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靜思到福嚴 |
|
◎釋德 |
|
◆六月六日《農四月•三十》
【靜思小語】
謹遵「淨心第一,利他為上」,力行大乘菩薩道。
護靈移座,敬慎莊嚴
日色未明時分,上人座車行在闃暗的街路上。城市未醒,人車罕見,周遭
的氛圍彷彿搭配了眾人的心情,十分悽清寂寥。
於慈大,踏著微晞晨光,上人身著與師伯們同色系的褐色海青加入彩排行
列——早在清晨四時,護靈之工作團隊已集合於追思堂前,先行彩排移靈
大典全程。
彩排後、移靈之前,上人再次瞻禮,虔誠三拜後,依依不捨地對著師公遺
容說道:「師父!我們要回福嚴了……期待您很快乘願再來,我們很需要
您……」聲音斷續哽咽,令人不忍聽聞。此刻師公慈容安詳,一如往昔。
晨六時,「上印下順導師圓寂護靈移座大典」,在真華長老、印海長老、
法藏法師主法下,於莊嚴佛號聲中舉行。馨香供養後,由八位著白袍醫師
,為師公覆蓋華幔:左側是陳英和名譽院長、王志鴻副院長、許文林副院
長、王立信副院長,右側則是林欣榮院長、石明煌副院長、楊福麟醫師、
王本榮院長。
靜閉雙目的師公,自然流露淨化教界、影響社會的偉大精神,這一股人格
力量使得現場凝結出莊重肅靜的氛圍,教人為之感動與崇敬!
「恭送上印下順導師回新竹福嚴精舍。」司儀語音方落,八位慈誠師兄即
肩扛起師公法體。前有長老們引領,上人及師伯們緩步跟隨在後,護送師
公法體出追思堂。
夾路兩旁送駕者有志業體主管、同仁及委員、慈誠。迤邐浩蕩的整齊隊伍
在藍天、遠山、白雲襯映下,呈現著虔誠敬慎、無比莊嚴之美。
「恭送導師啟程。」八位慈誠師兄將導師法體連同瞻仰台移入禮車後,上
人帶領精舍常住眾跪送移靈上車。簡單、隆重、莊嚴的儀式於此圓滿結束
,時約六時五十分。
禮車緩緩由慈大出發,上人座車亦緊跟其後,七時八分返抵精舍。鐘鼓齊
鳴迎接師公,對此晚年養息的所在,作最後的巡禮。於大殿前方,常住大
眾繞禮車向師公恭敬致意。
禮車停留三十多分鐘後,眾人跪送師公啟程。參道上,真華長老及印海長
老在前,禮車於後,再後是上人、師伯、常住師父及同仁們。陽光穿過楓
槭樹葉,斑駁樹影灑落在石磚地面上,寧靜的天地但聞佛號聲,聲聲相續
……
護靈車隊沿蘇花公路、北部濱海公路、中山高速公路、北二高速公路,約
經九小時,終於午後三時四十五分抵達福嚴精舍。
迎靈接駕,謹遵遺教
護靈車隊抵達福嚴精舍,「上印下順導師圓寂迎靈接駕大典」旋即舉行,
僧信四眾千餘人夾道跪迎。
在低沉之「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佛號聲中,福嚴精舍八位比丘法師肩扛
師公法體,以整齊步伐緩緩走向禮堂。法體安置後,移靈已竟,大眾頂禮
三拜。
接著由仁俊長老開示大眾謹遵師公「淨心第一,利他為上」之遺教,如此
方能不愧於師公、不愧於佛陀。末後,依長老、法眷、僧眾、信眾之順序
,大眾恭敬瞻禮。
福嚴精舍位於新竹市南郊青草湖旁,精舍大殿及屋宇建構略近三合院式;
藍色屋瓦與白色牆面的外觀,予人素樸、古雅、莊重、寧靜的氛圍。居中
之大廣場以石板鋪地,庭園花木扶疏,風吹枝搖,頗饒佳趣。
據悉,民國四十二年,師公四十八歲,深感培育佛教人才的重要,遂克服
種種難關,將原擬建在香港的福嚴精舍移建台灣;在新竹俗稱「觀音坪」
的現址,購一甲多的山坡地,開工興建福嚴精舍。六月從香港運回玉佛一
尊及《大正新修大藏經》一套;九月竣工落成。
精舍肇建之初,就有許多大陸法師追隨師公在此研習佛法義理,成為教界
棟梁,弘法於海內外,如演培、續明、印海、常覺、仁俊、妙峰、幻生、
唯慈法師等。
上人於五時離開福嚴精舍後,偕同師伯及昭慧法師等人趕赴作為追思讚頌
會場的慈濟新竹聯絡處,了解布置事宜。稍晚,真華長老、慧理師伯、明
聖師伯、常光法師等人,在承擔此回追思籌備會執行長的福嚴精舍傳妙法
師陪同下,亦來勘察現場。
上人依著電腦畫面,詳細說明布置事項。此外,經昭慧法師與傳妙法師當
場確認,總統府將送來輓聯與褒揚令,表彰師公一生之獨特卓然奉獻,亦
將布置於追思會場。
晚上七時四十分,真華長老及諸位師伯陸續返回福嚴精舍,上人亦欲北上
關渡會所。利用些許時間,難掩疲倦的上人仍叮嚀承擔大會香積工作的新
竹曾海洋、桃園楊金雪師姊等人,餐食以新鮮、青翠為要,鹹淡要適中,
水果及茶水須供應充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