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江映月】 聽聽他們怎麼說
《八十五年夏令營》•價值觀篇


      溽暑難當,汗滴沿著營隊裡龐大工作群緊抿的嘴角

      畫出一道清涼的弧線,深刻地令人心頭一震,

      亦迸出了許多躍然紙上的印象,幕後英雄何其多,

      或許是緣,讓文字的素描落筆在他們身上,

      但願來日因緣和合時,筆尖再「話」顆顆遺珠。


活得深刻是因為用心 ─ 曾漢榮教授 
       ☉陳秋山
       
      第一次上曾漢榮教授的課,直覺得他是個活得蠻深刻的人。
       
      陸續又因採訪之便有過幾次接觸機會,我看到,他的深刻是因為他的
      用心,用心在體會生活中每個令他感動的人、事、物,並且樂於分享
      給周遭的朋友、學生,「分享後有感而發的回響,就是刺激彼此再成
      長的養分!」他認為。


溝通,重在情意交流
                
      目前任教於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的曾教授,在教學工作上擁有近二十 
      五年的豐富經驗。從校園中一批批交替的年輕學子身上,他發掘不斷 
      湧新的觀念與想法,以及新舊之間無法避免的分歧──代溝。但這對 
      於極愛和年輕人相處的他,卻不是什麼大問題。 
 
      「『代溝』不在於年齡的差距,而是思想觀念的差異。如何讓差異獲 
      致更多的交集,這就有賴於雙方的『溝通』了。」「『溝通』不僅是 
      一種認知的傳達,更重要的是情意的交流。」 
 
      因此他強調,跟著年輕人的感覺走,以真誠的情意營造感性的情境, 
      讓彼此都用一顆開放的心靈,去感受對方所要傳達的訊息。 
 
      而情境的營造,則可透過啟發性的教材,串連感人的故事,讓封鎖在 
      心靈深處某個有所期待的部分得到釋放。 
 
      「把感動自己的每個事件收集起來,無論是一篇文章、一首音樂或一 
      段影片,能感動自己才可能感動別人!」 
 
 
 
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兩年前接觸慈濟後,在各營隊活動授課中,他深受慈濟人無怨無悔, 
      只單純想把事情做好的精神感動,從此他更深入覺察到人人本具的那 
      一顆原始的佛心。 
 
      「人常陷入自我察覺的盲點,而良好的溝通就是要讓彼此將心中真正 
      的想法說出,進一步獲得自我省思的機會,以突破看不清的盲點。」 
 
      尤其在親子營中,看著父母和孩子原本僵持不下的關係得到化解,更 
      讓他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快樂,就像他所秉持的教學態度──老師是 
      高度學習的結果,要不斷充實好教材、參與活動,從幫助學生在學習 
      上獲得滿足中,汲取自我提升的養分;這樣的成果,才值得一個教育 
      工作者寬慰、快樂。 
 
      「醫生的孩子也會生病。」曾教授坦言,他的女兒也曾抱怨身為知名 
      教授之女的壓力,彷彿樣樣都得比人強,否則會使父母蒙羞;但他卻 
      笑著告訴她:「爸爸的面子不重要,妳才是最重要的。」 
 
      「當孩子願意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時,父母也要有誠意去面對。」他 
      說。 

生命中要有別人的存在 ─ 洪素貞老師
 
      ☉翁瑜敏 
        
      快樂健康營廟會裡人聲鼎沸,舞台上學生賣力演出著......人群稀落 
      處,營隊指導老師洪素貞微微牽動嘴角,專注的眼神裡有著一分擔心 
      、寬容......及一種寵愛的笑意。偶然發現一旁有人,卻是回頭笑了 
      笑,急忙又將眼光轉回舞台上。 
 
 
 
承擔,會有成長
                      
      這分老師的心,讓她早早預知亳無營隊經驗的醫學院學生可能遭遇的 
      挫折,尤其第一梯隊每位幹部均已自顧不暇,何況團隊默契的培養。 
 
      洪素貞老師心疼學生「初生之犢不畏虎」的精神,亦在策畫初期堅持 
      「快樂健康營」必須辦兩個梯隊,她語帶慈愛而堅定地說:「營隊的 
      挫折絕不能讓學生扛一學期,它必須在第二梯隊得到修正。」 
 
      「看到學生在第一梯隊的煎熬、不知所措,實在感到很心酸!但每個 
      學生幾乎都從挫折中走了出來,學到了協調及溝通的重要性。」說著 
      說著,洪老師的眼眶紅了,輕喟著:「我實在很感動!每次看到學生 
      的表現我就想哭,真想去擁抱每一個人。」 
 
      說著學生的種種,洪老師心中了然成長必須有的犧牲與奉獻:「我一 
      直以為年輕人沒什麼財富,唯有個人的信用是自己可以擁有的──對 
      自己承諾就是一種信用。從現在去累積,二年級帶動學弟妹履行責任 
      及使命感,即是一種承諾,繼而去影響學弟妹,便是一種傳承。」 
 
      「眾人之事裡面要有承擔及犧牲。」洪老師以一貫的堅毅訴說著人生 
      價值,也是對學生的期許:「犧牲奉獻很重要,但犧牲奉獻最大的意 
      義便在於自我成長。」 
 
