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林幸惠
在浮沈的人際互動中,相信──唯有善意和關懷,
才能溫熱人們疏離冷漠的心靈。
我曾有過至今仍回憶滿盈、歡喜滿懷的親身經歷──
那一回,我住的大廈歷劫火災後,住戶們為了重建灰煙滿瘡的家園,籌
組了「重建委員會」,以投票方式選出委員長,負責招標及監督工程。
沒想到,擺開陣勢的競選過程非常激烈,在選出委員長之後,還是有人
不滿,經常在各住戶的信箱裡投下謾罵、批評的黑函,還匿名用驚心動
魄的字句寫大字報,張貼在電梯口,像荊棘般刺得人人心痛難安。
每天持續地張貼大字報,就像貼符咒般,將人的心推入了無底的黑洞,
鄰居們照面,都有鬱傷的疲憊。
我也可以選擇奉行「百花叢林過,片葉不沾身」,視而不見、見而不動
心,反正因緣一過,事件就會煙消雲散;但工作人員一定很惆悵,而且
猜想得到,反對者一、兩人而已,多數是沈默的大眾。突然,我記起上
人曾說的:好人要團結,才會有善的力量。何不藉此因緣鼓勵委員長,
讓他們能安心地把大廈整建好。
於是,我也寫了匿名的大字報,張貼在電梯口:
「各位鄰居們,這次的火災大家都受到驚嚇,在這樣慌亂中,我們是否
更要團結一致、同心協力地支持委員長,多用感謝,少批評、多鼓勵,
在異中求同,幫助他早日順利地重建我們的家園。如果同意此觀點者,
請簽名。」
張貼後,第一天竟然沒人簽名。
五千年來中華民族以靜默為善、無聲為美的文化,讓我領會了。於是我
把自己的名字先簽上去,第三天就有六、七樓的住戶簽名表贊成,接著
簽名的人愈來愈多,甚至有人加寫:「太好了,早就要這麼做」等語。
我每天都很開心地去瞧那張字報下的簽名風光,像尋幽攬勝般,好不快
樂。直到那張表簽滿了,我想任務已達成,該取回做紀念時,碰巧見到
委員長的太太正取下海報,她神采奕奕地告訴我:「我們這棟大廈住著
一位貴人,發出正義之聲,所以那些黑函就都不再出現了。其實,我們
也跟妳做慈濟一樣,想為大廈盡一分心力,但被這些黑函弄得心灰意冷
。還好有人及時出聲,而且有這麼多住戶聯名贊成,使我們重獲信心,
可以放心去做。我們想請管理員用字跡去查那位仁兄住幾樓,當面向他
致謝。」
我只好趕緊承認字報是我寫的。
她一臉的錯愕:「那為什麼妳也簽名?」
「為了帶動啊!」
她恍然大悟般,一連串的拍手頓足,「唉呀!唉呀!我怎麼沒想到,這
是慈濟委員才會做的事!」
她感謝慈濟委員,我更感恩自己是慈濟委員,才能受到上人的教誨,有
勇氣去關懷周遭的事物,體恤身旁的人。
當啟迪的善念有了萌發的機會,即可消抵心中的刀斧意,更可見到山花
映水紅的心靈風光。在這次事件中,我還有更大的收穫──工作人員更
用心地為大廈重建了更美好的環境。
大道無門,千差有路,世事蘊含玄機,一切事在人為。與其埋怨社會的
黑暗,不如起而力行,當回眸再望來時路,會確切地感受到自己真實的
地存在,而不再只是百花叢林道上,冷漠的過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