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報導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從一條河流說起
跨越隔閡,愛灑印尼──
◎邱淑絹
印尼,東南亞最大的國家,
由羅列在赤道上、一萬七千多個島嶼所組成;
兩億多人口,在世界排名前五大。
一九九七年金融風暴後,
全國半數以上人口淪為貧民;
隨著經濟衰退、貧富益見懸殊,
掌握印尼經濟優勢的華人,多處於富裕階層,
印華之間的怨隙因而加深。

「唯有真心關懷這片土地,才能促進印華間的和諧關係」,
慈濟一九九四年起在當地推動慈善救助,
儘管一九九八年五月雅加達排華暴動時,
以華人為主的慈濟志工自身安危也受到威脅,
他們仍堅定行善的步伐,繼續撫貧慰病。

「回饋」的行動力,
在二○○二年元月初雅加達大水患中表露無遺。
慈濟志工連續四個月進行發放、義診、清掃、消毒等工作,
並發現興建在紅溪河上、幾遭洪水吞沒的簡陋村落──
卡布莫拉(Kapuk Muara)村。

紅溪河,
一條在三百多年前,背負著華人悲情歷史的河流,
素有「雅加達黑色心臟」之稱,
兩岸密密麻麻的簡易屋侵佔大部分河道, 
漆黑的河水及滿布垃圾的惡臭更令人掩鼻;
這也是卡布莫拉村民二十年來每雨必淹的根源。
為根本改善紅溪河的氾濫及村民惡劣的生活環境,
慈濟決定號召當地華人企業家,以「取之當地、用在當地」的精神,
建設大愛村以協助村民遷離。

二○○三年七月,擁有一千一百戶的大愛村落成,
長年棲居在河畔潮濕簡陋老屋的居民,搬進了乾淨明亮的千戶大社區;
曾經在垃圾堆中嬉戲的孩童,來到社區內的新學校認真學習……

慈濟,一個華人佛教團體,
懷著無分種族、宗教、鍥而不捨的大愛,
在印尼這個世界上最多伊斯蘭教信徒的國家,
勇往直前付出,踏出既深刻又扎實的慈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