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甘願而且歡喜 | 
                   
                  
                     | 
                   
                  
                    ◎釋德  | 
                   
                  
                     | 
                   
                  
                    ◆一月二十四日《農十二月•二十五》 
                       
                       
                      【靜思小語】 
                       
                      甘願就不苦,甘願而歡喜,就有力量。 
                       
                       
                       
                      真實的人生經典 
                       
                      「大愛台開播八年來,有許多觀眾受影響而轉變人生,這一股清流真正發 
                      揮了洗滌心靈的作用。感恩各位用心、用愛,編織出美的人文。」有鑑於 
                      媒體工作者「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影響力,上人在精舍與多位大愛電 
                      視台基層主管茶敘。 
                       
                      上人表示,一個電視畫面的呈現,背後有許多人的努力。「頭、手、腳及 
                      許多臟器組合,才能成為一個健全完整的人;同理,電視台各單位缺一不 
                      可,所以要彼此感恩,也要互愛、尊重,才能呈現健康美善的大愛台。」 
                       
                      「感恩、尊重、愛,是連貫的。有感恩心,才懂得尊重人;能尊重人的人 
                      ,才會有真誠的愛。」上人指出,慈濟人文簡而言之,就是感恩、尊重、 
                      愛。 
                       
                      台中志工蘇秀足,有位二十多歲、腦性麻痹等多重障礙的女兒,需要全日 
                      照料其起居行動。她和先生因為看大愛台受啟發,心門開啟了之後,從善 
                      解中生出感恩心,認為女兒是來度化他們的菩薩,因此安然自在面對人生 
                      的坎坷困苦,並投入慈濟志業,如今皆已受證慈濟委員。 
                       
                      蘇師姊的鄰居,四十多歲的潘先生,本來事業有成、家境富有,卻因一次 
                      車禍撞擊,只剩四歲智商,生活起居亦無法自理。太太無法面對這樣的變 
                      故而離家,留下四個孩子給七十多歲的婆婆照顧。蘇師姊得知後,幫著這 
                      位阿嬤打理家庭、照顧她四個孫子。 
                       
                      「足見大愛台發揮了轉化人生的莫大良能!」上人表示,蘇師姊二十幾年 
                      來照顧女兒,也曾經埋怨、痛苦過,「幸有許多慈濟人以無私而且真誠的 
                      愛陪伴,所以能走過這一條心靈的坎坷路,將之拓為平坦大道;而且還可 
                      以走出去,成為關懷天下苦難人的人間菩薩。」 
                       
                      甘願、歡喜,所以能發揮生命勇者的力量,輕安無掛礙。上人以蘇師姊轉 
                      坎坷人生為平坦直道的心路歷程,勉勵在座主管們:「人人都有無限的可 
                      能!無論人生面對何等逆境,要甘願;甘願就不苦,甘願心靈就能歡喜; 
                      甘願而歡喜,就有力量!」 
                       
                      上人說,初時修行,也覺得自己一人的力量微弱,不如獨善其身;後來想 
                      及佛陀所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為救人心,應盡力而為;故由慈 
                      善志業邁出利濟蒼生之初步,繼而延伸到醫療、教育乃至人文。 
                       
                      「四大志業的精髓在人文,要有乾淨的法髓,才能使四大志業健康活躍。 
                      法髓,就是我做慈濟的初衷——為佛教、為眾生。骨髓負責造血功能,若 
                      骨髓發生病變,人命危在旦夕。『人文』為四大志業的精髓,必定要維持 
                      清淨無染。」 
                       
                       
                       
                      推廣「美的名牌」 
                       
                      社會風氣偏向,使學校教育更加窒礙難行,當藉助媒體遍布四方的傳播力 
                      量引導教育。上人說,現在的孩子看到媒體報導,就崇拜學習;媒體影響 
                      力如此大,因此大愛台要讓人人看到美的形態,起而效習。 
                       
                      以服裝為例,上人表示要穿出端莊。「同樣穿衣,若覺得花花綠綠的衣著 
                      才是漂亮,那麼現在社會上漂亮的衣著、標新立異者實在很多,已經不稀 
                      奇了。社會上少的就是形象美化、端莊賢淑的『美的名牌』。」 
                       
                      「美的形象是可以帶動的!只要相信自己的方向正確,共同營造整齊的台 
                      風,就能成功引導大眾。」 
                       
                      上人說,會進入慈濟當然是好人,但是作為一個好人、好主管,總是要多 
                      用心。「『以戒為制度』就是好主管,『以愛為管理』就是好人,兩者要 
                      兼顧。」 
                       
                      慈濟四十周年,也是推展人文志業的第四個十年,上人期許同仁們要更用 
                      心,不要只會播送清流,自己卻沒有沐浴在清流中,那就很可惜了。「真 
                      、善、美並不是口號,希望各位都能像慈濟志工一樣,將法真正聽入心, 
                      共同宣流法音,福慧雙修,法喜充滿。」 
                       
                      「對人壽而言,多一年就減一歲;對事業、志業而言,多一年就多累積一 
                      年的經驗。希望大愛台能隨著年月增加經驗,且是愈來愈亮麗的經驗、愈 
                      來愈踏實地往前走,有志一同地做出人文中的人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