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493期
2007-12-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
  慈院志工筆記
  慈善台灣
  人品典範
  人文教育‧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
  厝邊頭尾一起來‧苗栗市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0七年十一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493期
  十八~十九日 入經藏,出經藏

 

◆11。18~19《農十月‧初九至初十》

靜思小語】經者道也,道者路也。入經藏也要出經藏,也就是走入人群度眾生。


善種,一生無量


「清淨‧大愛‧無量義」音樂手語劇自九月起至十一月,全台巡迴公演四十場,於十一日圓滿;部分參與演出的「入經藏菩薩」今返精舍,分享演出心得。

「不論是幕前的『入經藏菩薩』,或是幕後的『護經藏菩薩』,都是『很幸福』的菩薩!」上人感恩台上台下、幕前幕後所有參與者,三個月來的巡迴演出雖不輕鬆,卻很輕安。

有觀眾說,專注於台上的肢體動作,遂無法顧及歌詞字幕,然而內心仍有一股莫名的感動。「儘管不知唱詞,從演出中也看到了現今社會生態與人的種種心態,有冷漠,也有溫馨。即使是剛強的人,轉一個念頭,瞬間就變得很柔軟。」上人表示,雖無法細噪g文詞句,內心也會受到感動。

座中多人請求皈依。「有『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的一念心,就是身心皈依。」上人言,皈,就是反黑歸白——去除過去種種不好的習氣,從今而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修行,就是改變曾經懵懂、不好的習氣。要先『迴光反照』——以自身的智慧光明,往內照亮自己;才能照亮別人。」上人教示,皈依佛,要有佛心;皈依法,行中要有法;皈依僧,要提升自我品格。

「經就是道路。經典已經為我們指引出一條菩薩大道。」上人勉眾要立志做人品典範。「舉手投足,能讓人肯定進而學習;所說的話,能建立人人的道心,這就是典範。」

上人叮嚀,入經藏也要出經藏,也就是走入人群、用法度眾生。「靜思法脈、慈濟宗門,都是從一種子,而生無量。希望各位都是一顆『能生無量』的好種子,有立足台灣、撒播無量大愛於天下的堅持。」


能捨,人生大富


「錢,是要讓人使用的,不要反被錢用了。有了『一』,就要追求『九』,愈求愈多,即使求到『億』仍不能滿足;何時才能把愛分一點點出去呢?」

企業家靜思生活營午後在靜思堂圓緣。上人引述古人所說「小富由儉、大富由天」,勉眾平時生活勤儉,有餘裕時,發揮愛心助人,就是「富中之富」。

「一般人往往有『有一缺九』的習氣——有了一千元,就想再得到九千元湊足一萬;有一億就希望再有九億,湊成十億。」上人指出,「有一缺九」的人生求無止境,實在辛苦;期待人人將「有一缺九」的不滿足心態,轉化為「有十捐一」的喜捨心。

社會上「富中之富」者畢竟少數,但在慈濟,有很多「貧中之富」者。「環保志工當中,有窮困、身體殘缺的人,即使生活艱難,仍投入慈濟環保志業,且感恩自己有付出的機會。他們的心靈,何其富有!」

上人表示,生命沒有所有權;世間一切物質,包括錢在內,都只是借人使用而已。「假如不會善用,只是貪圖個人口腹之欲、追求物欲享受,恣意消耗大地資源,將造成釵h環保問題。」

「為善不能等,把握當下,就能恆持剎那。」上人勉座中企業家投入志工行列:「從此刻身穿的灰衣白褲,一步步變成藍天白雲的制服。慈濟浩蕩長的隊伍,少不了你們每一個人!」


克難,身心完美


「人文就是美!」十九日早會時,上人感恩全台八千位人文真善美志工,遍履各個角落拍攝,不只為人間作眼目,也是大愛台的眼睛、手腳,傳播清流的後盾。

「人間事條條難,用心克服就不難。」上人指出,釵h志工原本對攝影全然外行,既然決定承擔,不但自掏腰包購買器材,且下苦札腄A終能用鏡頭記錄真善美。

不只立體的攝影,平面的相片、文字的撰述,同樣需要真實奶牷C上人讚歎人文真善美志工以真誠的心,承擔記錄慈濟歷史的使命,「不只為典範人生留史,自己亦成為典範!」上人舉例——

六十二歲的彰化李豐原師兄,二十多年前眼睛病變,一度完全看不見,四處求醫下,視力稍有恢復,但只能看到模糊的光影;加上一手曾在工作時意外被車床截斷三指,只剩大拇指和食指,卻能操控攝影機。

為了確認畫面沒失焦,他在攝影機上安裝五點六吋的大螢幕,眼睛還戴上二十倍的放大鏡。螢幕重達兩公斤半,加上身上背的電池三公斤,比一般攝影志工的裝備還多出五公斤;儘管如此,只要社區有需要,他就會扛著攝影機出班。

「有困難一定要設法克服,不然就得等人家來幫助。」師兄謙言,自己沒辦法做到完美,只是盡力為慈濟留下記錄。當作品被大愛台採用,就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感恩這一群人文志工,走到我走不到、看不到的地方,拍攝真實人生。」上人讚酗j家克服年齡、身體、時間、經濟各方面的限制,用心學習;這番苦央A也是修行。

「真善美菩薩不分年齡、不論身體有何病痛或不足,發心立願後,以真誠的心付出。如此克勤克難,人人皆是身心完美;這樣的人生,教人不愛也難!」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