 
 
陪伴,而不左右
                      
      坐在辦公室的沙發上,洪老師削瘦的臉頰埋在雙掌裡,低聲地說著抱 
      歉:「我身體不好,無法全程參與這個營隊。」 
 
      然而她的心無時不牽掛著學生,藉由這樣一個活動,她看到學生在成 
      長中的掙扎,並適時加以輔導,洪老師一再強調,這樣一個營隊是最 
      佳的生活教育、最好的品格教育,可以讓學生培養出一個非常重要的 
      人生觀:「生命中要有別人的存在,生活是可以與別人同甘共苦。」 
 
      然而她也清楚,這些學生是聰明的,因為聰明所以不想永遠被領導, 
      一旦學習被領導,也想去領導別人。但也因此給自己很大的壓力。 
 
      「教育的立場雖是要去保護學生,但也需要有機會讓學生可以去『跌 
      』;跌倒了,還是得讓學生自己站起來,而老師是要以一個輔助的角 
      色,在一旁關懷、陪伴。」 
 
      營隊結束了,心卻尚未放下,洪老師混雜著感性及理性,心疼學生之 
      餘,還是選擇讓學生自己摸索成長的道路:「是否繼續辦,得讓學生 
      有思考的空間,讓他們在暑假期間去沈澱在營隊中的得失甘苦,若回 
      到學校後還想辦,這顆種子就真的播下去了!」 

學說他們的語言 ─ 胡淑照媽媽
 
      ☉張舜燕 
 
      身為台南地區委員及慈青輔導媽媽的胡淑照師姊,回憶民國八十二年 
      第一次擔任教師營、大專營的幕後工作人員,她黝黑的臉龐流露出靦 
      腆的笑容談著:「同樣是當(輔導)媽媽,為什麼有的人一天到晚被 
      媽媽長、媽媽短地叫著,而我卻沒有?連一張卡片也沒有?」 
 
 
 
下功夫練就好本領
                             
      花同樣的時間、精力在營隊中,如果說心裡毫不埋怨,那是騙人的話 
      ,但她認真整理頭緒,以一句話歸咎出原因──當時自己沒有下功夫 
      啦! 
 
      經歷連續四年的營隊幕後「打雜」,現在的胡淑照師姊不僅累積出一 
      疊疊來自慈青孩子們祝福的卡片,更是孩子心目中的「標準媽媽」。 
 
      要做一位「標準媽媽」的功夫可要下的深厚。除了營隊暑期的活動相 
      聚之外,努力去記每一位孩子的學校、千萬不能喊錯名字、盡可能牢 
      記臉孔,還要練就「聽電話聲音猜出是誰」的好本領。 
 
      曾經有一位慈青女同學急急跑來:「媽媽,會不會編慈濟頭?快幫幫 
      我。」生育兩個兒子的她當然從來不曾為孩子綁過辮子,但她還是動 
      手試一試。只聽慈青同學對著滿頭大汗的師姊問道:「媽媽,你好熱 
      喔!」 
 
      「是心熱,怕把你的頭髮編不好啦!」 
        
      現在,胡淑照師姊可是紮馬尾、綁頭髮的箇中高手! 
 
 
 
忠實傾聽
                            
      「媽媽,今天有人遭雷劈了(被父母罵)!」 
        
      「要裝避雷針喔!」用幽默的話來抒解情緒,是胡師姊學習幾年後的 
      心得。她表示,其實自己論學歷、智慧,或許還遠遠比不上這群聰明 
      的慈青,自己堅守著「我是來付出的」的理念,名義上是「輔導媽媽 
      」,做的僅僅是「忠實傾聽」的角色。 
 
      「當孩子們把心裡的話誠實說出來的過程中,他們自己就已經整理出 
      問題的關鍵及解決的方向,反倒是我自己又上了一課!」 
 
      與貼心的慈青一起成長、坦誠的分享經驗,才是師姊心中的寶藏。 
        
      「不但陪孩子們談戀愛,還要陪他們失戀。」這句話從師姊口中說出 
      僅僅費時四秒鐘,卻是長期經營出的信任與關懷。 
 
 
 
繼續學下去
                                   
      與媽媽曾麗容同時進入慈濟,一起參與幕後培訓,母女同行慈濟菩薩 
      道的因緣,無形中也督促胡淑照師姊更精進、更用心。 
 
      民國八十年為了讓台南地區第一場茶會能順利誕生,母女倆千里迢迢 
      開車來到台北縣泰山鄉觀摩當地所舉辦的茶會。布景、講台、場地設 
      計、節目流程安排的細節......一一用相機記錄下來,茶會結束後, 
      連即將丟進垃圾桶等待回收的海報都不忘「請」回台南。 
 
      然後母女連同家人朋友總動員,將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口中問 
      到的「辦茶會密笈」搬到台南法華社區。當天現場五、六百位的參與 
      人潮及熱情響應,讓所有幕後工作人員的辛勞一掃而空,只留下甜蜜 
      的笑容! 
 
      胡師姊笑稱:「都是學出來的。」但她立即補充:「最重要的是,還 
      要繼續學下去。」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