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基因,習氣,病灶 | 
                   
                  
                     | 
                   
                  
                    ◎釋德  | 
                   
                  
                     | 
                   
                  
                    ◆十月十四日《農八月•二十三》 
                       
                       
                      【靜思小語】 
                       
                      一如基因異常,會造成先天疾病; 
                      人的業識、習氣及煩惱,累世所積,也會在心中形成病灶。 
                       
                       
                       
                      修正「反射動作」 
                       
                      「佛陀揭示『四大假合』之理——一切有形之物包括人身,畢竟皆空。而 
                      今透過高科技儀器,如正子造影,人體內部如琉璃般透明,能顯現病灶所 
                      在。」晨語時間,上人從科學角度印證佛法。 
                       
                      人為什麼會生病?除了經由細菌、病毒的感染,部分是先天帶來的,也就 
                      是基因出了問題。「一如基因異常,會造成先天疾病;人的業識、習氣及 
                      煩惱,累世所積,也會在心中形成病灶。」 
                       
                      眼見耳聞種種有形物質,是「色法」;經過神經傳達至腦部,產生思維、 
                      情緒,對外境反射出應變動作,則是「心法」。 
                       
                      「當根塵與境界會合,舉手投足、開口動舌的習慣性反射動作,就是『習 
                      氣』。」上人續言,反應可透過訓練修正——「修行」即是調整習氣、修 
                      身養性。 
                       
                      佛典不外在講「心」,一切皆不離「用心」。上人表示,《水懺》中提到 
                      「十一遍使」,就是十一種遍於日常生活中,驅使心與外境相應,所衍生 
                      的一切罪業;簡言之,就是「習氣」。 
                       
                      「志於修行者,應解開層層纏縛,不受習氣驅使,回歸本性;繼而善用清 
                      淨本性,在人與人之間用心對待,與人結好緣。」 
                       
                      「欲使佛法深入人心,就必須使之生活化。」與幾位慈濟人談話時,上人 
                      開宗明義直陳:「行在慈濟菩薩道,就是生活在佛法中。」 
                       
                      四十年前申請登記慈濟基金會,上人即堅持冠以「佛教」之名,即是決意 
                      紹承佛陀精神、秉佛教理念,行慈悲濟世志業。 
                       
                      「倏忽四十年過去,儘管慈濟慈善腳步已履及數十個國家,然世界如此之 
                      大、苦難人如此之多,『空間』仍未普遍,遑論『人與人之間』!慈濟『 
                      為佛教』的理想,尚須努力以赴。」 
                       
                      上人強調,「經」,不是用來「唸」的,要當成「路」來走。「慈濟人應 
                      依循佛陀教法,以佛教徒的形象走入人群,用菩薩心、力行於菩薩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