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范毓雯 
       
       
      突如其來的意外, 
      讓全身百分之八十灼傷的溫志偉飽受苦難, 
      卻也進入生命的深刻反省。 
      如今能夠穿上短袖衣物坦然見人, 
      對他而言就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幸福。 
       
       
      幸運的存活與其說是「奇蹟」,對篤信基督教的溫志偉而言,倒寧願相信 
      是「神蹟」。 
       
      民國八十四年五月十六日,二十六歲、仍就讀高職的溫志偉,下課後到一 
      間工廠打工,因化學藥品突然爆炸,導致他全身百分之八十灼傷。 
       
      「主治醫師說像我這種情況,十個有八個會喪生,即使有存活機會也沒把 
      握治好。」 
       
      意外發生前,溫志偉因不能忍受父母的管教方式而離家出走,以半工半讀 
      方式維持生活,萬萬沒想到畢業前夕會發生事故。 
       
      突如其來的意外,讓全身大面積灼傷的溫志偉飽受痛楚,卻也讓他深刻地 
      反省生命的意義。「很多人看到我都說:『好慘啊!』我就對他們說:『 
      有生命就有機會!』這是我的格言。人常常會妄求,現在我覺得只要過得 
      平安快樂就好了。」 
       
       
       
      ◆火的烙印,愛的覺醒 
       
       
      「最累的是心態問題,調適了快兩年,才敢穿短袖短褲到外面坦然面對別 
      人異樣的眼光。」 
       
      在新竹火車站和溫志偉相會。他雙手俐落地控制方向盤,行駛往五峰鄉竹 
      林基督長老教會途中。 
       
      山中林木蒼蓊,一路上,溫志偉緩緩敘述那段肉體承受撕裂般苦楚、內心 
      百轉千回的時日。 
       
      自殺,曾是溫志偉腦中揮之不去的念頭,當時在家療養的他漸趨消沈、自 
      閉。 
       
      篤信基督的父親不僅在他受傷住院期間禁食一星期,祈禱上帝讓他平安度 
      過生死關頭,見到他鬱鬱寡歡的模樣,也建議他利用時間看看《舊約聖經 
      》的「約伯記」。 
       
      約伯遭受撒旦攻擊,以至家破人亡、滿身毒瘡、朋友誤解,內心悲痛莫名 
      之際仍堅持信仰,苦難過後神加倍賜福給他。 
       
      「人生在世必遇患難,如同火星飛騰。」「約伯記」中記載的這一段文字 
      ,讓溫志偉對生命有了新註解,心門不再緊閉消極。 
       
      「我可以一直逃避,日子就這麼過下去,但是那樣會更累。而且那麼年輕 
      就放棄自己,實在太對不起自己和關心我的人。」 
       
      為了怕別人看到身上灼傷烙下的痕跡,儘管是炙熱的夏天,溫志偉還是用 
      長袖衣物將自己緊緊包裹起來。 
       
      直到民國八十五年九月,溫志偉就讀聖經神學院,一位自小殘疾的學長鼓 
      勵他坦然面對,並告訴他:「受傷並非本身自願,何必太在乎別人的眼光 
      ?」 
       
      「想想也對,受傷又不是我自願的。說實在,夏天穿長袖長褲真得很不舒 
      服,身體已經夠苦了,何必再增加心靈的痛苦?後來嘗試穿上短袖短褲出 
      門,才知道這種感覺也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幸福。」 
       
       
       
      ◆學習包容,學習付出 
       
       
      住院當時,不僅教友,包括陽光基金會與慈濟志工等團體,都相當關心溫 
      志偉。 
       
      慈濟志工初次來訪,溫志偉當下的反應是「訝異」與「好奇」——訝異的 
      是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怎麼會來關心;好奇的是志工們怎麼知道他受傷的訊 
      息。 
       
      「我家歷代都是基督徒,剛開始對慈濟志工有些排斥,怕他們跟我傳教。 
      後來發現他們是真心關懷我,才慢慢接受。」 
       
      與慈濟志工相識五年多來,溫志偉印象深刻的是參加新竹聯絡處的冬令發 
      放,因為看到許多孤苦伶仃、病痛纏身的人,讓他想到其實有人比他更需 
      要幫助,因而更加珍惜目前擁有的一切。 
       
      「這個世界需要的就是關懷和愛,我在慈濟志工身上學到了無所求的付出 
      ,以及信仰的包容與開放。」溫志偉說。 
       
       
       
      ◆拐個彎,景色就不一樣 
       
       
      車行約一個小時後,停在竹林教會門前。村中三兩位在外玩耍的小朋友看 
      到溫志偉,熱切地叫喊著:「老師、老師!」 
       
      雖然神學院的教會實習學分已修滿,但溫志偉仍想繼續奉獻,所以每個星 
      期天還是到教會服務。 
       
      「以前我惹了許多麻煩,對父母很不孝;灼傷住院時,父母為我禁食、誠 
      心禱告。我爸曾說要把我獻給上帝,我也希望能當牧師幫助更多的人、把 
      愛傳給別人來回饋父母。」 
       
      今年六月,溫志偉將於聖經神學院畢業,並計畫報考台南神學院研究所, 
      再繼續教會實習、寫教師論文,以取得牧師資格。 
       
      下山之際,環伺群峰間的雲海漸漸消散,放眼望去,先前如潑墨山水的視 
      野,已轉成筆觸清晰秀麗的水彩畫。 
       
      「我總慢慢開下山,或是停在某處欣賞風景,不同高度看到的景色也不同 
      。」拐過幾個彎後,村落的紅色屋頂連成一片,果真令人目光為之一亮。 
       
      因為不同的思索與反省,讓溫志偉的生命別有一番風貌,他除了感謝爸爸 
      、媽媽、慈濟師兄姊、教會姊妹弟兄對他的鼓勵,也用《新約聖經》「哥 
      林多前書」的一段話,和所有曾關心過他的人分享——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忌妒,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 
      不計算人家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是包容凡是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