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生不顛倒 | 
                   
                  
                     | 
                   
                  
                    ◎釋德  | 
                   
                  
                     | 
                   
                  
                    ◆一月十五日《農十二月•十六》 
                       
                       
                      【靜思小語】 
                       
                      見解顛倒,使人產生妄念,因妄念而起無明。 
                       
                       
                       
                      觀身不淨,滌淨無明 
                       
                      「時間如河,逝流不息,人生能得幾度春秋?」僕僕道途,上人結束二十 
                      七天全台行腳,返回花蓮後,連日於盈滿行程中,勞憂眾多事務而不得餘 
                      暇,今日方續晨語開示。 
                       
                      「智者體知『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然凡夫恰好 
                      相反——『非常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我、非淨計淨』,因為這四種顛 
                      倒的見解,使人產生妄念,因妄念而起無明。」 
                       
                      上人開示,凡夫未能體知「觀身不淨」,遂執身是淨。「即便身體健康, 
                      九孔仍常流不淨物;何況身有病痛,往往傷口異味彌散;甚至一口氣上不 
                      來,身軀開始腐敗……」 
                       
                      有感於人生不久長,上人勉眾提起警覺,把握有限時間付出。「應認清『 
                      身為載道器』,莫貪圖眼前享樂,造就偏差行為。要善用健康的身體,行 
                      利眾之菩薩道。」 
                       
                       
                       
                      知福惜福,勤加造福 
                       
                      上午,上人為花東地區新發意菩薩授證;下午,贈福慧紅包予花東地區教 
                      聯會、慈警會、慈青、環保志工等各功能團體。全台近七十場歲末祝福, 
                      也於此圓滿。 
                       
                      「只要想及慈濟人在地球上為人類的付出,內心就有一分疼惜與敬愛,甘 
                      甜在心底。」上人勉慈濟人「救人」的同時,要照顧好自己心念。 
                       
                      上午場次中,「三十七助道品」手語劇呈現花蓮高宏嘉的故事:他於獄中 
                      接觸佛經及《慈濟》月刊,從而改邪歸正,與脊髓損傷、需靠助行器行走 
                      的太太,精進於菩薩道上。 
                       
                      「人生無常,總有許多難以逆料的意外。意外發生於瞬間,心念的轉變亦 
                      在瞬間。要照顧好一念心,否則習氣發作,將自毀道心,遑論要與他人合 
                      心;既無法合心,如何能和氣?沒有和氣,也就不能互愛。」 
                       
                      上人表示,人間有愛,乃最歡喜之事;生活於無愛的世界,實乃堪憐。因 
                      此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尊重,復以真誠之愛彼此相待;好人愈多時,社會就 
                      能致祥和。 
                       
                      下午場次,台東黃阿菊的故事搬上舞台。她在先生患口腔癌住慈院時接觸 
                      慈濟,由於自身曾經歷跌斷手腳、罹患大腸癌的打擊,深感人生無常,遂 
                      把握分秒投入志工行列。 
                       
                      「雖然她沒有念過很多書,但為社會付出很多。」上人讚歎她積極帶動環 
                      保志工,引導大眾「知福惜福」,珍惜地球資源,在回收資源中延續物命 
                      ,即是「再造福」! 
                       
                      「祈禱」歌聲響起,上人引領眾人點亮「心燈」,虔誠發願。「但願風調 
                      雨順,眾生皆得平安;願社會祥和,無有紛爭;願家家和睦、幸福平安, 
                      人人用感恩、尊重、虔誠的愛,發揮安定社會的力量!」 
                       
                       
                       
                      人事物理,堅固道心 
                       
                      列席花東地區委員會議,上人慈語叮嚀,合心乃「身體力行」,而非以「 
                      口令指令」來動員他人;期待慈濟人致力人間菩薩招生,「多一位菩薩, 
                      我們所居的地方即能多一分福、少一分災。」 
                       
                      上人欣言,此次行腳一路眼見耳聞許多真實的生命故事,如失足者以自身 
                      毅力成功自拔,慈濟團體亦以愛呵護,使迷途者能建立毅力勇氣,人生終 
                      能不再顛倒,轉惡為善。 
                       
                      「有慈濟,真好!」上人表示,慈濟道場具足了人、事、物、理,大家要 
                      珍惜;亦期勉慈濟菩薩團體愈來愈美,「讓有慈濟人的地方,苦難眾生能 
                      很快得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