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分鼓勵化為萬分力量 |
|
◎善慧書苑 |
|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七月十九日《六月初十(五)》
【靜思小語】
共享榮耀,也要互勉負起使命,
為人間多一分、十分、百分、千分、萬分地付出。
獲交大名譽博士學位
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大學頒發社會科學榮譽博士學位予上人之後,國立
交通大學今日在花蓮靜思堂國際會議廳,頒發「社會與文化名譽博士」學
位,肯定上人「創辦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三十六年來帶領全球慈濟
人致力於社會服務,推動慈善、醫療、教育、骨髓捐贈及環境保護等志業
,立足台灣並推及於全球各地,促進善行之良性循環,對社稷民生有卓著
之貢獻。」
上人強調,「這項榮耀是頒給所有慈濟人的!」慈濟三十六年來以台灣花
蓮為起點,正因為有許多不怕辛苦的農夫,才能將一顆顆愛的種子,帶到
國際間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方去播種;慈善、醫療用心搶救生命,教育
志業則是培育慧命的搖籃和推手,文化志業美化人生、淨化人心,不管是
四大志業、八大腳印,都是所有慈濟人用心耕耘出來的。
「生命中能得到這麼多人的鼓勵,我應該要把握時間,不只是分秒不空過
、步步踏實,還要加緊腳步向前邁進;全球慈濟人共享這分榮耀,也要互
勉負起使命,更努力為社會、人間多一分、十分、百分、千分、萬分地付
出,才不辜負這一分對慈濟的護持與鼓勵。」
授證典禮於下午四時三十分舉行,交通大學校長張俊彥、副校長蔡文祥、
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周英雄及交大台灣校友總會常務理事林家和等人,專程
來到花蓮,張俊彥校長親自將博士學位證書、博士袍及博士帽授予上人。
張俊彥校長表示,學校不只是創造知識的地方,更要肩負起教育的責任;
以往交大致力於科學上的研究與發展,今後希望透過上人的身教,將慈濟
人文與科技兩相結合,促使學生和同仁對社會多一些關懷、付出與布施。
交通大學自民國六十三年起頒授名譽博士學位,至今已有三十二人獲此榮
譽,包括孫運璿、李國鼎、施振榮、吳大猶、李遠哲、張忠謀、張榮發等
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