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19期
2010-02-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莫拉克風災重建‧高雄杉林慈濟大愛園區
  天涯共此情‧海地世紀震災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法師衲履足跡(2010年1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河北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19期
  三十日 十字架下的見證

 

◆1‧30《農十二月‧十六》

【靜思小語】無私大愛,是宗教共同的精神、眾生共同的本性。

仿建教堂,延續記憶

行抵高雄杉林慈濟大愛園區,滿滿的鄉親和志工,還有原住民朋友以歌聲迎接,眾人洋溢歡喜的笑容。上人與慈濟四大志業主管,共同拉起園區入口處的紅布幔「揭碑」,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桃源鄉布農族邱師義先生招集鄉親組成「大愛那魯灣團隊」,以美妙的歌聲唱出「三不——不喝酒、不抽菸、不嚼檳榔」,以及力行「三好——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令人感動。

上人步入即將落成的住宅,仔細看視各細節;續行至重新規畫建造的那瑪夏鄉教堂門口,親手將教堂鑰匙交給長老,現場響起一片掌聲。新教堂保留了山上原教堂的特色,讓鄉親的「心靈寄託」再現,延續六十一年來的歷史記憶。

地球村民,愛無分別

眾人進入教堂。那瑪夏鄉南沙魯村布農族人,上台表演慈濟歌選「普天三無」;來自桃源鄉布農族孫麗花女士則上台表達:「上人,您像我們的母親,您真偉大。」

尊重族群文化是園區一大特色,孫女士亦形容上人的大愛如耶穌愛的精神;未來她將帶動園區的家庭力行「不抽菸、不喝酒、不嚼檳榔」,不讓菸蒂、檳榔汁在園區出現;推動人文及傳統文化,讓婦女學習手工藝,作為生計來源,更帶動孩子學習人文。

上人恭敬走上佈道台,向在座長老與鄉親說:「五十年前,在中部曾有過『八七水災』;所以得知莫拉克颱風在相近的日期來襲,且伴隨豐沛雨量時,內心非常擔憂。在陸續得知颱風重創台東與中南部地區時,我的心情與各位一樣∣∣又害怕、又著急、又心疼、又不捨。從那天開始,我天天都在想著,慈濟能為受災鄉親做些什麼?」

上人感恩全球慈濟人,匯合愛心與力量,尤其是台灣慈濟人,災後立即動員。「『山上有災、平地受難』,有的慈濟人往山上、有的在平地,分別關懷受災鄉親。那段時間,雖看到苦不堪言的受災悲痛,但也看到人性之美。」

宇宙中,目前所知唯有地球上有生物,人類是地球上的生命之一。上人指出,大家同是住在地球土地上的家人,「愛」不應有種族、宗教的分別。

「上帝、耶穌都說『愛』,佛陀也說『愛』∣∣無私大愛,這是眾生共同的本性。慈濟人秉持此一信念,無分南北半球、炎夏寒凍,在全球五十二個國家與地區募心募款。所以杉林慈濟大愛園區,是全球人的愛心與祝福所成就。」

這個月中旬海地驚傳大地震,大愛園區鄉親也發起捐款援助海地。上人向大家道感恩:「同是地球村的村民,人人要以無私大愛相互幫助。」

上人期勉大家居住在大愛園區,能真正履踐方才所唱之「三不」、「三好」,以身作則當孩子的模範。

「但願大家成為世紀人品典範,下一代都能出人頭地,成為代表台灣的人品典範。當國際上有人提起台灣原住民時,能敬佩大家『人助自助、人愛愛人』的精神,成為國際模範。」

宗教大愛,使命相通

在座鄉親大聲回應。上人轉身看著講台上方的十字架,帶著笑容再轉身面向大眾說:「在十字架之下見證大家的承諾。」眾人熱烈鼓掌。

宗教雖然名相不同,但上人認為精神無分別,皆是啟發人心無私大愛。「如基督徒、天主教徒背負了十字架的使命,慈濟人也負起佛菩薩的使命。『菩薩』的意義是『覺有情』,就如天使般,心寬念純懷抱大愛,付出無所求。」

全台慈濟人匯聚於杉林大愛園區付出,即使做得汗流浹背也甘之如飴。上人以此為例:「他們以真誠的愛付出,所以很快樂,即使身體疲累,仍不說『辛苦』而言『幸福』。『幸福』不是慈濟人的口頭禪,而是人人的真心話。」

期待過年圍爐前,可以讓鄉親順利入住、歡喜團圓;上人提前贈予鄉親福慧紅包。「紅包上的稻穀,代表一粒種子能衍生無數種子;也期待像加入『酵母』般,讓大家入住後生活平安順利。更期待能成就台灣模範村∣∣人人都是典範、代代子孫都是福中人!」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