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發揮奈米良能 | 
                   
                  
                     | 
                   
                  
                    ◎釋德  | 
                   
                  
                     | 
                   
                  
                    ◆四月二十二日《農三月•十四》 
                       
                       
                      【靜思小語】 
                       
                      在工作崗位上盡力發揮功能,在人群中縮小自己,無處不在; 
                      此為——微塵人生、奈米良能。 
                       
                       
                       
                      企業良心——社會進步的希望 
                       
                      「慈濟人有一分微塵人生、奈米良能的精神——在工作崗位上,盡力發揮 
                      專業功能;在人群中縮小自己,無處不在。實在難得!」 
                       
                      富邦集團執行長蔡明忠先生來訪。談話中,上人闡揚志工精神,亦期盼企 
                      業清流能成為社會典範。 
                       
                      「企業有回饋之心,社會才有希望。」上人憂切言及時聞諸多「黑心產品 
                      」,感覺人心受污染,人生亦隨之黯然。 
                       
                      言及在座的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平日門診、教學、研究加上推動院務, 
                      工作繁重,仍利用假日隨志工團隊訪貧往診;甚至捲起衣袖為殘病、孤老 
                      而無法自理者清掃居家…… 
                       
                      「多投入社會關懷工作,可使平日繁忙於事業的緊繃身心,得到紓解與調 
                      適。」上人舉企業家王令一、吳東賢、侯博文等人為例,皆在走入慈濟後 
                      轉變人生觀,事業與志業雙軌平行。 
                       
                      「社會需要清流。期待企業家能『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導正『黑 
                      心』歪風;更進一步付出大愛,造福人群。」 
                       
                       
                       
                      慈濟教育——社會淨化的契機 
                       
                      有良善的企業家,能促進社會繁榮;而培育品德才學兼備的社會人才,則 
                      有賴於教育悉心澆灌。 
                       
                      與慈大校長方菊雄、教務長賴滄海等人談話時,上人強調慈濟「教育完全 
                      化」旨在培育社會模範青年。 
                       
                      「現在許多年輕人思想偏差、行止作為迷茫失序,未來社會堪慮。期待慈 
                      濟教育能引領孩子們守本分、有規矩,尊師重道,將來為人群奉獻,成為 
                      他人的模範。」 
                       
                      「以前我對弟子很嚴格,例如握筆寫字,要求他們一筆一畫寫清楚。字跡 
                      反映人的內心,穿著打扮同樣也是內心世界形於外的表現。倘若連生活規 
                      則都無法守好,遑論眼不能見的內在品行。」 
                       
                      上人表示,修行其實就是「修好自己的習氣」。 
                       
                      「人心皆有一念善,只是被習氣掩蓋。生活習慣若能從小就調教好、建立 
                      起正確的人生觀,就不易沾染不良習氣,而能保有純真良善的本性。這才 
                      是社會祥和的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