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守志不動 |
|
◎釋德 |
|
◆三月九∼十日《農二月•初十至十一》
【靜思小語】
不論遇到什麼事,
以「靜寂清澄」來淨化己心,
路才能走得堅定與長久。
往理想前進
一九九五年泰國曼谷慈濟人開始關懷瓦保育幼院的孩子;十多年來,幼苗
長大了,已有院生就讀大學。
「慈濟人用心陪伴教導,帶著他們去訪貧、關懷孤兒、疼惜老人,讓他們
知道世上還有比自己困苦的人;因此身心皆能健康成長。」
在困難的環境與有限的資源下,十幾位慈濟人能做到大愛的教育,上人表
示:可見只要有心,就能做得很好。「慈濟四十年一路走來雖然很辛苦,
但是只要看到這樣的成果,就覺得甘願而不苦。」
上人感恩所有的慈濟人從未停下腳步,用愛累積志業成果。「我此生不知
如何回報大家,只能繼續鼓勵大家以真誠的愛去付出,為我們共同的理想
往前走!」
以愛帶動人心
「儘管世間人事遷變無常,但慈濟的志業精神永恆不變——億百千劫都要
如如不動地堅守『為佛教、為眾生』的志願!」
上人與幾位志業體主管談到,推展慈濟志業必須「內守外行」兼備——精
舍的出家師父內守「為佛教、為眾生」的理念,守志奉道鞏固志業的精神
;而向外推動四大志業,就有賴身心清淨的在家居士,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走入人群去推動。
「《無量義經》『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這幾句話
,是我一生堅持的精神理念。我自勉永遠保持『靜寂清澄』的心境;立志
要開闊宏大,關懷全世界,也就是『志玄虛漠』;而且生生世世堅定不移
。」
上人感恩包括委員、慈誠、環保志工、教聯會等,每天有超過十萬人以上
的慈濟志工在為社會做事。「四大志業需要很多人投入,所以必定要『心
包太虛』,有容乃大。而且不論遇到什麼事,以『靜寂清澄』來淨化自己
的心,慈濟之路才能走得堅定與長久。」
有志之人欲挑起慈濟家業,上人表示必要修養自己的品格,且有不畏辛苦
的擔當與勇氣,如此才能以德服人,用愛來帶動人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