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能做就是福 | 
                   
                  
                     | 
                   
                  
                    ◎釋德  | 
                   
                  
                     | 
                   
                  
                    ◆四月二十五日《農三月初七》 
                       
                       
                      【靜思小語】 
                       
                      活到老、做到老,是人生最幸福的事。 
                       
                       
                       
                      結好緣、耕福田 
                       
                      知客師父引領一位慈院資深同仁來見上人。 
                       
                      同仁認為自己年紀已大,未娶亦無家業牽掛,欲出家修行。自退伍就與上 
                      人結下法緣的他,感恩上人多年來帶領眾人腳踏實地,行菩薩道。 
                       
                      「修行,最重要的在於勤修內心道場;不論在家、出家,皆能度眾。」上 
                      人表示,佛陀是大醫王,醫師能發揮醫療專業紓解病人之苦,也是大醫王 
                      啊! 
                       
                      上人例舉今年醫療奉獻獎得主中,有多位已逾八十高齡的老者;而日前花 
                      蓮慈院林欣榮院長提及,其老師雖年屆百歲,仍每天看診照護病人,「能 
                      夠活到老、做到老,實乃人生最幸福之事。」 
                       
                      「佛陀說過,未成佛前,先結好人緣。『人』字兩撇相依,表示人生不能 
                      孤立,需要依靠彼此而活。修行也不能一步登天,必須在人群中才能修得 
                      福慧圓滿。」上人表示,菩薩的種子須經過累生累世醞釀,不斷地為眾生 
                      付出、結好緣,歷經長久時間的培植而臻成熟;既已身在慈濟道場,當安 
                      下心來全心投入,把握今生此世幫助眾生的機會;不要在意年齡漸老,即 
                      使八十歲、一百歲,固守醫療工作崗位者大有人在。 
                       
                      上人勉勵同仁參加慈濟委員培訓,以苦難人為關懷、付出的對象,真正融 
                      入慈濟大家庭。 
                       
                       
                       
                      來花蓮留學 
                       
                      與紐西蘭漢彌爾頓聯絡處數位志工座談。 
                       
                      在座有人的孩子在年幼時即至紐西蘭求學,上人有感而發,說起當初辦學 
                      的願望之一,是希望台灣的父母不要把身心還未成熟獨立、仍需照顧的孩 
                      子送往國外讀書。「父母為了兼顧工作以及照顧孩子,必須兩地奔波往返 
                      ,實在很辛苦;或是母親陪伴孩子在異鄉,獨留父親在台灣工作,一家人 
                      不能團聚,也不免有所遺憾。慈濟辦學,亦期待能改變此社會狀態。」 
                       
                      「慈濟教育志業除了培養孩子專業的知識,更著重人文教育,使孩子們能 
                      知本分、懂道理。」上人欣慰表示,慈大附中的同學們利用假日隨志工們 
                      前往育幼機構關懷,見到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孩子或是孤兒、或是身心障礙 
                      ,因此體會自身的幸福而心懷感恩。 
                       
                      多位海外志工表示,大愛台節目十分有教育性,能讓孩子在善的環境中潛 
                      移默化,培養愛心。上人致勉眾人,除了常看大愛台,更要多做慈濟事。 
                      「父母能多為社會付出,即是對孩子最佳的身教。我們不只要教育好自己 
                      的孩子,亦須引導別人的孩子一齊向上向善。人與人之間以善念善行相互 
                      影響、為共同的理念努力、彼此互愛,就能締造祥和的社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