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人的心境】 | 別讓思念總在分手後 |
◎文/葉美玉(加拿大) 原來長久忽略的,不只衣櫥裡的那件裙子…… 有一次在換季整理衣櫥時,看到一件裙子被擠成一團,塞在角落裡; 一攤開,赫然看到裙子上有一大片褪色痕跡,我想應該是家中佣人不 小心洗壞了,又不好意思對我說,乾脆把它塞在那裡。 當時我好心疼,不過想想反正裙子壞就壞了,問了也是白問,不但於 事無補,反而會使她更不好意思。 雖然沒問,心裡仍不舒服,拿著裙子坐在椅子上發呆,突然想到距離 最後一次穿它,少說也有四個月,為什麼這期間我都沒想到要穿它? 若不是整理衣櫥時看到,幾乎已經忘了它的存在。 我忽略了它,可是當知道失去時,怎麼會這麼心疼?想到這兒,自己 釋懷地笑了起來。失去方知珍惜,這不就是人的通病嗎?
是多是少 唯求珍惜 |
人與人相處的距離不易準確拿捏,尤其是夫妻及親子之間;關心太多 會有壓力,關心不夠又怕疏忽。通常彼此間距離越近,就越不易相處 ,因為缺點看得太清楚,常常分開後才會想到對方的優點。 人生無常,佛早說過人命只在呼吸之間,一息不來就是來生,而人往 往在生命快終了時,才覺得遺憾、悔不當初。 例如,當家中有人得了絕症,親人除了恐慌、痛苦、無助和傷心之外 ,總是盡所能珍惜最後相處的時間,即使平日有怨也都忘了,想到的 都是對方的優點,巴不得什麼都讓他得到、令他開心。試想,如果平 日都以這樣珍惜的心相處,是否就不會有太多的遺憾?
獎勵鼓勵 愛在其中 |
我以前是個很嚴厲的人,不僅嚴以待己,也嚴以待人,甚至認為孩子 不打不成器。慢慢地,我了解父母不是孩子的主人,也明白親子之間 應該學習相互關心和尊重,這樣孩子長大後才懂得如何愛人。 我的孩子在國中二年級時曾考過很差的成績,我知道他心裡很難過, 也明白他已經很努力,所以去買了一樣他很喜歡的禮物送他,他很訝 異地問我,為什麼考這麼差還有禮物? 我告訴他:「考得好是獎勵,考不好是鼓勵;因為媽媽知道你已經盡 力了。」他很高興,並開玩笑地說:「那我下次想要禮物考不好就行 啦!」我回答他:「媽媽愛你,擔心你考不好太沮喪,你捨得媽媽再 心疼嗎?」他搖搖頭靠過來說:「絕對不會。」
緣起緣滅 不留遺憾 |
這些與孩子的相處之道是我在慈濟中學習到的。同時,我學到能成為 一家人是「緣」,能與朋友相識也是「緣」,因此很珍惜這分「緣」 ,深怕它會像六年前被我深藏在衣櫥底,冷落很久的裙子一樣。 我發現,假如不想讓自己有太多遺憾,平常就要有惜緣的心,緣來不 拒,緣去不求,同時要珍惜、感恩周遭的人和事,如此才不會有「思 念總在分手後」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