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是什麼牽動了心? | 
                   
                  
                     | 
                   
                  
                    ◎釋德  | 
                   
                  
                     | 
                   
                  
                    ◆七月一日《六月初二(二)》 
                       
                       
                      【靜思小語】 
                       
                      迷惑都由無明起,而無明的牽引糾結,將使人由不得自己, 
                      不斷造作惡因、惡緣,結出惡果。 
                       
                       
                       
                      擾亂人心的洪水急流 
                       
                      「人的身體不調,會產生病痛;心呢?」晨語時間,上人續講《水懺》經 
                      文:「或因四流造一切罪」表示,心地不調,面對人事物的境界,見解思 
                      想偏差,將造就重重煩惱。 
                       
                      何謂「四流」?又稱「四暴流」,意指如洪水流失家當般,使人心善念流 
                      失的四種煩惱,包括: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 
                       
                      上人說,「欲流」意指凡夫沒有把心約束好,感官受外境牽引而貪著眼前 
                      的欲樂,迷惑了心;心動搖不定,生出種種煩惱。「所謂『惑眼牽心』─ 
                      ─境界迷惑了眼根,眼根不斷緣著外境,牽引著心中的無明、煩惱、顛倒 
                      ,再牽引出人生的是非、苦難。要跳脫欲流,必須從『調心』做起,有戒 
                      才能定,心定才能生慧;所以要守好規矩,時時提高警覺保持心的清淨, 
                      莫讓欲念擾亂。」 
                       
                      上人感嘆凡夫放縱欲望,為所欲為,造作惡行,敗壞人倫道德,致重重煩 
                      惱纏縛於心,這就是「有流」。「人若能循規蹈矩,行於人倫軌道,心就 
                      能很平穩;反之,貪瞋癡牽動了心,就會被煩惱纏縛,不得解脫。」 
                       
                      何謂「見流」?上人說明,煩惱層層縛心,思想見解因此愈趨偏差。「要 
                      如何解脫邪見,回歸正途?過去做了錯誤的事,能坦白表露、對眾懺悔, 
                      懺悔才能清淨;心不被煩惱縛住、見解開通,就能解脫自在。」 
                       
                      上人以每天的早晚課誦為例,「經文有沒有入心?有沒有警惕自心?讀經 
                      就像在看路,要時時提高警覺、檢視自己──走錯了路,要及時轉正方向 
                      ;方向正確,就要更謹慎用心走,這才是讀經的真意。」 
                       
                      再說「無明流」,就是愚癡所生的煩惱。上人舉《譬喻經》一段故事── 
                       
                      一位長者要僕人上街買水果,臨出門前交代:「你要吃吃看,甜的才買回 
                      來。」 
                       
                      僕人將水果買回家後,得意洋洋地對主人說:「我試吃過了,都很甜!」 
                       
                      主人掀籃一看:「怎麼每一粒都被咬過?」 
                       
                      「對啊!你不是要我吃吃看?所以我每粒都咬,很甜。」僕人說。 
                       
                      上人以此說明愚癡之過及見解正確的重要。「迷惑都由無明起,這股無明 
                      的流動、牽引糾結,使人由不得自己,身口不斷造作惡因、惡緣,結出惡 
                      果。」 
                       
                      「持戒能得慧,布施能得福。有智慧的人體認到施比受快樂,隨分隨力做 
                      就對了。然而愚癡的人總說:等我錢賺夠了才來布施、讓我累積多一點, 
                      我才能付出……人生有一缺九,賺到什麼時候才算夠呢?這就是見解的不 
                      同。」 
                       
                      上人表示,同樣的人生,有的人容易被欲念牽動,顛倒妄想,人生就會受 
                      苦;心被欲念束縛,迷惑一層一層疊上去,見解思想愈趨偏差;做錯事又 
                      怕人知道極力掩蓋,真的是很辛苦的事。上人勉眾務必用心照顧好心地, 
                      不要受煩惱牽動而脫離軌道。心定,就能生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