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美麗與醜陋 | 
                   
                  
                     | 
                   
                  
                    ◎釋德  | 
                   
                  
                     | 
                   
                  
                    ◆六月二十五日《農五月•三十》 
                       
                       
                      【靜思小語】 
                       
                      為善,展現的是美好的相;為惡,所現即是醜陋之相。 
                       
                       
                       
                      「孝」是善之首 
                       
                      「人世間,有善也有惡。為善,展現的就是美好的相;於理相悖、為非作 
                      歹,所現即是醜陋之相。」上人於早會時述說一則新聞事件,感嘆一位老 
                      媽媽養育六名兒女,老來卻落得無人孝養,流落街頭。 
                       
                      「多心酸啊!古人云:『百善孝為先』,視孝為善之首、為人間至理。而 
                      今,看見人性如水向下流,道德下墮,真是可悲!」 
                       
                      幸而人間仍有孝子。上人再述幾則孝順實例,勉在場慈青志工好好保護心 
                      念,做到「志性仁和,慈孝忠順」。 
                       
                      「人的本性是清淨的,但是社會環境複雜,受到許多陷阱誘惑,就往惡的 
                      方向偏,以致差毫釐失千里。佛典提及『眾生能為極惡』,就是從『不孝 
                      父母、不敬師長』開始;對父母忘恩負義之人,豈能對朋友守道義?具有 
                      孝道,就是最美的人文。」 
                       
                      喜見雲嘉南地區培訓委員、慈誠行列中,諸多父子檔、兄弟檔,還有一家 
                      都是慈濟人者,上人欣言,家人有志一同投入慈濟,是多麼殊勝的因緣! 
                      親子相互引度行菩薩道,成長慧命,是多麼美的一件事! 
                       
                      「無論如何努力行善,如果沒有孝,善的行為也只是徒具虛名;根本的善 
                      來自孝道。」上人表示學佛首要護念——要將心志守護在道德觀念上,孝 
                      敬為首。「孝父母、敬師長,回報父母成就我們的生命、師長成長我們的 
                      慧命。懂得孝,才能夠作為人的典範;帶動善的大環境,形成一股人文氣 
                      息,就能夠提升社會風氣。」 
                       
                      上人說,慈濟的法很簡單,就是選擇正確的事情,做就對了!「菩薩道是 
                      一條康莊大道,要用善與愛作為力量,有善、有愛,才是慈濟人文。心要 
                      寬,念要純,自然就能展現最單純的人文之美!」 
                       
                      勉示畢,上人為六百多位培訓成員進行皈依。「皈依,就是要捨除懵懂、 
                      無明、雜念、黑暗,面向光明、善的道路前行。佛陀指引我們一條光明、 
                      純真的道路,我們要發心立願去行!」 
                       
                      上人期勉大眾明辨是非、提升智慧,守住自性三寶,從今以後「以佛心為 
                      己心,以師志為己志」,一心一志行在菩薩道上。 
                       
                       
                       
                      以「愛」相應生力量 
                       
                      東區醫療教育志業體委員慈誠培訓課程中,多位同仁分享參與國際賑災的 
                      心得。上人於開示時感恩大家有志一同,將自身專業結合志業,為天下人 
                      付出。 
                       
                      「普天之下苦難人何其多!看來確實是救不盡。但是救不盡,是否就不要 
                      去救了?『愛的反面,就是冷漠』,把天下的苦難事都看得與自己毫無關 
                      係,那是最可怕的。萬物息息相關,我們要提起一分熱情,盡己所能為普 
                      天下蒼生付出。」 
                       
                      面對天下苦難,上人強調:「不要問『我們能做什麼?』要說『應該去做 
                      的,做就對了!』人人以愛相應,就有大力量。但願你、我有志一同,一 
                      起改善多災多難的人間,讓人心更向上、向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