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做 健康吃——米食教室傳承客家好味道
◎撰文‧ 凃心怡 攝影‧林炎煌
廢棄的玻璃工廠,經眾人整頓下煥然一新,
空盪盪的員工宿舍,如今變成米食教室,
婆婆媽媽們展現巧手藝,
變幻出各式傳統客家米食;
陣陣炊煙中,凝聚出超人氣及超買氣,
讓人做得歡喜、吃得健康。
清晨五時,梅雨鋒面籠罩,細雨飄浮,空氣中似是蒙上一層藍。
小屋裏,數十位媽媽早已開始忙碌,有的忙著炒料、有人秤餡重量,還有一位在屋外爐灶前升火。今天預計生產:芝麻包子、紅豆包子、雜糧饅頭、鹹菜包、鮮奶饅頭、堅果饅頭……
這裏是慈濟苗栗聯絡處的米食教室,推廣素食、米食烹飪教學;吸引社區裏的婆婆媽媽前來做得歡喜、吃得健康。
每個星期二,這裏生產的包子、饅頭與粿,數量繁多,訂單遠至台中、台北。除了好吃,價錢公道實在外,最重要的是還可以做愛心。
美味,號召付出動力
占地二十四甲的苗栗聯絡處,前身是玻璃工廠,工廠撤遷後,這塊地便荒廢了;五年前由慈濟志工接手,規畫為聯絡處,三個月動員兩千多人次修繕和整理。
初次入園整頓,大家全看傻了眼——工廠廢棄十二年,形成一座森林,巍峨大樹茂密地聳立著,大溝裏爬滿樹藤,比人高的雜草在樹與樹間爭相竄頭,不時還有蛇類露出頭來打招呼……
在志工與社區民眾合力整頓下,荒地化成志業園區。但任務結束後,社區民眾也慢慢散去。
上人呼籲「人間菩薩大招生」,面對這群純樸的鄉親,該如何接引?實為一大考驗。
志工彭桂珍說:「這裏的居民們很樸實,也很保守,一下子要他們走入慈濟,並不容易。」
考量到苗栗客家人口眾多,米食為客家特色食物,社區內的婆婆媽媽亦多好煮食,因此三年前便成立米食教室,希望藉由開設烹飪課程來吸引會眾,進而讓他們了解慈濟。
米食教室成立之初,沒有特定的聚會時間,單純做粿或麻糬。後來志工到台中參加活動,吃到當地做的素包子,驚歎如此美味;適逢慈濟推行「心素食儀」運動,他們想:「包子變化多,也可藉此讓民眾了解素食的好處與美味。」
用心,門外漢成專家
製作之初,因為經驗不足,失敗連連。
志工羅鳳嬌說:「剛開始,可能是麵粉發酵時間不夠,或是水放過量,蒸出來的包子不是溼溼的,就是麵皮像蜂窩一樣不密實,口感盡失。」
掀起大鍋蓋,讓一陣熱氣冒出來,羅鳳嬌打量了一會兒,又將鍋蓋放下。自米食教室開辦以來,她就一手包辦炊蒸工作。三座大爐旁,放著一本小冊子,上面簡單地寫上左、中、右三字與幾個阿拉伯數字。「這是用來提醒自己,什麼時候該起鍋。」她說。
有別於三年前的醜包子,今天出爐的雜糧饅頭漂亮極了,羅鳳嬌一邊奮力地抬起蒸盤、一邊笑著說,這是歷經數次失敗後的寶貴經驗。
廚房一角正在調配材料與麵皮的葉秀梅說:「一回生,二回熟,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做到一百分。」
剛出爐的成品先立著放涼,再一一裝袋,每個前來購買的人,無不對它的料好實在感到歡喜。
配料豐富的五穀粽,加入蕎麥、燕麥、薏仁、白糯米、黑糯米、蓮子、糙米等餡料,一粒只賣二十元;沉甸甸的雜糧饅頭,混著六種料,每一口都是好滋味,一顆也只要十元。
這些,都是葉秀梅多年來所研發出來的,「起初沒經驗,只能靠自己的味覺來評斷,我覺得好吃的就通通加進去。」
這裏出產的包子饅頭和素食點心,除了養生健康外,還加入眾人的愛心揉製,銷路非常好,也讓每一位參與的志工們,個個賺得歡喜,愈做愈投入。
