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貞青
地緣人脈上的優勢,是社區志工
救援迅速、後勤補給順利最主要的因素。
溫妮颱風已經走遠,但家園變色、天人永隔的慘況依舊刺痛人心。
如果天災人禍是難以迴避的宿命,那麼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們,唯有
彼此關心、相互疼惜,才能稍補這分人間缺憾。
每當大型災難發生,政府、軍方及專門的救災組織常是救援行動的主
力,一般民間單位因缺乏救生設備及專業人員,多扮演後勤輔助角色
。以汐止林肯大郡災區為例,救援團體以「搶救生命」為首要任務,
積極搜尋失蹤居民,而慈濟則在災民劫後餘生的心理撫慰,以及災區
民生問題的解決上發揮相當作用。
然而長達七天的龐大支援行動並非輕易可行,除了機構本身必須有一
套完善的規畫外,人力、物力的調度配合更是一大考驗。
省視整個救災過程,可以發現從災難發生當下,到最後撤離的一刻,
慈濟人的凝聚力及動員力絲毫未曾鬆懈,這固然歸因於師兄姊悲憫的
胸懷,慈濟志工區域化的落實更是主因。
從今年二月開始,全省慈濟人即進行分區改組工作,以志工所居住的
區域來畫分組別,藉由距離的拉近,凝聚同區慈濟人的向心力;同時
,也以社區居民身分,多關注身旁環境,參與社區活動,達到守望相
助、急難相扶持的目標。
雖然慈濟志工正式區域化的時間不算長,但成效已在此次風災中顯現
:內湖大湖山莊街淹水事件,士林德行東路居民遭活埋的慘劇,甚至
新莊盲人重建院、中正路排水不良等災情,均由當區委員就近動員協
助。
在地緣人脈上的優勢,省下不少人員調度的時間,而熱食烹煮供應,
也因平日即掌握區域內各項資源,熟悉市場、超商所在,採買、運送
過程迅速完成,救援工作的效率與品質也相對提高。
另外,當震驚全國的汐止林肯大郡災變一發生,住在社區內的黃明輝
,除聯合鄰居加入搶救,也立即聯絡汐止地區慈濟人前來支援;因著
地利之便,盧麗惠等師兄姊在三十分鐘內即趕到現場,充分掌握時效
,在救難單位進駐前進行最早的搶救行動。
而許多接獲訊息趕來救援的團體,或因地勢不熟、或因距離過遠,抵
達時間稍有延誤,路面早已被大水淹沒無法通行,形成「災區看得到
,卻進不去、救不著」的窘況。這更印證了對地形的了解、環境的掌
握,是救災工作的關鍵,慈濟志工區域化的意義亦在此顯現。
事實上,除了本身調度靈活迅速的優點外,慈濟人在災區所展現的各
項行動,無形中也影響了部分冷漠的居民;例如,得知師兄姊為煮食
的器具傷神,他們就主動搬來家中的鍋碗瓢盆,甚至加入烹煮行列。
這顯示居民對社區的關心度增加,主動參與的意願提高,相信日後復
建工作的進行也將更為順利。
急難救助其實是種亡羊補牢的工作,如何減輕傷害,甚至防患未然,
才是更加值得關注的課題。尤其人總是善忘的,除了罹難者家屬無可
磨滅的傷痛,有關災難的恐怖實相,以及曾經有過的心悸感動,將很
快地在社會大眾心中淡去。
所以,與其在災難來臨時,藉助社會的救援力量,不如平日多培養社
區居民的凝聚力,共同關心生活周遭的人事物,甚至整個大環境的問
題,讓不該發生的,永遠不要發生,讓已經發生的,將傷害降至最低
。這一點,是急難救助之外,社區內的慈濟人可以著力的。
「志工社區化」現階段尚是一種理想與目標,而非成果。所以,在努
力的過程中,慈濟人必須設法拋棄本位主義,不囿於宗教團體的形式
,而以社區內一分子的心態出發,去了解所居住的環境,認識所有的
鄰人,融入並發展當地的生活型態……因為,唯有先開放心胸接受不
同文化,才會有空間與機會去傳遞慈濟的種種美善。
期望在未來,慈濟的人文精神,能透過回歸社區的方式廣為人知,而
非由災難來彰顯其意義與價值。
文/陳秋山
Q:重大災難中,政府以及一些民間慈善團體,往往會致贈慰問金給
受災民眾,這種強調雪中送炭的「急難救助」,到底發揮了什麼
樣的功能?
A:急難救助針對的是「立即性的需要」,以幫助突然發生意外的人
暫時度過難關。根據慈濟多次參與救災的經驗,災變一發生,逃
命最要緊,劫後餘生的災民往往身無長物。
拿這次林肯大郡來說,災變後第三天到慈濟服務處領取慰問金的
受災民眾中,有人身上穿的還是剛逃出時的衣服,而急難救助正
好能讓他們解決立即性的民生問題。由於協助重點在於紓解當下
緊急的困難,因此急難金的發放通常以一次為限,且金額不高。
Q:災難事件的後續發展,像林肯大郡住民未來安置的問題,民間團
體能幫什麼忙?
A:這問題所牽涉的層面很廣,比如責任追究、賠償糾紛等一些該由
政府及建設公司等有關單位來解決的問題,我們並沒有能力與立
場涉入。但是在急難救助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掘需要長期幫助
的對象。
慈濟長久以來肩負社會大眾所寄予之厚望,雖然立即採取的行動
真能顯現慈濟善盡著對社會的一分責任,不過,單單一次的急難
救助並不能解除受助者往後的困難,必須從中發掘需長期陪伴的
人,以個案的方式給予適當的協助與關懷,甚至陪伴走一段漫漫
長長的心靈重建之路,才是慈濟致力的方向。
(採訪對象/慈濟基金會台北分會社工組組長鄧玲玲)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上一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