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是智者,還是愚癡人? | 
                   
                  
                     | 
                   
                  
                    ◎釋德  | 
                   
                  
                     | 
                   
                  
                    ◆四月一∼四日《農二月•十四至十七》 
                       
                       
                      【靜思小語】 
                       
                      大錯誤易反省,小習氣難改除; 
                      莫忽視每一個起心動念,有錯立改是智慧, 
                      覆藏錯誤使之蔓生,最愚癡。 
                       
                       
                       
                      「行入」佛法大直道 
                       
                      《四十二章經》第十二章,記載佛陀說「人有二十難」,其中之一是:「 
                      得睹佛經難」。早會時間上人開示,佛典記載佛陀曾至一座住有九萬居民 
                      的小城,其中三萬人未曾聽聞佛名,更遑論聞佛法;另有三萬人知佛陀之 
                      名,卻錯失見到佛陀的機會;只有三萬人得見佛陀,且得聞佛法。 
                       
                      「試想,與佛同世時,只是一座小城,得聞佛法者尚如此少;何況佛陀入 
                      滅後兩千五百多年的今天……」上人感恩古之高僧大德不畏途險,西行取 
                      經,且將經典譯為中文。 
                       
                      「經者,道也;道者,路也。佛法源遠流長,歷代譯經的大智慧者,洞察 
                      時代演進,因時制宜,將佛法融入生活;儘管不同時代所譯經典,版本或 
                      有不同,但同樣指出了佛法這條大直道。我們今日得聞佛法,實在有福! 
                      」 
                       
                      慈濟人珍惜得聞佛法的因緣,日日用行動書寫人生藏經。加拿大蒙特婁慈 
                      濟人,四年多來用心融入當地社會、推展志業精神,不僅每月關懷多處醫 
                      療、慈善機構,舉辦義賣募款募心,去年十二月並在玄空寺為越南籍常住 
                      及信徒開設中文班,使之能深研中文佛典。 
                       
                      「只要有心,得睹佛經並不難,行於佛經所示之道路亦不難!」上人讚歎 
                      眾人用心付出,真正使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 
                       
                       
                       
                      不怕有錯,只怕不改 
                       
                      「人之居世,誰能無過?學人失念,尚起煩惱,羅漢結習,動身口業,豈 
                      況凡夫而能無過。但智者先覺,便能悔改;愚者覆藏,遂使滋蔓,所以長 
                      夜積習,曉悟無期。」三日晨語時間,上人講解這段《水懺》經文,先引 
                      述一則佛典故事。 
                       
                      難陀尊者出身釋迦皇族,是佛陀的表弟,雖然隨著佛陀出家修行,卻仍喜 
                      歡穿著新衣、執持好缽,意氣憍慢。佛陀得知後便告訴難陀,比丘應當捨 
                      除欲念,安貧樂道。 
                       
                      難陀尊者遵佛教誨,從內自省,收攝欲念,在塚間樹下精勤修行,洗淨心 
                      靈的無明,端正威儀,展現出修行者風範。其後,難陀尊者被譽為佛弟子 
                      中,調和諸根第一。 
                       
                      「心欲未調,習氣就會現前。」上人開示,人難免會犯錯,即使是佛世時 
                      代的修行人亦然,偶失正念,習氣就會顯露,或是起煩惱心而造業。 
                       
                      「累生累世的業因習氣,如影隨形,愈是積累、愈是深重。莫忽視自己的 
                      起心動念,所謂『智者先覺』,就像難陀尊者受教即悟,立即改過。若是 
                      不肯發露懺悔,甚且將過錯掩蓋覆藏,就是『愚癡人』,不斷累積過錯與 
                      惡業,永遠無法覺悟。」 
                       
                      「大錯誤易反省,小習氣難改除。」上人表示,凡夫心容易緣著外境而波 
                      動,即使是小習氣,也要注意、努力改過。修行者更要經常「入內自省」 
                      ——見人沉迷在錯誤中,要趕緊反省自己是否也是如此?除了照顧好外在 
                      的身行舉止,更重要的是調整好自我心靈,若有錯誤,要真誠發露懺悔, 
                      趕緊改正,才不致衍生新業,生生世世沉淪。 
                       
                      「人生的錯誤,都是在貢高驕傲中造成的。要放下我執、去除迷思,首要 
                      發自內心虔誠懺悔改過。」上人以此勉眾。 
                       
                       
                       
                      「自然的生活」最環保 
                       
                      台北吳麗環師姊經常帶著四歲的兒子仕銘一起做環保,長期耳濡目染下, 
                      仕銘養成愛物惜物的觀念,所有玩具都是回收而來的;每次表現良好受到 
                      媽媽獎金鼓勵,還會把錢存起來,「給師公幫助貧苦人!」 
                       
                      霧峰環保志工陳源農,是九二一地震受災戶,因受慈濟關懷而心存感恩, 
                      不但戒酒,更投入環保志工,在住家成立環保點,全家共同的休閒就是做 
                      環保。兩個分別為九歲與七歲的兒子,是霧峰環保小尖兵,平常上課會賴 
                      床,但只要是做環保,不論多早都起得來。問他們為什麼喜歡做環保?七 
                      歲的昱凱回答:「可以讓地球變乾淨,還可以讓師公上人蓋醫院。」 
                       
                      「童言童語最純真!」上人於四日「兒童節」志工早會時,欣言孩童的純 
                      真可愛,也強調赤子之心如明鏡,大人們應謹慎於身教,予孩子優良的學 
                      習榜樣。 
                       
                      「從小培養孩子無貪念,能惜福、造福,這樣的人生最有意義;日日存好 
                      念、做好事,心靈充實歡喜,天天都是兒童節,天天都值得慶祝!」 
                       
                      上人說及環保,不只是在垃圾堆中做回收,更要從心靈做起、在生活中實 
                      踐。「過去的人遇到天氣熱,就讓身體流汗,頂多拿扇子搧風,吹電風扇 
                      就已經很享受了。現代人不同,非常追求享受,動輒使用冷氣;雖然室內 
                      涼快,家家戶戶卻排放熱氣,使戶外氣溫更高……形成惡性循環。」 
                       
                      「生活的小動作,會成為影響天地氣候的大效應。減少碳足跡,要儘量過 
                      『自然的生活』。」上人期勉人人內心環保、生活環保,更要帶動他人做 
                      環保,為大地人群多付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