相招,創造豐富人生
米食教室成立後,葉秀梅在家人的支持下,全心投入素食推廣工作。
過去,她曾靠販魚謀生,走入慈濟後轉行賣素碗粿,竟也闖出一番成就。如今,她在此負責發麵、調配材料,還有一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接引更多人同來付出。
「秀梅師姊以身作則,每次都最後一個走,許多人都受她感動而投入……」聽到志工如此讚歎,葉秀梅害羞地紅了臉說:「如果有人願意來參加,我們就要招呼、接引,透過街坊鄰居口耳相傳,一個招一個。」
在她的熱情招呼下,從剛開始的二十人,到現在已有逾百人次的志工參加。
三年前跟著葉秀梅前來的徐美蘭,拿起高至肩膀的大鏟,甩弄起來絲毫不費力;擁有好手藝的她承擔起炒料工作,下油、爆香,沒多久,大鍋就被滿滿的餡料給占滿。徐美蘭不停地翻攪,每一次都要扎扎實實由鍋底鏟起,以免沾鍋烤焦。
葉秀梅對她很稱讚:「美蘭師姊炒的料特別香,早上炒好的,一直包到下午都還聞得到香味。」
徐美蘭則謙虛說道,自己對煮東西有興趣,來到這裏剛好可以派得上用場。「以前我對先生、小孩說話太直,動不動就是罵。來到慈濟,人人都是我學習的對象,每天聽上人開示,個性改變很多,比較溫柔了。」
除了個性上的改變,最大的收穫是,她終於走出喪子之痛。
那年兒子才十九歲,因為一場車禍意外往生。「那段期間,只要想到兒子就哭……」後來徐美蘭接觸了大愛台,發現很多人在投入環保後,打開長年鬱悶的心情,擺脫苦難人生;於是她起而效法,認識了葉秀梅,也結識許多好夥伴。「是大家的陪伴與安慰,讓我度過低潮。」
香噴噴的餡料在徐美蘭的耐心拌炒下終於上桌,大夥才剛包完紅豆包子,馬上又拿起麵皮,做起素包子來。
環視這裏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是媽媽級的人物,唯有一張年輕的面孔吸引了我們,她是秀玲。
「秀玲有輕度智障,以前我最放不下心的就是她。」母親鍾梅妹說:「有一次颱風來襲,我們被大水困了兩天兩夜,當拿到慈濟人送來的熱便當時,我心裏很感動,發願退休後一定要來做慈濟。」她邀女兒一起來當志工都被拒絕,直到丈夫不斷鼓勵,才讓秀玲同意來看看。
沒想到這一來,此後無論颳風下雨,清晨五點秀玲一定騎著腳踏車準時來環保站報到。
「大家都對我很好,我最喜歡這裏,每天都要來。」秀玲露出招牌笑容,周圍的人都被她給逗笑了,一旁的母親更是欣慰。
「以前她躲在家裏不出門,整天不是看電視就是睡覺。那時常想,以後我走了,女兒要怎麼辦?現在我很放心,因為她有慈濟,這裏的師姑、師伯都很疼她。」
●
清晨霧濛濛,八點不到便下起了雨,大家直說這雨來得好,因為三只大鍋就要開始作業了。
一炒三蒸,四座爐同時啟動,三、四坪大的廚房儼然成為一座火爐。這裏只有抽風機,電扇、冷氣都禁入——因為風一吹,麵皮就會變得硬邦邦。
志工說,在這裏必須要有兩個心理準備:熱、蚊子。
有經驗的志工都知道,要穿長袖衣服或是戴上袖套,否則要不了多久,身上就會被叮得東紅一塊西紅一塊。但這群媽媽們卻沒因此退卻,每週二依舊準時報到,葉秀梅說:「福從做中得歡喜,大家做得開心,就是福氣!」
苗栗聯絡處米食教室歡迎您
時間:每週二上午
地址:苗栗市福星里中華路243號 電話:037-273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