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嚴防「心火」釀災 | 
                   
                  
                     | 
                   
                  
                    ◎釋德  | 
                   
                  
                     | 
                   
                  
                    ◆十二月七∼八日《農十月•十七至十八》 
                       
                       
                      【靜思小語】 
                       
                      心受無明驅使,衍生煩惱,猶如一把火在心中燃燒;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可不慎! 
                       
                       
                       
                      人不覺悟,樂土變煉獄 
                       
                      「《八大人覺經》云:『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蘊無我。』 
                      凡夫迷茫,是否真正知道『無常』?知道了,有沒有起覺悟?」 
                       
                      台南梅嶺大車禍,造成嚴重傷亡,數十個家庭天倫夢碎;榴槤強颱襲擊菲 
                      律賓與越南,奪去千餘人命……早會時間,上人提醒大眾「諦念人命處世 
                      無幾」。 
                       
                      「讓道理入心,才能真正覺悟。若只是將『人生無常』掛在嘴邊,一旦己 
                      身遭遇無常,就會脆弱得無法承受。」 
                       
                      已是十二月天,天候竟仍溫熱,甚至還有颱風。上人憂心時序混亂、災變 
                      頻仍,卻也欣慰於有愛心人不畏險阻,膚慰受災受難者。 
                       
                      「人生如此渺小,面對大自然的威力,實是不堪一擊。我們要虔誠戒慎, 
                      不要再污染空氣、污染大地,否則地球不知能再讓人類平安生存其上多久 
                      ?」 
                       
                      上人提醒大家,面對天地四大不調的現象與災難不斷發生,一定要有所警 
                      覺,否則,人間樂土將變成熱火熔爐般的煉獄! 
                       
                       
                       
                      合心聚群力,「光明」在望 
                       
                      在大陸蘇北的貧困農村,菲律賓史美勝醫師和花蓮慈院李毅醫師,正合作 
                      為罹患先天性白內障的三歲病童動手術。李醫師小心控制麻醉劑量,全程 
                      手托氧氣罩,好不容易完成手術,大家鬆了一口氣,李醫師就像面對自己 
                      的寶貝一樣抱起孩子…… 
                       
                      這是一週前慈濟志工在江蘇省沭陽縣進行的「光明行動」,讓一百二十多 
                      名貧困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 
                       
                      「這畫面好美!」早會時上人感恩慈濟人醫,幫助盲人看到這個世界的美 
                      好。「用愛打開人人『心眼』,真正是『光明』在望!」 
                       
                      義診最後一天,志工和病患歡聚在影劇院,許多老人家說,活了大半輩子 
                      不曾踏進影劇院,如今不只重見光明,還開了眼界。慈濟人帶動手語,漸 
                      漸開啟民眾的笑顏,一曲「感謝天,感謝地」讓人無限歡喜。 
                       
                      「他們辛苦一輩子,也許忘了怎麼笑;在這一刻笑容重新被喚起。相信這 
                      分至誠的愛,將使人終生難忘。」 
                       
                      除了醫療服務,慈濟人還致贈病患營養品。「這種種設想與付出,只因為 
                      『愛』。雖然大家迢迢付出愛心,身體上很辛苦,但甘甜在內心,所以很 
                      『幸福』!」 
                       
                       
                       
                      心狂火燒,功德林盡燬 
                       
                      無論是「六十二見」、「九十八使」或「八萬四千煩惱」,都是凡夫心靈 
                      的垢穢,須以清淨法水洗滌。八日晨語時間,上人開示:「種種煩惱就像 
                      一把火在心中燃燒,晝夜熾然。有人說:『我氣得心狂火燒!』喪失了理 
                      智就是『心狂』,所以無法安住;此心病如火一般,會燒盡一切。」 
                       
                      上人以近日澳洲與美國的山林大火比喻「心火」,點點星火卻能延燒數十 
                      日,使大地塗炭。 
                       
                      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清淨本性,為何會演變到煩惱叢生、心狂火燒的地步 
                      ?上人說,凡夫「開諸漏門,造一切罪」。 
                       
                      「『漏』即是煩惱。無明驅使貪、瞋、癡,起心動念不斷衍生各種雜細的 
                      煩惱,無量無邊。只要煩惱門一開,一切舉止動作、開口動舌,也就跟著 
                      亂。不僅害人不利己,更擾亂家庭、社會。」 
                       
                      上人表示,若要行菩薩道、邁向佛的境界,唯有去除煩惱;否則就像用破 
                      了洞的桶子裝水,永遠無法達到目標。 
                       
                      「修行,即是讓法常住於心,將漏處修補妥當,不再『有漏』;才能達到 
                      『諸漏已盡,無復煩惱』的境地。」 
                       
                      上人籲請大家徹底體察煩惱緣起。「找到『漏』的根源,加以弭除,使不 
                      再『見境生心』,而能『見境法生』。」 
                       
                       
                       
                      有使命,生命工程展新頁 
                       
                      聆聽慈濟醫院「神經醫學科學中心暨合心基因發展室」報告後,上人開示 
                      ,慈濟醫療志業是利益人類的生命工程,而今醫學科技發達,若運用正確 
                      ,必能救助更多病患。 
                       
                      「投入醫療志業者,一定要懷抱使命感。」上人例舉許多身有病痛的慈濟 
                      人,仍堅持說慈濟、做慈濟到生命最後一刻,甚至捐出軀體供醫學研究; 
                      這番意志力即是「使命感」。 
                       
                      「建立起使命感、方向踏得正確,就能一路堅持,不因外境紛擾或挫折困 
                      難而洩氣,甚至放棄。」上人感恩資深醫師有愛、不藏私,傳承醫學教育 
                      ;也鼓勵年輕醫師以堅定的使命感,一同用感恩心、尊重心與愛心,為生 
                      命工程開展新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