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敏於良知,見義而為 | 
                   
                  
                     | 
                   
                  
                    ◎釋德  | 
                   
                  
                     | 
                   
                  
                    ◆九月二十九日《農八月•初八》 
                       
                       
                      【靜思小語】 
                       
                      「疑心」如烏雲,不僅遮蔽智慧的光明, 
                      也會阻礙付出的勇氣。 
                       
                       
                       
                      莫疑事,莫疑理 
                       
                      「眾生的無明就如烏雲,會遮蔽智慧光明。而最容易遮蔽智慧的烏雲,就 
                      是懷疑。」「十一遍使」包括「七見、二疑、二無明」;繼「七見」之後 
                      ,晨語時間上人續講「二疑」——疑事、疑理。 
                       
                      上人先說「疑事」。「心起疑念,總是在是非中打轉,就如文句譬喻:『 
                      長坐黑山窟內,昧於良知,見義不為。』」 
                       
                      上人舉例,見到有人需要幫助,心中卻起疑——擔心靠近病人會被傳染, 
                      擔心救助路倒的人會遭受誤解……而不願付出。「這就是『昧於良知,見 
                      義不為』。即使康莊道路近在面前,也會因疑心而走不出去。」 
                       
                      世間多苦難,就如醫院中有許多身受病苦或心理鬱結的人,志工穿梭其中 
                      ,看到身體不方便者,就上前扶助;見到悲苦者,也進行輔導,這些行動 
                      都需要勇氣。「眾生有需要,就要勇往直前付出。否則徒有助人之心,卻 
                      不付諸行動,如何為人拔苦?」 
                       
                      除了疑於人事之外,還有「疑理」。「相對於『疑事』者退縮不前,『疑 
                      理』者則是放逸無度,醉生夢死,對於仁、義、禮、智、信等道理都不能 
                      遵行。除虛度生命,也會造作惡業,害人害己。」 
                       
                      「社會的亂源起於人心。」上人表示,有些人心被無明遮蓋,昧於良知, 
                      為了私利、小我而越軌放逸,甚至相互煽動,造成社會混亂。 
                       
                      上人敦囑人人守持本分、守好心念,用心做該做的事。「心上軌道,做人 
                      的本分圓融,事才能圓融,道理自會圓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