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日 壓力不上心頭
◆11。4《農九月‧二十五》
【靜思小語】莫因著急就要求很多、一時達不到理想就沮喪鬱悶;要負責任,也要心寬念純,切莫相互指責。
根染塵,迷失顛倒
現今社會有一種「追星族」,過度迷戀藝人,甚至追著他們全球跑。晨語時間,上人引述《水懺》經文「耳貪好聲,宮商絃管,妓樂歌唱,或取男女音聲語言啼笑之相,起非法想」;感嘆眾生對於正法不能起歡喜心且牢牢永記;卻熱衷追逐歌舞樂音,甚至「起非法想」而脫軌。
「根塵相應,愛由識生。耳根接觸外在聲塵,意識分別好惡,進而迷戀、追逐喜歡的聲音,這就是凡夫!」上人叮嚀,不論聽聞好壞聲音,都要藉以提升自己;莫因一言半語負面聲音,就發脾氣,在人與人之間起衝突。
「有智慧者,即使聽到逆耳之語,也能視為善知識,自我檢討。要『轉識成智』——具足明辨是非的『智』,進而提升為平等視眾生的『慧』。」上人勉眾戒慎守護心念,莫受塵境驅使而造罪。
要盡力,莫有壓力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習氣,互動之間,心靈會產生效應。一句好話,能緩和心靈效應;一句不該說的話,讓人聽來不舒服,就會掀起負面心靈效應。」對志業體同仁談話,上人叮囑要以開闊的心量與宏觀的眼光合心共事。
「慈濟事、天下事,需要大家合心,以百手、千手、萬萬手共同成就。要能承擔、挑起責任,不要動輒覺得壓力大。」
同行菩薩道,法親之間不只要合心,還要和氣、互愛且協力。上人教勉:「不要因為著急就要求很多、一時達不到理想就沮喪鬱悶。要負責任,也要心寬念純,切莫相互指責。」
「既然來到慈濟,就要擔負使命,莫輕易讓壓力上心頭。」上人叮嚀,遇事不要先想「是誰的錯」,或是「我的壓力好大」;要盡人事、不鬆懈,也要聽天命——過程用心,結果隨緣。
上人期勉同仁經一事長一智,學得柔軟、圓融處事。
「前腳走、後腳放,才能精進向前。情緒要消化,不要累積;莫把過去的事一直放在心裏罣礙,要心存感恩、看到他人的進步。彼此能寬諒善待,事事就能圓融!」
大船師,願力度人
「有志一同、共聚一處,因緣殊勝難得!即使師父無法一一叫出你們的名字,但是我認識你們每一位——都是『慈濟人』、是慈濟宗門的法親。」
中區培訓慈誠委員研習會圓緣,上人勉眾把握身體使用權,膚慰、救拔他人離苦得樂。「《無量義經》中提到,在船上掌舵的船師,即使身有重病,也能運載群生。在座或許有人此生多苦難,煩惱或病痛纏身,但只要有堅定志願與一分力量,還是能做救人的人!」
上人開示,莫執著身外之物,要把握時間、利用空間,珍惜人與人之間;將擁有的一切,運用在善的方向。
「慈濟人一定要守十戒——對家庭負責任、對人群有愛心、生活守規矩。自愛且保護好自我,才能進一步去愛人、度人。」上人叮囑眾人守戒自律,彼此互為善知識,慈濟隊伍才能浩蕩長。
「各位都是靜思法脈的傳承人,也是將慈濟宗門帶入人群的使命者。要發心立願,並將心念照顧好,不只在培訓期間守戒自律,受證之後更不能放鬆;要時時作眾生典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