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不請自來」的貴人
◎釋德
◆五月二十三∼二十四日《農四月•二十六至二十七》


靜思小語

因慈悲而生膽量,因大愛而不請自來,
真正是苦難人生命中的貴人。



愛讓病患重生

「醫療科技日新月異,但是醫者之愛要比技術更進步、更提升。」聽取大
林慈院醫療同仁簡報後,上人開示,人生最苦莫過於病痛,病痛折磨時,
最需要的就是關心,關心就是良藥。

「俗話說『先生緣,主人福』,醫師與病患若是投緣,病患願意安心配合
治療,就好像吃了特效藥,病痛很快紓解。」

而醫師如何才能與病患投緣?上人說,要有佛菩薩的慈悲精神,鍥而不捨
地幫助病患。「就如佛經中所說的『不請之師』,醫師要做病患的『不請
良友』——無須請求,不請自來,去當他的好朋友;那就是愛。」

「昨天在『見證慈悲、深耕人文』靜態展現場,有一張相片很吸引我——
一位醫師對躺在床上的老年病人說話。他趴在病人耳邊講話的畫面,真的
很美、很溫馨,與患者的互動是那樣地貼近,真的讓人感到『視病如親』
;這就是醫療之愛。」

上人說起阿吉伯,僵直性脊椎炎導致胸腰椎駝背變形超過一百度,胸腹部
擠壓在一起,頸椎脫位,舌頭外露無法進食。二○○一年底到大林慈院就
診,經過骨科簡瑞騰主任三個月的手術重組,阿吉伯終能平躺、站立與行
走。

阿吉伯感恩簡主任的救命之恩,自製名片為簡主任打廣告,出院後還常回
來鼓勵其他病友。而簡主任逢年過節也會去探望他。

上人讚歎,無論花蓮、大林或新店慈院,常有重症病患懷抱希望前來就診
,帶著重生歡喜返家。「慈濟發展醫療志業,不為營利,而是為了搶救生
命、解除眾生的苦難。各位志為人醫,守住初發一念心,願意用自己的生
命投入病患的生命去搶救,確實是病患生命中的貴人!」

上人感恩慈濟人長年累月照顧苦難人,不只是物質的扶助,更重要的是心
靈陪伴。「不論苦難者形象如何不堪,或許連他的家人都放棄了,但是慈
濟人因為慈悲而生膽量,撫慰、陪伴、照顧,永不放棄。」



堅守良醫本志

「除了有精密的儀器、良好的技術,更重要的是醫師以佛心、父母心疼惜
病患,除了醫病,更考量術後的生活品質,才真正是妙手妙法妙人醫。」
二十四日大林慈院志工早會上,見及五年多前大林慈院啟業的影像,上人
欣慰於畫面中的每一位醫師,仍繼續堅守崗位,守護生命、守護愛。

「醫者能堅心守志,不為名利蒙蔽心性,方不負良醫本志。」上人指出,
醫療是搶救生命的工作,必須隨時待命、隨時把握時效搶救生命,也需要
精湛的醫術方能真正拔除病灶。

上人提及昨日的醫療報告中,很佩服胸腔外科簡迺娟醫師藝高膽大,接下
棘手病例為之開刀除病苦,也很讚歎顯微手術大大減輕病患術後的不適。
「醫師具備佛陀的慈悲與智慧之心,讓人由衷尊敬!」

「有愛的人生最亮麗!人生彷彿與時間逆向行——時光過去了,我們則要
努力向前走,把握時間、空間,在人與人之間努力付出,為自己創造豐富
的人生!」



回憶溪床推車

早會後走訪幾處環保站,來到雲林聯絡處,上人與雲嘉南地區余天助,程
宗熙、王壽榮,高秀鳳、李麗華師姊等資深委員漫談。

「老相片中,有一張畫面是很多人在推一輛車子。這是三十多年前,我和
委員們去複查個案,坐車涉溪,車子卻卡在溪床上;大家下車推車的時候
,我在一旁拍了這張相片。」

上人憶述,早期每年兩次與委員進行全省個案複查,相片中的地點是靠近
鳳林的山興里;去看這個個案,必須渡過一條寬闊、湍急的溪流。第一次
去時乘小船渡溪,三個月後再去,由於人數較多於是包車前往;開車的司
機評估水淺應該可通車,豈料車子陷入溪床、動彈不得,遂有此一推車情
景。

「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像現在人文真善美志工做得這麼好,我沒有仔細記
下時間、地點,也沒有標明推車的這幾位是誰?現在再看這一張相片,我
還可以叫出她們的名字;不過,時光匆匆、人生無常,那時推車子的人,
如今已經少了好幾位……」



謹行孝親尊老

時間回到三十多年後的現在。上人提及,此行聽到很多感人的故事,也看
到很多父母對子女的掛心與疼愛——

在大林慈院環保站,一位老阿嬤帶著智能障礙的孫子做分類。她不厭其煩
、一再重複教導孫子,老阿嬤心心念念都在孫子身上,期盼有朝一日她不
在了,孫子能繼續投入慈濟團體。

另一處環保站有一對母子,兒子亦是智能障礙者,雖然長得又高又壯,卻
無法與人對答,母親也是細心、耐心地教導他做分類……「不知這位媽媽
牽掛孩子的心,何時才能放得下?父母對孩子的愛就是如此,永不放棄、
永不離開。」

母親的心就像大地一樣——大地承載萬物,當人們建築高樓大廈,要往下
挖地基,彷彿深入大地的骨,然大地仍默默承受;除了建築,人們也砍伐
樹木、挖山、挖礦……一再抽取大地資源。

「土地堅忍地承載這一切,直到它老了、累了,終於崩垮。」上人不捨地
說:「大地之母累垮了,我們要趕緊伸出雙手,疼惜、撫摸大地。對於家
中的長輩,也應該孝親尊老。行善要從行孝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