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心靈也要脫貧致富 | 
                   
                  
                     | 
                   
                  
                    ◎釋德  | 
                   
                  
                     | 
                   
                  
                    ◆二月三日《農十二月•十六》 
                       
                       
                      【靜思小語】 
                       
                      要讓窮人致富,就要讓他做一個能助人的人; 
                      要讓心靈貧困的人知福, 
                      就要引導其深入苦難、啟發愛心。 
                       
                       
                       
                      道風德香,在「做」中蘊生 
                       
                      「精舍現存有一本《無量義經》,是我自己刻鋼板印的。」與大愛電視台 
                      同仁及志工談話時,上人分享早年生活刻苦,無錢請購《無量義經》,便 
                      親手自「法華三部」中一字字抄寫下來刻印。 
                       
                      「《法華經》義理,就是慈濟法門之源。」上人表示,行入慈濟,可見「 
                      無量法門,悉現在前」;人與人之間互為導師,就能補彼此之不足,進而 
                      「得大智慧,通達諸法」。 
                       
                      《無量義經》「德行品」中,大莊嚴菩薩與八萬菩薩讚歎佛陀「道風德香 
                      熏一切」,上人以之勉在座者,要以道德修身。「『道』能如風普遍、『 
                      德』之香能讓人人感受得到 ——也就是以德服人,能讓人心曠神怡、讓  
                      苦難眾生微笑,才是真正的人品典範。」 
                       
                      道風德香要如何建立?上人表示,必定要真正投入去「做」;佛陀叮嚀大 
                      眾要擔當眾生的「大良福田」,這正是慈濟人的目標。 
                       
                      四十年前,做慈濟只有寥寥數人,而今慈濟隊伍浩蕩長,上人勉眾堅定心 
                      志、對準目標前行。「腳踏實地、無私無我,一心『為佛教,為眾生』, 
                      必能召來有心人同行!」 
                       
                       
                       
                      以身作則,帶動付出 
                       
                      午膳後於台北慈院,上人言及台中慈院籌畫、建設過程漫長,感恩中部慈 
                      濟人長久以來的「幸福」,以及醫院啟業前,醫護同仁夜以繼日地投入清 
                      掃、整理院區等所有付出。 
                       
                      「有位醫師鑽到桌子下面,仔細地擦拭角落。他說以前只要出手一指,就 
                      有人會去做;投入慈濟後,很自然地跟著大家動了起來。這就是環境的影 
                      響力!」 
                       
                      上人勉勵在場的慈濟人,在擔任醫療志工時,要為醫護同仁分憂解勞,成 
                      為醫病間的橋梁;也應藉由推廣教育,讓社會人士體認醫者救人之心,以 
                      減少不必要的誤解紛爭。 
                       
                      每天志工早會連線,都可聽到醫護同仁與志工的付出,還有病患回饋的心 
                      聲;上人期待重建「感恩、尊重、愛」的社會價值觀。 
                       
                      「看到醫護同仁們不僅看『病』、看病『人』,更進一步呵護病人的『心 
                      』,時時搶救生命、守護生命、守護愛,令我感覺這一路走來,再怎麼辛 
                      苦都值得!」 
                       
                       
                       
                      心寬念純,信願堅定 
                       
                      「要當上人的腳,走到黑暗的角落去探視人間疾苦;要做上人的手,去膚 
                      慰苦難眾生……」 
                       
                      畫面上,是元月二十七日慈濟美國總會歲末祝福暨新委授證,執行長葛濟 
                      捨、副執行長穆慈滔代表上人,為未能返台受證的慈誠、委員、榮董授證 
                      。見到大家長跪發願,上人直言內心的感恩與感動難以言說。 
                       
                      「四十一年來,會合大家心寬念純之愛、清淨無私地付出,慈濟才有今日 
                      的四大志業、八大腳印。我雖不曾到海外親勉弟子,然大家卻同樣用心在 
                      僑居地付出……」 
                       
                      上人感恩大家心寬、念純,有愛、有熱誠,並叮嚀:「四十一年前初創慈 
                      濟,師父很孤單;現在既然大家都來到師父身邊了,就要『跟師父走』, 
                      而且『永不分離』!」 
                       
                      上人說,過去做慈善,是呼籲富有的人來救濟貧苦人,其實捐多捐少是其 
                      次,最重要的是啟發一分愛心,人生觀就會隨之改變。 
                       
                      「要讓窮困人致富,就是讓他做一個能幫助別人的人;也要以人文引導心 
                      靈貧窮的人,見到他人苦難,知道自己有福,即能樂於助人。」 
                       
                      上人表示,過去四十一年,慈濟在台灣開啟了慈善、醫療、教育、人文之 
                      門;現在則期待慈濟人以心寬念純的美善,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啟 
                      發更多人愛心、匯聚更多愛的力量,讓世界上更多窮困人有機會脫貧。 
                       
                      「付出的人生才有價值。讓貧者能脫貧、困者能脫困,正是全球慈濟人的 
                      心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