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下的早餐店
◎撰文‧張美芳 插畫‧潘勁瑞
七十二歲的涂婆婆兼三個工作養家活口,早餐攤是重要收入來源,
但環境簡陋不說,還得靠老天爺賞臉才能開張。
志工決定幫她打理門面……
高雄鼓山區有處不起眼的攤子,以大樹為蔭、鐵皮圍牆為籬,每天為早起的人提供餐食。
小小的攤位裏,客人就著破舊的桌椅圍坐;幾樣主食、配碗地瓜飯,再搭上幾樣小菜,來捧場的幾乎都是固定客源。客人吃剩的菜渣,習慣地往地上一吐了事,常常是客人吃早餐,野貓、野狗地上爭食。
攤子主人涂婆婆說,因為沒錢改善門面,更沒錢租店面,只好任由攤位髒亂,收入也相對偏低。
與涂婆婆同住的小兒子,退伍後就精神異常,這兩年更出現幻聽,時而胡言亂語,無法工作,全靠七十二歲的母親賣早餐支撐整個家。每月的房租支出、管理費、兒子看病費用,讓涂婆婆得再兼兩份工才能負擔。
透過醫院轉介,鼓山區慈濟志工去年開始關懷這對母子。涂婆婆的家住七樓,沒電話也沒電鈴,志工拜訪常得碰運氣。
涂婆婆賣早餐的微薄收入,得看老天爺賞臉才行——攤位上只靠兩支大雨傘遮蓋,下雨天就無法做生意。今年七月開始,接連幾個颱風造成連日豪雨,讓小攤子連續二十幾天無法營業;眼看房租就要到期,又身無分文,涂婆婆不得已只好向志工求助。
志工送來急難救助金時發現,涂婆婆攤位上那台老舊冰箱的門生鏽,無法閉合,只能用磚頭頂著;由於冷度不足,天氣稍微炎熱,食物就會腐壞,經常飄出難聞的腥臭味,讓鄰居屢屢提出抗議。涂婆婆雖覺不好意思,卻無力購買新冰箱。
志工李玉嬌和先生吳江松商量,要買部中古冰箱送給她。兩人到電器行詢問,老闆說剛好有部汰換的舊冰箱,「容量還蠻大的,很適合喔!」而且老闆願意和慈濟照顧戶結緣,分文不取。因此幾位志工很快地將冰箱運回銀川環保站,進行整理和測試。
這天,志工仔細地用膠帶貼好冰箱門,合力將冰箱抬上卡車,送往涂家。涂婆婆早已在門口等候,當看到志工將冰箱搬出電梯時,直說:「這個好、這個好,感謝大家的照顧,讓我們母子可以生活!」
涂婆婆布滿皺紋的臉終於露出笑容,彷彿能靠自己的力量養活兒子,她就感到滿足了!李玉嬌引導婆婆的兒子牽起母親的手說「謝謝」。吳江松表示,要幫涂婆婆將攤位周邊的環境清理乾淨,並帶婆婆的兒子做環保。
因為有愛,脆弱的心不再孤單。期待慈濟人的關懷行動,能減輕涂婆婆的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