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日 永恆承擔
◆1‧31《農十二月‧十七》
【靜思小語】莫想「我做不到」,只要有心、勇於付出,人人都做得到。
和合,運作無礙
晨間在高雄靜思堂參與海地賑災視訊會議,志工擬於二月十日在泰巴爾教會進行約八千人的大型發放。上人慈示,海地民眾物資匱乏,飢餓難當,只要配合維和部隊時間,可儘量提早發放。「人員、物資到齊,維和部隊配合,達到『三合』∣∣三方面相合,就可放手去做。」
莫拉克風災迄今,高雄地區慈濟人承擔重責,與高雄組隊座談,上人殷囑,未來還有綿長的道路需要大家持續用愛鋪平、延展,唯有四合一運作無礙,才能向外耕耘廣大福田。
「在修行道場中,要善加耕耘心地。菩薩就是大地農夫,須先自耕心地,才能向外耕耘大地。無論身為哪一個組隊的組隊長,都要四合一∣∣合心、和氣、互愛、協力。」上人進一步表示:「組隊『長』,發揮的良能要延伸愈『長』,從頭到尾都能照顧周全,協力共同耕耘,才是真正落實四大合一。」
在大愛園區看到志工們日日陪伴以工代賑的鄉親,展現一片如和風、清流般的氣氛,上人對眾感恩,也期許大家將「感恩」由內而外不斷延伸。
「首先感恩自己,做得法喜充滿,沒有與人磨擦;再感恩共同投入的組隊法親,人人合心、彼此配合;接著感恩前來配合的大眾∣∣從小而大,擴大為一大感恩。」
新家、新生活、新方向
面對大自然的威力,人類須學會謙卑,讓山林大地安養生息。上人說,這段時間慈濟人要「借力使力」∣∣借全球五十二個國家地區的愛心力量,以及驚世災難的示現,大力招募人間菩薩,教育大眾保護山地。
「有形的硬體建築,靠專業廠商來做;無形的軟體人文,則有賴你們以『和』來調和、帶動。」上人囑座中弟子,要做出志工模範,彼此間不起磨擦,共同一心、互助互讓,才能調和、帶動別人。
原住民鄉親本性純樸善良,也有堅定信仰;上人期許志工在陪伴互動中,能讓他們更了解全球慈濟人的關懷與祝福。「有了新家、新生活與新的人生方向,父母要作孩子的模範,培育下一代成為社會良好人才,則未來希望無窮。」
有心,人人能擔
與高雄組隊幹部談話,上人深勉,除了與人配合,凡事更要勇於承擔。
「前任幹部並非『退休』,而是關懷面更大。不要有退隱心態,或不敢承擔、只願配合的想法;要將精神力量發揮得更深更廣,不只『勇於承擔』,且『永恆承擔』。」
慈濟大家庭年年添丁,上人勉眾要不斷培養人才,共同承擔、彼此護持。「人身難得,有緣投入菩薩團隊,就要把握有限人生,能做的趕緊承擔。莫想『我做不到』,只要有心,人人都做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