喜捨之心,發揮愛
的良能,幫助普天下一切眾生。
所謂「人格成,佛格即成」,學佛就是學做人;做人若是成功了,那麼成
佛、成菩薩就沒有困難了。也許有人會說:「我現在已經是人了,做人有
什麼困難呢?」可是,做人若不守本分、不發揮人生良能為群眾服務,人
格就有所欠缺。
我經常強調「愛心」,也就是照顧好自己的「心」。
平時下功夫去除心中的惡念,努力培養善念,把自己的心照顧好,自然能
守住本分、善盡本事,為社會人群付出良能。如果心沒有照顧好,就會踰
越本分,說不應說的話,做不該做的事,而應說的、該做的,反而忽略了
;結果給自己帶來種種煩惱,並且對他人造成傷害。所以,唯有人心淨化
了,社會才能祥和安定。
郭委員在四月往生了,可是走得很安詳,
讓我覺得很安慰,我會等她趕快回來。
剛才高雄郭桂美委員的先生和孩子,以郭桂美委員的名義捐一百萬元,成
為慈濟榮譽董事。這位委員在四月時往生了,年紀才四十幾歲。雖然失去
一位弟子我很心疼,可是她臨終時意識很清楚,走得很安詳,讓我覺得很
安慰。
她非常堅強,雖然罹患癌症,仍勇敢地扛起身為委員的責任,經常到慈濟
醫院做志工。每次我關心她的病情時,她都是開朗地笑著說她能接受事實
,請我不要為她擔憂,從來不曾看到她露出頹喪的病容;即使在她住院期
間,我去看她時,她仍安慰我不用為她擔心。
醫師告訴她,必須開始準備了;她說她唯一的心願,是再見師父一面。
四月十六日我行腳到台北,上火車前就聽說她已進入彌留階段,但仍強撐
著希望能見我一面,所以我一下火車就立即趕去醫院。
一進病房,她看到我就微笑地跟我打招呼。我看到她的前面放著一張相片
,是前年我授予她委員證時的放大相片。
我問她:「你現在覺得怎樣?不論什麼事,都要放下。」她笑著告訴我她
知道。
我再叮嚀她:「此生的一切都要放得下,要很自在。」她說:「師父,您
不要掛心,我知道。我只要求師父一件事。」
我問她什麼事?她說:「求師父您把身體照顧好,因為您還要帶領很多人
。」我說:「放心吧!我會等你趕快回來!」
在場的其他委員拿給她一張「心願」的歌詞,說:「我們來唱給師父聽。
」她就躺著看那張歌詞,委員們在旁邊唱,她也跟著唱。唱完後,她顯得
高興。看她這麼開朗,沒有恐懼感,我很安心。
後來,其他委員告訴我--我離開病房後,她就說要換上慈濟委員的制服
,她穿上後顯得很滿足,閉起眼睛就睡著了,一直到回高雄後都沒有再醒
過來。
她走得多麼安詳啊!沒有一點悲哀淒涼的氣氛,很自在、歡喜,好像只是
出國旅遊一樣,很快就會再回來。
今天,她的先生帶著孩子們來捐善款,剛才現身說法時,也說要繼承太太
的心願,繼續來走這條慈濟路。菩薩道,就是需要大家接連不停地走下去
,永不間斷。
但願慈濟世界中無數朵清淨美好的心蓮,
有你、有他、有每個人。
人生是長是短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方向對不對?人生的方向如果正確,
就不會迷茫煩惱地度過一生。
三十年來,慈濟各項志業受到社會上許多人肯定,表示慈濟的方向沒有錯
。既然方向沒有錯,我們應該加快腳步往前邁進,年年展現比以往更豐碩
的志業成果;而這需要大家同心合力來推動。
總而言之,「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慈濟這塊大福田需要大家一起來耕
耘:「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但願慈濟世界中數朵清淨美好的心蓮,有
你、有他、有每個人,大家共同造就真善美的慈濟世界。祝福大家福慧雙
修,功德無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